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培养高中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谈培养高中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谈培养高中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 内容摘要:

如何改变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畏惧心理呢?如何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本文以兴趣引路,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适当补充,精心设问等方法。

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史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对材料解析题往往因"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而束手无策。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最基本的方法是从高一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从而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阶段性的衔接,提高学生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而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则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

一、 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高中的材料解析题是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达到这种能力要求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绝不能到高三才临阵磨枪,只有从高一这个承上启下的起始年级结网而渔。以兴趣引路,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互为促进,进入良性循环。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期、转型期,在能力要求急剧攀升、理性思维显著增强时,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它理论性强、难度大,而且枯燥乏味。怎样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今后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不失时机地运用课本所提供的史料。尤其是马克思关于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的论断:"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quot;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学生感兴趣又充满自豪感的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可是它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为什么?首先我从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入手:"中国有哪四大发明?它们是怎样传入欧洲的?"接着设问:"你怎样理解'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这句话?"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析讨论,并由教师分析讲解和归纳。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近代东西方的不同遭遇,对近代西方崛起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我补充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一段新颖有趣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让学生思考:中国四大发明对近代中国有没有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这揭露了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通过中西对比,不但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出:"马克思这段话从总体上论证了什么?"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

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同样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而渔";并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一把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颇浓,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如右图)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图中显示英法 德和美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怎样?②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的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鉴别,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最大的债权国。核心问题则是德欠英法的战争赔款,英法欠美的战时贷款。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解析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题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却词不达意,概念不清.

逻辑性不强。为此,基础年级的教学应该规范教学要求,表述时要思路明晰、文字通顺、语句流畅,并加强训练的力度。不但要动脑学习思维,而且还要动口动手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

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三、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能力;另一方面还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6)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让我们手拉手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施工项目重要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的思考
如何防治外墙渗漏原因和防治措施
钢筋施工知识详解
建筑施工墙体构造常识问答
房屋装修外墙涂料相应问题
灌注桩工程施工方案
CAD画施工图常用的快捷键命令
建筑技术新手必备知识
现浇钢筋混凝土斜屋面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转换层施工排架布置优化分析
中国高程系统大全
建筑设计通病归纳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编制住宅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绿色医院建筑的可持续、人性化设计
《我为你骄傲》 范文习作
《三个儿子》 作者简介
《三个儿子》 范文习作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2
《我为你骄傲》 教案讲义2
《我为你骄傲》 相关介绍
《我为你骄傲》 写作指导
《我为你骄傲》 训练素材
《我为你骄傲》 教案讲义1
《三个儿子》 重难点分析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1
《三个儿子》 教师语录
《三个儿子》 知识点精析
《三个儿子》 教案讲义2
《三个儿子》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