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地沟灌溉技术

地沟灌溉技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地沟灌溉技术

(一)沟灌技术要素的确定方法

1.保护地沟灌法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垄沟灌是保护地中普遍应用于宽行作物的一种较好的灌水方法。沟灌在保护地中应用十分广泛。沟灌法是在保护地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由输水沟或输水暗管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从沟底和沟壁向周围渗透而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沟灌法与畦灌法相比较,更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①节水、节能:与畦灌法相比较,由于沟灌法通过灌水沟灌溉田间,灌溉时田间灌溉水流推进速度较快,且仅湿润局部土壤,所以,在节水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

②灌水后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可以保持根部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③不会形成严重的土壤表面板结,能减少深层渗漏,防止地下水位升高和土壤养分流失。

④沟灌能减少植株之间的土壤蒸发损失,有利于土壤保墒和减少保护地内空气相对湿度;开灌水沟时还可对作物起培土作用。

保护地沟灌法适用于灌溉宽行距作物,如黄瓜、西瓜、西葫芦、番茄、豆类、草毒和果树等作物,窄行距作物一般不适合用沟灌。沟灌法比较适宜的土壤是中等透水性的土壤。

适宜于垄沟灌的地面坡度一般在0.005~0.02之间。地面坡度不宜过大,否则,水流流速快,容易使土壤湿润不均匀,达不到预定的灌水定额或灌水效果。这时可将灌水沟的入沟流量或其他技术要素结合,使灌水既能保证灌水均匀,又能达到设计灌水定额。

2.保护地灌水沟技术要素的确定

(1)保护地灌水沟的布置方法保护地灌水沟一般与保护地作物种植方向一致,有顺温室(大棚)长度和垂直温室(大棚)长度两种方式,取决于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当地的种植习惯。

(2)灌水沟的间距灌水沟的间距也就是沟距,应和沟灌的湿润范围相适应,并应满足农业耕作和栽培上的要求。

沟灌灌水时,由于灌溉水沿灌水沟向土壤中入渗的同时,受重力及土壤基质吸力两种力的作用。其中,重力作用主要使沿灌水沟流动的灌溉水垂直下渗,而土壤基质吸力或毛细管力的作用除使灌溉水向下浸润外,亦向四周扩散,甚至向上浸润。因此,沿灌水沟断面不仅有纵向下渗湿润土壤,同时也有横向入渗浸润土壤。灌水沟中纵、横两个方向的浸润范围主要取决于土壤的透水性能与灌水沟中的水深,或在灌水沟中水流的时间长短。由于轻质土壤灌水沟中的水流受重力作用,其垂直下渗速度较快,而向灌水沟四周沟壁的侧渗速度相对较弱,所以其士壤湿润范围呈长椭圆形。在垂直沟长方向,土壤毛细管力的作用较强烈,灌水沟中水流通过沟底的垂直下渗与通过沟壁的侧渗接近平衡,故其土壤湿润范围呈扁椭圆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水晶球
我喜欢的一只小狗
我的“千里眼”老师
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
可爱的小猫
猫捉老鼠
我的遥控车
我的玩具汽车
小金鱼
续写《狐假虎威》
我的雷速登赛车
我喜欢的小白兔
我改掉了一个坏习惯
宠物狗
我的小宠物
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政教工作计划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一语文备课组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处工作计划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2年秋季学期工作计划学生会工作计划
高中年组体育工作计划
体育教研组三年工作发展规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体音美教研组工作计
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历史教研组计划
政治教研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举证时限制度新解(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
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研究进展
英汉委婉语比较与翻译
习语翻译的策略
我国环境执法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措施(1)
高中化学趣味性实验功能研究
执行权运行若干观念刍议(1)
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市场化程度对我国公共财政监督体制建立与实施的影响
析中国公共财政论之特色
君子协定的法律分析(1)
语言翻译的基本单位
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WTO和中国行政改革(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反思
《詹天佑》教学谈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一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
《詹天佑》一课的导语设计
《詹天佑》教材分析
《彩色的翅膀》教学随想
《詹天佑》电化教学构想
《怀念母亲》综合资料一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导读
《詹天佑》
《詹天佑》一文的课堂观察 突破“中部凿井法”教学难点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二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