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外一篇)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外一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外一篇)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外一篇)

卡尔维诺提出了经典的十四条定义。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没读过某部经典的人不好意思,小小的虚荣心让他把“读”修饰为“重读”。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读完全部经典,没有读过某部经典太正常了。

而且,经典一点也不歧视迟到的阅读:“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在不同的时期读经典,意义不同。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都是第一次接触一个世界,如同在现实中接受新鲜的经验一样。许多年之后,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读过的书,可是它已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它持续地在我们身上起作用,虽然我们未必意识得到。“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所以,“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尽管如此,卡尔维诺还是认为,年轻时候的阅读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在成熟的年龄,应该有一段时间去重新发现曾经读过的重要作品,这个时候他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与此相应,“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所以第四条才成立。

“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这一条是第五条隐含的意义的复杂化表述,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十、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十二、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

问题是,在今天,种种关于经典的“正面”论述——当然包括卡尔维诺的论述——都有可能被当成阅读的说教,耶鲁大学的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在《西方正典》一书的中文版序言里重申,“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我们正经历一个文字文化的显著衰退期。我觉得这种发展难以逆转。”在这个“经典悲歌”的时期,布鲁姆无比“哀伤”。卡尔维诺却并不是那么愤怒和无奈,这两条说得很好:

“十三、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十四、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必须说,人应该知道他是在哪里、在哪个位置上阅读经典的。卡尔维诺假设了一种幸运的读者,他可以把

阅读时间专诚献给经典作家和作品,他的阅读和当代生活的任何世俗方式——如为报刊写评论,谋取大学教授职位,等等——无关,他甚至可以避免读报纸。这样幸运的读者也许存在吧,绝大多数人却不是,而且这样的阅读也未必合理。“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阅读经典作品,你就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位置’阅读的,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容易漂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因此,我们可以说,从阅读经典中获取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

也可以说,阅读经典,一方面需要把经典里面蕴藏的信息读出来,读到当下的世界里来,读到你自己身上来;同时,也需要把当代的信息读进去,把你个人的信息读进去,读到经典里面去。这个当下的世界和当代的信息,这个你个人,就是你在你的位置上所感受和意识到的,不必幻想你是在桃花源。这就是为什么,你要知道你是在哪里读经典。

书的价值和价格,还有人对书的感情

要是你还不能决定是否花一个晚上读读里克•杰寇斯基(Rick Gekoski)这本《托尔金的袍子》(王青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那么你就花两分钟看看我这里复述的故事好了。

作者是个珍本书商人,他在一九八八年春季的待售书目录里列出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一九五九年伦敦版,作者签名本,标价三千二百五十英镑。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看到后给他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你那本能标价那么高,“那由他签赠与我的巴黎版该价值几何?”一九五五年的巴黎版才是真正的首版,而且这正是珍本书商所称的“关联本”——作者题赠给另一位名人的书。四千英镑,他从格林那里把《洛丽塔》带了回来。第二天上午,一位朋友来访,对着《洛丽塔》两眼放光,开了张九千英镑的支票,把书带走了。故事还没有结束,一九九二年,他以一万三千英镑再次买进那本书,但不久又转手。过了十年,二〇〇二年,那本书在嘉士德拍卖会上现身:两万六千四百美元。

商人,当然讲的是交易,而交易,就有价格的高低起伏。但珍本书的价格,至少在这本书里讲的珍本书,似乎只是一路攀升。为什么呢?如果仅仅是个买进卖出的交易商,就未必讲得清楚了。

这本书的作者还是个文学行家,他在牛津拿到博士学位后,到一所大学教二十世纪文学,后来辞职专做书商,经营文学珍本,背后还是有专业功夫。所以他讲的故事,一半是交易,令人头晕目眩的价格高歌猛进;另一半是,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被承认之前,不受待见的屈辱、出版的一波三折、问世之后出人意料的成功,等等。对文学史了如指掌,又能把教书匠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换成活灵活现的情境进行叙述,再加上交易(价格是这个时代最牵动人心的东西了),而且是他本人参与其中的交易,这些“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就真的很好看了。

当然,如果你不是对书有感情的人,你也不会觉得好看。作者对书有感情,对他生意范围的二十世纪文学更是情深意切,所以说起一本书的前世今生,才会情动于衷,感慨系之,而不仅仅是精彩刺激的故事而已。 感情也和估值有关。在他看来,卡夫卡《审判》的手稿拍卖高达一百万英镑,“这还是便宜的:因为那笔钱连一幅贾斯伯•琼斯的劣作也买不到。”所以,当“垮掉的一代”代言人凯鲁亚克《在路上》的手稿拍卖的时候,嘉士德开足了马力大肆宣传,以求打破纪录。这份手稿是宽九英寸、长一百二十英尺的打字稿,展开来就是一幅长卷,看上去可不就是一条路。最终成交价是两百四十三万美元。买家打算带着这部长卷手稿,沿着凯鲁亚克当年的路线重走一遍,这个决定恐怕也有感情的因素起作用吧。

作为一个书从手上流进流出的商人,感情这个东西还真是个问题。“你承受不起多愁善感的代价,决不能和经手的书有太多感情瓜葛,发生太过深刻的联系。除非你腰缠万贯,否则你经手的书都不值得长久留存,无论你多么爱它们也不行。‘爱’这个字在此可能有些煽情,我使用它也有点犹豫不决。但是,每过一阵子就有一本书冒出来,散发出透彻肺腑的吸引力,让你爱不释手,甚至为之心荡神摇,六神无主,无法割舍。”不断经历留存和割舍之间的感情挣扎,这生活,真够折腾的。

总有决不割舍的,在作者,是《尤利西斯》。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乔伊斯生日这天,在巴黎寓所接到了刚刚印出的头两册书。出版这本书的,是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士,在巴黎左岸开“莎士比亚书店”,此前还没出过书呢。《尤利西斯》第二版的一本在二〇〇二年创下四十六万美元的高价,是当时二十世纪文学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我拥有(是珍藏着)首版《尤利西斯》七百五十册中的一册,上面有乔伊斯的签名。”他不但不会卖它,而且不会碰它,不会去翻开来读,为了保持它的品相:“只要我一天不去翻开来读,它的品相会一直完好地保存下去。都活了这么大年纪了,我一直都能屏牢了不去碰它,可真是我人生的一大快事。”这种体验,算得上特别吧。

如果像我这样一个读者,可以从作者所谈论的二十部名著的珍本中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当然了,只是说说而已,买是买不起的),我毫不犹豫会选——在作者最喜欢的二十世纪书籍中“名列第二”的——T•S•艾略特的《诗集》,一九一九年出版,寥寥数页,封面如一幅油画。这本书是由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丈夫雷纳德开办的霍加斯出版社手工印制发行的。这里的故事表面上平静如水,水面之下却可能暗潮起伏。我指的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制作这本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一九一七年,伍尔夫夫妇买了一台印刷机、一套字模、制版框、活字盘,弗吉尼亚开始了半职业化的印刷工生活:“检字、排版与印订书籍对弗吉尼亚具有一定的疗效,这一切把她从文学创作时紧绷的想象工作中解脱出来。”说得更明确一点,这有助于防止弗吉尼亚神经崩溃反复发作。曾经有一年的时间,《尤利西斯》的书稿因找不到印刷商就躺在伍尔夫夫妇家中,当然他们也没法接这个活,因为,按照弗吉尼亚排印的速度,要完成这个工作,差不多要四十七年之久。一九一八年,他们和一个白天在银行工作、晚上写诗的美国青年一拍即合,出版他只有几首诗的诗集。《诗集》共印制二百五十册,定价两先令六便士。“过去这些年里,我经手过五本不带签名的一九一九年版《诗集》,最近的一本售价是一万英镑。每一本书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一本是红色布面花纹装订的,一本是蓝色布面花纹装订,另外三本是大理石花纹纸面的,但都稍有不同。每当我闭上眼,它们每一本的模样就会在我眼前清晰地浮现,而我依旧怀念它们,仿佛是我一手抚养成人的孩子,待它们长大后,就放手让它们到世间去闯荡。”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它的物质化的形式(珍本、普通本、首版、签名本,等等)的价格,人对文学价值的发现和认识,对书的物质化形式的感情,这是不同层面的问题,通常我们都是分开来谈论的。这本书的作者却把这些不同层面的东西交织在一起,交织出五彩斑斓的书的身世和命运。他是一个很好的“说书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舅母的女儿
乐乐和老鼠
有趣的课间活动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洗衣服
大象乐园
采蘑菇
春天来了
小熊卖西瓜
美丽的小溪边
读《苹果落地》有感
中秋灯会
问候生病的同学
无题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回家以后
2006年上半年卫生局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仁布县受援互动后的巨大变化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规范管理 展树形象
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
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铁路安全工作总结
关天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小结
先教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大总结
先进性教育工作回顾总结
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西安光机所2003年度党委工作总结报告
少年宫支部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总结
银行辞职信怎么写
卫生局工作总结
党员先教活动全面工作总结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中的现金流量分析(1)
会计制度:性质、博弈分析及建设评价(1)
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1)
会计管制与公司治理协同改进的机制研究(1)
浅谈现代会计人应有的新理念(1)
创业型企业会计人员基于网络会计的SWOT营销分析(1)
浅析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1)
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1)
环境会计计量模式初探(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新准则的六大变化(1)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1)
论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的哲学基础(1)
公允价值:FASB的新准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
论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特征(1)
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初探(1)
《四季》教学实录与评析
《四季》教学设计14
《四季》教学设计1
《四季》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4
《四季》教学设计5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四季》教学设计3
《四季》教学设计13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四季》教学设计6
《四季》教学设计12
《四季》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