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6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1音乐对人身心的作用

音乐艺术教育就是以音乐为手段,以审美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音乐艺术教育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表现为以情感为主线,以审美为前提,以“润物无声”、“寓教于乐”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行为。

1.1音乐对人的物理作用

声音本身是一种声波的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音乐则是具有一定频率、节奏和强度的声波振动,如果在传入人体以后,正好与机体内相应的振动频率和生理节奏相吻合,就能引起极大的反应,这种反应成为共鸣(或共振)反应。它能大大激发人体内所储存的潜能,使身体的某一部分由稳定的静止状态变为动态。例如,节奏鲜明而强烈的音乐,能振奋人心,使人心跳加快,肌肉绷紧;而节奏不鲜明、旋律缓慢轻悠的音乐,则对人起一种松弛和催眠的作用。与此同时,优美的乐音声波在空间还具有一定的扩散力和穿透力,它能迅速而直接地作用于大脑,提高脑神经的兴奋性,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如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的分泌,这些物质可以调节人体的血液流量,促进血液循环与唾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加强新陈代谢。实践表明,优美的乐音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使人精神饱满,焕发出青春和力量。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情感。音乐对人的情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音乐可在心理和生理上形成独有的认知和感觉。当人们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时,人这个审美主体会被音乐外在的构成形式与内在的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并随即产生出特有的、异样的、积极而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如欣赏作曲家冼星海所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伴随着那急风暴雨、巨浪滔天、惊心动魄的音乐声响,人们一方面会为之而兴奋激动、而热血沸腾;另一方面还会感觉到精神境界也变得高尚起来。再如,欣赏《春江花月夜》,当那流畅多变、委婉质朴、优美而典雅的旋律传入人们的耳鼓时,我们仿佛已经置于充满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色之中,乐曲所描绘的春风和煦,皎月当空,山水相连,花月交融以及渔舟唱晚等大自然的情景,可以使人们有一种安静和轻松愉快的情绪。 2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交流和表达的心理机能,这种机能随着人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丰富和完善。然而我国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他们虽有着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但很多学生的情感世界却变得空虚和冷漠,有的缺少朋友间的纯真和友谊,有的失去精神上的蓬勃与生气,而这些常常是导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音乐艺术恰恰能改变人的这种深层的、隐蔽的、消极的内心活动,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实现心灵间的沟通,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音乐艺术教育可以调节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情感。目前,我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不断增加,使不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都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当他们遇到相对强度较大的挫折时,他们对社会的失望、对自己的自卑就会发生,有时形成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理疾病。对于这种心理状况,具有一定周期性的音乐艺术教育就可以加以改变。情感是音乐艺术的灵魂,任何一部音乐作品它都饱含着无比丰富的情感。当学生聆听或演奏(唱)具有不同情感的音乐作品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系列情感反应,从而达到调节不良情绪和情感的目的;其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人的个性和人格主要的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环境塑造的。在贫困、责备、苛刻、压抑、愚昧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很容易形成内向、孤僻、抑郁、自卑、急躁、冲动、固执、个人欲望强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感情脆弱的人格。研究资料表明,人格偏执或情感偏激是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通过将学生置于音乐的环境中,可以将音乐承载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不良个性与人格残缺可以有效地得到完善。比如,通过指导学生欣赏我国民间乐曲《喜洋洋》、《步步高》以及美国作曲家格什文创作的《蓝色狂想曲》等一些积极、乐观、轻快、使人兴奋的音乐,可帮助其克服一些性格的缺陷,使其变得乐观、开朗和大方;另外,也可以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如合唱团、舞蹈队、乐队、歌舞表演等音乐审美活动,以改变他们不善交流与表达的个性,以及由于其不良性格而造成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最后,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学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由于受多种价值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并不容易。复杂而多层面的认识交织在一起常常导致学生人生观具有多元性和动荡不确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很容易引发大学生偏激、一意孤行的行为,致使一时冲动,终生遗憾。通过经常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等富有哲理性的音乐作品,学生的灵魂可以不断受到启迪和震动,自然情感升华成一种高级的情感,而这种高级情感正是一个人远大理想与正确人生观得以确立所必需的情感。

3结束语

总之,探索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还需要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笔者坚信,只要抓住规律性,利用音乐艺术教育来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然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打开一个新的局面,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改革铺就一条有效的道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山的那边
我的小银行
告别难忘的六年
寻找校园的春天
发现生活
渺小的一粒沙
快乐的节日
生命的顶峰
赠人一缕香
爸爸妈妈,你们别吵了
小果子,大果子
我们爱你啊,无锡
我想对您说
啊!童年
试析去行政化后高校领导的应然角色
关于我校女生选修健美操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试论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特征及相关因素
试析注重高校教师工作特点优化绩效评价体系
试论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于加拿大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独立式授权——论高效管理的关键
关于围绕学生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试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试析高校行政权力的来源及其优化机制
关于优质资源共享与研究生教育强国路径选择
关于研究生与本科生科研融合管理探索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试论哲学视野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述评
浅议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对教育的影响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词语解释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鉴赏感悟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写作特色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重难点讲解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问题探究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强化练习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自学评估
小城,我心中的梦(演讲稿)
我爱我的校园(演讲稿)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写作特点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