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继而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GIF、FLASH等动画)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课程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粗浅的窥探。

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技术特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实时参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多媒体计算机仅仅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由教师直接操纵。

配置——将带有“集成控制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与各种视音频设备(如大屏幕投影电视、视频展示仪、录像机,影碟机、录音卡座、功放、话筒等)组合起来参与课堂教学。

特点——这里,多媒体计算机仅作为教学手段,主要用来集中控制视音频设备、发布各种教学信息。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可以使用教学所需的任何教学媒体(如幻灯片、投影片、图片、实物、模型、录音 带、录像带、光盘、CD-ROM、计算机软盘等),来丰富教学内容。由于集中控制,操作简便、直观,且教师还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调用各种教学资源。由于这类多媒体示教室的规模可达200-300人甚至更多,投资相对较少,但收益面广,又能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衔接,因此使用普遍。当然,多媒体计算机只由教师控制,不直接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

二、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对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2、 多媒体计算机可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很理想的学习环境。由于劳动技术对象大小的局限性及运动过程的隐蔽性,所以在动手实践时很多演示过程进行得很快,也有很多对象不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观察,不能直观地让学生领会接受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可通过课件以图片的形式将实物的各个角度完整地展示,可通过录像文件播放形式全面反复地展示全过程,更可以通过模拟技术通过多媒体去除现实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将最理想的状态以不同的速度直观地反复地演示,从而创造一个理想的认知环境。

3、 多媒体计算机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程中的辅助应用,极大了丰富了学习的认知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学生认知课程对象的时间,使学生能更加有效地获取和保持知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系统部分地替代人工讲解工作,还可缓解课堂上教师的劳动量。

在教学《靠垫的设计》一课时,我特别制作了一个教学课件:屏幕上首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精致舒适的靠垫,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此时,屏幕上又出现了:你最喜欢哪个靠垫,为什么?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纷纷发表意见。本来,象这样的问题,单靠老师理论上的讲解,学生很难听懂,会感受到枯燥无味。而现在屏幕上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靠垫,有动物形的:史奴比,机器猫,还有星星月亮等。这样,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在观赏的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想到自己要设计一个更有创意的靠垫时更是跃跃欲试。原本枯燥的内容立即变得生动有趣了。

4、 不能替代动手实践的主体模式。劳动技术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虽然包括了多种外部感官刺激,但终究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一种辅助模式,即使是将来仿真技术的发展应用,也不能替代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主体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能在加深课程理解、加强环境感受等方面起到更有效的效果,要更深一步理解并操作,则需要学生亲自去动手实践身感心受。

三、如何合理充分地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2、 合理选用课堂教学软件。当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软件是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和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还有DIRECTOR,FLASH等。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应用最广泛的前两种。

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是微软的OFFICE系列组件之一,原意是幻灯片,是为了方便公司介绍发布产品而定制的。由于它的编辑多媒体的功能相对强大,立刻被应用于课件制作。PPT的特点是无需编程,简单易学,一个没有基础的教师经过几个小时的培训,就能做出一个不错的课件,几乎每个教师都以Powerpoint起步。PPT内置丰富动画、过渡效果和几十种声音效果,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以及由此带来的交互功能,可以直接调用外部媒体文件,能够满足一般教学要求。

PPT的缺陷也是显易见的,幻灯片形式的播放使得课件缺乏流畅性,动画程式化,交互功能实际上是简单的链接,因此对于要求较高的课件力不从心。

Authorware可以说是课件编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台,其最大特点是创造了基于图标的创作方式,用可见的流程贯穿课件制作整个过程 ,使用之清晰有序。你只需对各种图标进行拖放及设置,就可以完成课件的开发,不用学习编程语言,因此许多非计算机专业教师都用它作为首选的编辑平台。

PPT的特点是软件运行环境要求相对低,界面直观,简单易学,易编写,生成文件小,编写周期短,易携带,易修改,但效果不如Authorware理想。而Authorware的特点是软件运行环境要求相对高,界面及编写相对复杂,生成文件较大,编写周期相对较长,不易携带修改,但效果极好。因此在选用软件时要根据编写开发时间及选题难易需要适当选用,一般在准备稍微复杂的选题时用Authorware。

3、 合理设计编写课件

⑴、选题阶段。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来确定,即从优化的教学目标出发,按照目标的要求对劳动技术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特征、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在制定教学设计中立足于各种不同类型媒体的特长、作用及实际教学环境,并对目前已有的相关教学软件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完全合用的我们可以复制、租借或购置,对于部分合用的可以进行修改,选编组合成合适的教学软件,只有在没有相应的教学软件或" 现有的教学软件完全不适应的情况下,才确定为选题进行编制。这对于节约人力物力,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⑵、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准备阶段实施过程应考虑以下问题:①、课件是否符合教学设计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②、课件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③、是否制订了该课件的内容提纲,及简要的流程图;④、是否准备了需要的相关素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⑤、该课件复杂度如何,应选用何种软件开发或编写;⑥、单人开发编制还是多人合作,如是多人分工如何;⑦、有多少开发编写时间,如何分配设计、素材准备、开发编制、调试等阶段的时间,一般应空余时间的15%作备用; ⑧、设计时,尤其是用Authorware等软件进行编写时,需要充分考虑课件的流程图中的多个分支或不同流程之间的“通道”,以免课件演示需要反复时无法返回上一层而进入死胡同;

⑶、编制阶段。编制阶段应保持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四性”高度统一,即思想观点正确;内容准确符合科学(引用的资料、数据、概念、图表、图 形要真实准确),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电子化、形象化,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声、 像、图形等清晰,使用方便。在编制课件时,应充分考虑在实施该课件流程图中各步骤中如何合理而大胆地运用素材,并以何种方式过渡,以最大化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并根据授课时的情景,预留课件的停顿点以备提问解释、实物操作演示或请学生现场操作。

4、 教学中合理运用课件,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件设计的思路,针对学生对该课件对象的掌握程度随时调整讲授的重点难点,并适时烘托营造氛围,激发对该课件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学生都喜欢动画。那些满屏二维或三维色彩鲜艳的图象、动人有趣的动画,会使他们进入一种从未感受到的意境,并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口袋设计》一课时,我特别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围裙,没有任何装饰。我让学生观察。之后,我单击鼠标,屏幕上顿时生动起来:草地上长出了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同时将装有各种形状口袋的围裙利用电脑给小动物穿上并配上声音,让它们在花草中穿梭,小动物可爱又滑稽的形象立即使学生变得兴致勃勃,在观察动画过程中获得知识,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巩固。同时又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装饰美化后的魅力。与原来的图片进行对比,学生更能感受到口袋设计装饰围裙后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化静为动的处理,对于发展学生思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以优化劳技课程教学为目的,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工具,应该以优化课程教学为目的,而不应该出现形式主义倾向。如对一个学校考核时,不应根据学校设备的优良度进行打分,在上一些公开课时,也不应根据用多媒体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来进行评判。

2、 因地制宜。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条件及自身实际设计、编写、运用,学校设备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设计时候就不要涉及,没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采集素材时,需要通过互联网下载、商店购买等方式替代。

3、 充分考虑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才能吸引受众,才能促进进一步的交流,因此在设计及编写时候应充分考虑各个情景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想象并思考,在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五、多媒体技术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亟待改进或探索的方面

1、 建立课件及素材库。一个优秀的课件可以产生较大的效益,但设计这个课件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角度考虑,建立一个劳动技术课件库和一个劳动技术素材库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教委或爱好者协会的名义建立,各成员学校缴纳一定的费用,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编制奖励及使用收费或扣点机制,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在此基础上,并可根据劳动技术课程内容将其根据知识的有效期限划分等级,并向软件设计的方向看齐,使课件模块化,可单独使用,也可组装在一起使用;

2、 加强教师培训。劳动技术教师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坚力量,在中小学阶段,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掌握劳技课的程度强弱,加强劳技教师培训,应着力构造多种渠道:正规大学培养、专业学院培养、专业学院短期培养等多种,方式可灵活多样,长班与短班结合,面授与函授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课堂与车间结合,讲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

3、 深入开展兴趣小组,并可让小组介入。当今一些重视教育的国家,普遍重视劳动技术课程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在劳动技术课程教学中,在已有的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尤其是上海地区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大环境下,能否部分或全部地布置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给兴趣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根据劳动技术对象的特征,自主地实现操作或实验,并通过数码类设备以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采集多媒体素材,条件和环境许可的情况下,还可让小组自主地设计部分或全部的课件,并可让小组进行课堂内自做劳技课件的讲解。学生更进一步地参与,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劳动技术课堂教育中应用较多,特别是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几乎80%以上学校都应用多媒体技术到课堂教学中,并且也有了很多收获,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总体来说还有待进一步归纳总结调整发展,并从而形成一套规范的结构体系,在此笔者不揣浅薄提出了以上的一些个人观点,权作抛砖引玉,以期待劳动技术课程中多媒体应用的更好明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班的“知名人士”
老师
张家四大将
我的一个好朋友
这是谁的手?
偶们班的1位俏皇帝与2位娇小姐
我的父亲
我的喜怒哀乐
“侦探”老妈
我自己
我的班主任
自我介绍
可亲可敬的语文老师
妈妈
建筑外墙涂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关于雨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性的相关探讨
关于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方法的探讨
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施工安全管理探析
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分析与对策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思路和实例解析
绿色建筑理念下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控制
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管理问题解决措施的研究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刍议钢结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的有效监控措施探讨
建筑施工进度与管理质量问题分析与研究
《槐乡五月》课文原文
《恐龙》第二课时案之一
《狼和鹿》教案之三
《放飞蜻蜓》教案之四
《狼和鹿》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恐龙》教案之二
《放飞蜻蜓》教案之二
《放飞蜻蜓》教案之一
《恐龙》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狼和鹿》教案之一
《槐乡五月》说课稿之一
《放飞蜻蜓》教案之三
《恐龙》教案之一
《狼和鹿》教案之二
苏教版《海底世界》教案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