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谈班级的文化建设

"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但我认为,相当程度上,大家对最常见的教学单位——教学班的文化建设,显得还不够重视。就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班级的文化建设。

事实上,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应该说,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 建设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作好对学生进行表层影响和熏陶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学校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都看作是教育学生的契机。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首先抓住了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

在当前,一些学生对于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至少,在审美的成熟程度上,有着相当的部分需要去充实。 例如,他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愿意读文学作品和科技作品,而是喜欢读一些卡通图画,更有甚者,读一些无聊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同学,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如何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此外,更主要的是,我在班级布置上入手,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结合学校的要求,我和学生们一道,对教室进行了一番布置 ,在布置的过程中,就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这其中,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懂得美术的同学还在设计上做到了形式上的“开合”。

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并不一切都自己做主,而是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我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多了。同时,在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一举多得,可谓一种极好的教育方法。

在内容上,墙报的设计更是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与单调的卡通图画及呆板的卡通文字说明相比,优势顿时一览无余。这样,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当然,这并没有结束,在以后的一次班会上,我又组织了一次关于美的讨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主动谈什么是美,中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层次,我们的审美趋向是不是还要停留在看动画片、看卡通书上面。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美有很多,形式美,文学语言美,结构美,和谐美,行为美,交际语言美,心灵美等。人类的本性就是求真、趋善、向美,而某些东西,我们不能说它不美,但我们要考虑到是否与自己的审美需要和谐。机械地告诉学生该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的亲身体会比别人强加给的更有说服力。

二. 以学习为主线,以班级的凝聚力为轴心,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了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组织了各种球类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其实,在大家看来,这也许不算是什么文化,但我认为,一种精神,从广义上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知道,大凡文化,必须先有一个集体,因为文化是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形成的、传播的,更进一步说,文化往往带有社会性,单个的人的个体,是无所谓文化可言的。因此,可以说,我开始了在班级范围内创建文化建设的开始,而且,这个开始还很成功。

当然,我也时时没有忘记,培养高尚品德,掌握文化知识,乃是学生受教育之本。在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初步形成之后,我尝试着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成绩上,每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区别,但我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虽然在短时间内,或许学生们不会取得大的成绩,但我深信,一个好的班风已经形成以后,其他一切问题也就会很容易解决。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同学组织了多个活动小组的同时,也组织了学习互助小组,在适合于他们的方法的引导下,一个进步的班集体正在形成。

三.建立班级内友爱、平等的意识,促成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式。促进班级文化的深层发展。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缺少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学习方法,由于心理上的因素,他们更加自尊,很怕别人看不起他们。而且,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种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学生在平常的表现上也不尽人意。

鉴于这一点,尊重学生,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平素的学习生活中,我从来不摆出教师支配学生的架势,大家一律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相处。教师有了缺点,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来,学生有不足,教师自然更是责无旁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指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友好的建设性的基础上的。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一种“闻过则改,友好互助”的班级文化悄然形成。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为学校考虑,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表现自然就有所不同,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班级的整个改变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表现出现反复,有的甚至是反复多次,这就要求教育者,有相当的耐心,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也是最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科学的教育方法自然是必需的,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重要,只要有一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平常之心,就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

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极具影响的效应。在这里,每一次细微的关心,每一次充分的尊重,都在不断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都在鼓舞着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崎岖的求学之路上不断进取。

四. 在诸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巩固文化建设的新起点。

在班级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班级的建设深化。在以上基础上,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制定了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了一个学期以来的工作,制定了班级全体同学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中有包括学习目标和管理目标等。我们还根据一个学期的情况,归纳了已经形成的班风,即“团结协作,诚信文明;平等友善,开拓进取”。这样,班级的文化就得到了升华,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永远激励全班同学努力向前的旗帜。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几个同学告诉我,每当自己的自制力动摇的时候,就经常能想到集体的荣誉,想到自己班级的奋斗目标,想到自己的责任。应该说,这与班级的文化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班级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让他们走出了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通过一点点尝试,我认识到,爱心和民主可能适合于许多方面,可能尤其适合于教育。的确,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科学的大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我想,如果说成在教育的征程中没有平坦的大道,大概一样成立,我深信,只要有一颗对学生的无私爱心,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热心,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诚心,有完成教师使命的信心,我们的事业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那把倾斜的伞
动物语言通用仪
悔……
落叶
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观《假文盲》有感
观《假文盲》有感
让世界更美好---观《假文盲》有感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放风筝
未来城
“顽皮”小子
过分溺爱变成害
拼搏
家乡的小河
难忘的一件事
试析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试析美国社区学院的功能与使命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
简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途径及机制保障研究
试析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
试析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简论复式分层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试析职业院校语文考试改革
试论新时期高职经管类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分析
浅析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方法探讨
简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研究
论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试析闽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试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双师互补结构的办学思路
浅析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的设置及运行机制
《济南的冬天》课文背景知识
比较阅读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的运用
谈《济南的冬天》的美学教育价值
《济南的冬天》语言赏析
《济南的冬天》词义辨析
《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
《济南的冬天》重点难点
《济南的冬天》结构分析
《济南的冬天》词语解释
《济南的冬天》中心思想
《济南的冬天》学法引导
《济南的冬天》写作特色
《济南的冬天》题解
《济南的冬天》课文简析
《济南的冬天》课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