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开拓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学科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 就应该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 它担负着培养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写作能力, 以及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治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的任务, 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园地和渠道。

一、开阔视野,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辨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沃土。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作文教学与与各科教学密切联系, 学生的作文是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一种形式, 各科教学不仅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作文教学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密切联系, 它既能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直观、生动的内容, 又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多选择题材的机会; 在各种社会生活中获取的写作材料, 运用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和方法写成文章。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培养他们的读书爱好, 就等于帮助他们找到了源远流长的知识的泉眼。创造条件阅读, 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 启发阅读的兴趣;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组织开展练口活动, 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中介绍名著篇和新作, 达到互相推荐, 彼此疚的目的。如何前3分钟口语练习, 读读背背讲讲, 一日不多, 十日许多, 涓涓细流, 渗入心田, 学生的思想、情感、语言都受到有益的熏陶。

安排一些语文课外活动, 让学生走上社会, 接触社会, 开阔视野 , 扩大知识面。苏州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古城, 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丰富了她的内涵, 可带学生参观苏州园林、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 调查小桥流水人家的今昔, 新区、园地的建设成就; 可访问阅历颇丰的同志、自主创业的青年典型等等, 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 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思考社会的能力, 能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新闻媒体的发展以及多媒休教育手段运用到教学中, 扩大阅读面的途径更宽了。

信息时代, 社会转型时期人的观念的变化, 价值趋向的多地, 学生接受信息的快速, 把时代活水引入作文教学也遇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就是对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 思想修养、观察思辨能力还不强。报纸曾刊登某地一外企职工遭遇韩国老板搜身的报道, 就此事对中方职工不下跪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勇气下跪, 丢掉了饭碗, 还谈什么人格和国格; 还有学生认为韩信曾受胯下之辱, 大丈夫应能屈能伸。在交流辩论中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 分清美寻、善恶,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

二、着重指导,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作文语文老师, 应着重抓住写作中的命题、立意、选材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命题, 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命题时, 要联系已学的课文,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 大多文质兼美, 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 为学生写作提供范例。命题时根据学生熟悉课文, 已在反复阅读中加强理解、认识和体验, 引导学生学习, 模仿进行训练的形式必然受到学生的喜爱, 必然让学生受到美感的熏陶。命题时, 还要联系学生实际, 在学生的经验范围之内命题, 让他们以激情去写他们的生活, 如《我爱我的专业》、《父母尊重我的选择》、《念职高没出息吗》、《住校生活花絮》等。命题时, 也要联系社会生活, 罗素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作文的命题应将学生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把社会的改革、时代的风貌纳入学生的写作训练, 使学生写出体现时代精神, 内容积极、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文章。

命题时要采用供材作文、供图画作文、自拟题作文、自由练笔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得到多种形式的美感熏陶。例如根据图画作文, 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欣赏、明确图画主旨, 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并能凭借想象去丰富和拓展画面, 才能为文。这个过程就是艺术欣赏和语言文字表达相结合的过程。又如自拟题作文, 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表达对社会、人生、大自然的认识、追求和感受, 反映学生对善恶、是非和美丑的鲜明态度和情感。

立意指导上, 要重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举一例: 正当三月, 教师让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 寻找一下春意最浓的地方, 有个学生的立意是从小草身上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我让这位学生发言, 他说:“我和同学在操场外走, 看见碧绿一片。走近看, 一簇簇, 一丛丛, 它是那么娇小柔弱, 但却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特别是当风抖动的时候, 它只是迎着风颤抖几下, 显示着小草的力量。我认为从小草身上最能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当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立意过程, 我把这类写景文的立意过程总结为: 观察--发现--联想--概括, 教给了他们方法。

在选材的指导上, 我告诉学生要赋予平凡琐事以丰富内涵, 要在材料中映射写作者的审美意向, 即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要带着主观色彩去发掘材料, 就会点石成金, 平中见奇, 丰富美感, 使学生的写作得心应手, 笔下生辉。

三、拓宽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许多同学不喜欢写作, 甚至讨厌作文, 我想主要是因为学生在作文中得不到乐趣, 他们思想的翅膀被禁锢了。 其次要告别作文评价的标准化。《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教育时评《摔不死的老奶奶》批评初中生记叙文题材雷同, 从小学到初中毕业都在快乐地编造。高考生为了体现自己怎样战胜脆弱, 竟然编造家庭的种种不幸。作文教学的悲哀后而是大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泯灭, 是思维品质的下降。要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 我们的老师要告别作文评价的标准化。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指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希望, 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巨大动力。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批改中要重在点拨、启发、鼓励, 尤其是对较差生, 更要善于沙里淘金地发现他们作文的优点和点滴进步, 切不可“求全责备”, 每一次批改要成为一次与学生的诚恳交流, 会在学生的心灵与情感上产生良好的影响, 这也是在如何做人、如何对待工作上给学生以示范。

随着职业高中“宽基础, 活模块”模式的推行, 学分制的逐步实行, 学校开设人文、艺术类的课程或讲座, 对我们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 都将带来新气象。人文、艺术修养的提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灵感,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的能力。

教作文, 就是教做人。朱自清先生说过----作文, “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 更实际的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 理解, 思考的过程, 同时还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感语能力, 用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 完善学生人格,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战火中的哭泣
战争中的孩子
一张旧照片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幸运的战争孤儿
废墟中的孩子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战争下的孤儿
生命之爱
战争与孩子
生命本是风景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战争是魔鬼
什么是生命?
高速铁路与可持续发展浅论
高速公路滑坡治理问题的研究
谈高中音乐欣赏的三大更新
浅析新疆冬季水泥混凝土道路的盐侵蚀机理
G305A合同段导线复测报告文字说明
多元化,音乐课堂新视角
把创新代入音乐课堂
音乐课上学生需要的是什么?
土壤固化剂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对压缩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探讨
音乐教育观念实践课《聆听与创造》A单元测验
重视音乐课堂中的表演艺术
金沙江急流、险滩航道整治技术探讨
音乐教育功能
构筑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音乐课堂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种小鸟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语句探究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一讲义
《两只鸟蛋》趣闻故事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小小鸟
《松鼠和松果》老师语录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两只鸟蛋》范文 爱护小鸟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