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是常见的题型。每到复习考试阶段,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强化训练,而命题时更是绞尽脑汁,求新求精。笔者读到两个有关“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的题目,深有感触。题目是这样的:

( 1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 2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 . 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查重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 ABC ,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 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 换成“伸”,好不好?等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学生的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画画、朗读……创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无疑,这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功夫”表弟
我敬佩的人
父子大战
好人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我是一朵霸王花
我们班的班长
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孩
我家的"万能"
打雪仗
NBA球员的绰号
记忆里的卑微暖心
换种心态,换种人生
我的妈妈是唐僧
开开心心学语言轻轻松松识汉字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一字之训莫轻看——文言课文训释摭谈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入境悟神学技——现代散文教学管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如何培养物理尖子生
体验新课程标准,探究阅读新理念
“集体作文”教学在初一课堂中的尝试
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下)
浅谈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鼓励创新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登上地球之巅》《华南虎》教学简案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最后一课》8
《最后一课》7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
《伤仲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