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内噪音对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翻新时间:2022-10-13
手术室内噪音对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手术室内噪音对手术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噪音是指任何不需要、令人厌http://wWw.LWlm.CoM烦或干扰工作的,同时在生理、心理上使人紧张的声响。人类早就认识到噪音的危害性,尽管现在技术进步了,医院内噪音还是达到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具有潜在性危害的程度,尤其是手术室内的噪音所带来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患者在噪音污染的环境中接受手术治疗,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术中配合和术后恢复情况,为此,对180例非全麻手术患者对不同噪音的生理反应做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方法:①噪音测定:应用NJ-2型精密声级仪,分别对120例患者手术全过程的噪音水平进行监测,每10分钟监测1次,计算其平均值,测定结果按国际常用的dB-A为单位来分级。通常A加权声级10dB时刚可听到声音;10~40dB代表相当安静;40~80dB属中等声响;80~100dB属很响[1]。②生理指标测定:两组分别于手术期间固定专人应用多功能监测仪,按常规方法测量左上肢肱动脉血压和心率,与噪音测量同步,计算其变化值。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实验组噪音强度、收缩压差、心率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舒张压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手术室噪音的来源:手术室通过4个月正规噪音测量,发现平均噪音水平60~65dB,但常规90dB,休静手术室内背景噪音约13dB,最嘈杂的时间是手术准备阶段,术中连续噪音来自麻醉呼吸机(65dB)、手术吸引器(73dB)及麻醉排污系统(70dB),间断噪音来自电凝电切(65dB)、麻醉监护仪报警(53~75dB)及运用手术器械,室内人员对话的噪音约(60dB)。 控制噪音的措施:①教育及认识噪音对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危害性:限制不必要的交谈,加强保护性医疗制 度,做到三轻(走路轻、谈话轻、动作轻)。②手术室的声学设计:对手术室内地面、天花板、墙壁采用隔音材料,洗手间和无菌区间设隔音装置,建立闭路电视,减少参观人员。③设备的保养及设计:及时淘汰陈旧仪器,引进功能好、噪音小的新型仪器,并定人定期进行检查,添加润滑剂等;登足、推车等安装橡胶减震器或http://wWw.LWlm.CoM小垫,改用塑料制器皿等;调节电话等院内通信系统的音量以减少干扰,盖上隔音罩以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发出的噪音。④医疗过程改进:吸引器在必要时才使用,不用时关掉;麻醉监测信号声的大小应不干扰患者和工作人员,术前准备阶段需将仪器设备安置好后方可将患者接入手术间。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手术室的噪音控制在30~45dB,完全符合国际噪音委员会建议的医院内紧急部门噪音低于45dB的标准。 总之,外科患者的手术治疗是整个疾病治疗中关键的一环,也是患者身心脆弱的时刻,所以一个愉快安静的环境将使患者经历更少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有效的减少镇静剂的用量,使麻醉手术过程更趋于平稳,加快患者恢复的过程。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论小学网
- 钓龙虾
- 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
- 知了,看你往哪儿飞
- 诚信撒满人间
- 小区里的“黑豹”
- 这里“星光灿烂”
- 故乡的西瓜
- 滑冰
- 人不能缺少的东西
- 我印象中的爸爸
- 保护虫类,人人有责
- 心随圣火一起跑
- 校园一角
- 记件邻居之间的事
- 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
- 信息技术学科与各学科的整合教育
- 谈网络、说教学
- 德育教育之我见
- 复合应用型人才辨析
-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
-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
- 对科学新课程教学中几对关系的再认识
- 《新维英语》故事教学模式探讨
- 关于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 三拼音节教学谈
- 班级管理略谈
- 从思想关系角度浅议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 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责任
- 《万年牢》
- 《小英雄雨来》1
- 《父亲的菜园》
- 《大自然的启示》
- 《蝙蝠和雷达》2
- 《触摸春天》
- 《乡下人家》2
- 《蝙蝠和雷达》1
- 《牧场之国》
- 《中彩那天》2
- 《小英雄雨来》2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中彩那天》
- 《尊严》1
- 《夜莺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