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一、七道接缝:从世界到语言-从语言到世界

TLP的思想结构究竟是如何的呢?在回答此一难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维氏本人提供的原始线索,即该书的七道“接缝”(Fugen)。

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3.事实的逻辑图象是思想。

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5.命题是诸基本命题的一个真值函数。(基本命题是一个它自身的真值函数。)

6.真值函数的一般形式是[p,ξ,N(ξ)]。这也是命题的一般形式。

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先看前六道接缝。它们顺着读,是从世界到语言;倒着读,则是从语言到世界。世界和语言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①在这个关系中隐藏着TLP的建筑学秘诀。我们先尝试从语言到世界。首先来看语言。

二、从语言到世界:语言的球(囚)笼 语言与世界在四个层面上相互对应,即“名称-基本命题-复杂命题-语言”与“简单对象-基本事态-可能事况-可能世界”。须注意的是,名称并非任何命题,因而语言并非由名称组成;同理,简单对象也不是任何事情(事态或事况或事实)①,因此世界并非由对象构成。语言和世界作为有限整体,都是不可说的。双方在每个层面上都共有同一个“逻辑形式”(logischeForm)。而从总体上说,语言和世界就共有同一个逻辑秩序。事实上,作为命题总合的语言在TLP中的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有着构造存在之域的功能。它划分(构造)出两个存在之域:其一是可说之域,充满其间的就是诸事态(包括所有的事况和事实),其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幅逻辑图象,即一个真正的命题与之严格对应;其二是不可说之域,充满其间的是不可以有意义地被命题言说的自行显示着的诸神秘者;可说的都能(用命题)说清楚,不可说的(因为不与命题对应、没有逻辑图象)就必须对之沉默;说可(用命题来)说的,是有意义的,说不可(用命题来)说的,无意义。关于语言对两个存在之域的划分(构造),可以下列模型“语言的球(囚①)笼”显示:这是一个三维空间,其中有一个球面(语言),将整个空间划为两部分:被球面(语言)包围在里面的“逻辑空间”(logischerRaum)即图中的阴影部分,充满其中的是被囚禁的“逻辑位置”(logischerOrt)。它代表一件事情(事态或事况或事实)———这些逻辑位置的总和就是可说之域;而在球面(语言)以外的空间则是非-逻辑空间,即不可说的神秘之域,其中飘游的是不可说的自行显示着的诸神秘者。究竟这个球面(语言)之外的非-逻辑空间有多宽广呢?它与球面(语言)之内的逻辑空间相比谁的体积更大呢?它里面又藏匿着、飘游着哪些不可说者的精灵呢?球面(语言)是可渗透的吗?这些精灵会穿越球面(语言)而进入逻辑空间吗?如果进入了,又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个球面(语言)会伸缩、变形、扭曲或者移动吗?……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但本文不讨论它们,还是将目光聚焦到这个球面(语言)以及其内的逻辑空间之上。球面(语言)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命题,实际上有无数多个点,也就是说有无数多的可能命题。球面(语言)上的任一点(任一命题),都正好与球面内的逻辑空间中的一个点(一件事情)相对应,即“反映”(spiegelt)它。②

整个球面(语言)就是一面巨大的球面镜,它反映着在它之内的世界,即整个逻辑空间内所有事情的总和。但世界本身却不是逻辑空间中的任一点,因而不是可被命题所反映的一件事情。作为有限整体的世界,其本身正是不可说的自行显示着的神秘者。我们可以再折回到5.511节:包容一切并反映着世界的逻辑如何能够运用这种特别的钩子和装置?只是因为它们全都彼此联结而成一张无比精细的网,这面巨大的镜子。可否将“一张无比精细的网即这面巨大的镜子”,与上述的球面语言之镜重叠起来看呢?或者它们其实本来就只是这一面逻辑-语言之镜呢?为何命题能够描画、反映事情呢?是因为它们共有同一个逻辑形式。为什么能够共有呢?只是因为命题通过逻辑的钩子和装置将事情构造起来。一件事情之所以能成其为一件事情,正是由于一个命题发送给它相应的逻辑形式。正因为如此,命题与事情才是逻辑上完全同构的,语言与世界也才是逻辑上完全同构的,从而命题才能够反映、描画事情,而语言也才能显示世界的存在。这些命题互相联结而成一张无比精细的网,一个可以内外相通的球网———但要穿过这道球网却极为不易,因为这个网无比精细,有着一连串无比精巧的钩子和装置,从而会将穿过者从头至尾地改造一番。外面的某个东西(不可说者)如要穿过球网(语言),则须经过球网(语言)中的某个“网眼”(命题),受到许多无比精巧的逻辑钩子和装置的塑形和构造,从而被改造为与那个命题共有同一个逻辑形式的那一件事情。这真是一门无与伦比的逻辑技艺!也正因此,我们根本不能说不可说的东西。凡是我们在说不可说者时,我们已经将不可说者改造为可说者了,也即通过命题的逻辑钩子-装置将它装配-组装为合逻辑(形式)的东西,也即某件事情了。我们只能逻辑地思想和言说。逻辑(形式)是永远不可能被违背的。命题正因为是构造事情的网眼,所以命题才能作为反映事情的“一小面镜子”(整个语言这面大镜子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球网(语言)之内的某个东西(事情)要想逃逸出球网,同样也须被球网仔细检视、改造一番:拆卸掉它身上所装备的所有铰链———作为无比精巧-复杂之钩子和装置的逻辑形式,还其自由之身,重归于不可说的自行显示着的神秘者。因此,“逻辑-语言”正是这一个无比精细的大球(囚)笼,它囚禁、统治着球(囚)内的每一个囚犯,即可说之域的每一件事情。而在“逻辑-语言”的球(囚)笼之外,则意味着自由。

还须强调的是,这个球网-球面镜(语言)上面的每一个点(即命题),本身又是属于逻辑空间(可说之域)的。也就是说,每个命题本来就是一个事实(3.1-3.

1

4),作为可说之域的球体(逻辑空间)本来就包括了作为其外缘的球面(语言)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命题)。然而,作为球面总体的语言本身却又根本不是逻辑空间中之一点,而是完全位于可说之域以外的不可说者之域。并且,暗藏在这个球网(语言)当中的逻辑钩子和装置(逻辑形式),也不成其为一点———逻辑空间中之一点,它们都是不可说的。逻辑形式只能显示自身于真正的命题之中;反过来,真正的命题之所以可能,命题与事情、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图象关联之所以可能,全在于逻辑形式潜藏在球面(由所有命题组成的语言)之中的自行显示。因此,这个语言真是一个无比玄妙和精致的球网-球面镜!也因此,语言这个球面镜其实根本就不是没有体积的光滑平面,而是拥有无数复杂、精巧的逻辑钩子和装置的充满褶皱的大球网。正因为它不光滑,也即有着无数复杂、精巧的逻辑钩子和装置,所以它才能“构造-反映”逻辑空间里的每一个逻辑位置(每一件事情)。语言正因为是作为球“网”而“构造”,才能作为球“镜”而“反映”。

三、从世界到语言:诸对象的逻辑建筑学

“从语言到世界”只是思考的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形式语言的逻辑构造功能被过分强调了。维氏究竟是怎样猜想到如TLP中所描绘的那般世界结构的呢?真是如上节所述的那样,主要的或者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弗雷格等人所发明的现代逻辑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祖国我为您骄傲
阳光运动
流泪的旧手帕
我成功了!
祖国,我亲爱的母亲
姥姥家的小狗
洗碗
欣赏
责任重于一切
耳朵(诗歌)
难忘的一次进“鬼屋”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
感动
我很幸福
初夏,一抹淡淡的茶花香
展OSH体系认证提高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水平
高分子化学刍议
化学滴定管校正介绍
谈绿色化学与生活
网络在燃气行业的应用
胶原纤维是构成皮的主要成分
化学重点的确定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EWP高效污水净化器在造纸污水治理的应用
淄博市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储罐增压方法探讨
对国内锂分布与提取研究
液化气石油气汽车在丹东的发展
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发展
氧化铝柱层析精制三七总皂苷工艺研究
对化工核心课程完善思考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6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4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3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3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1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3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鸟的天堂》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2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2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2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