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规定了清晰的上位框架。对小学语文来说,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地渗透、贯穿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充分地指向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是确定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必然是多元的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可以分成这样三类:

一是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这里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体系是客体,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客观存在于小学语文的大纲和教材之中;认知体系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把握。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并要接受国家和社会检验的。

二是一般学科能力。各门学科都有一般学科能力,而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更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其中有的属于技能,例如能写一手好字,能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能流畅地谈话和朗读,还有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这种一般学科能力同第一类的认知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说它们之间有联系,是它们的相关程度很高,往往相辅相成;说它们有区别,是因为这种能力不等于认知能力。例如播音员朗读的能力、相声演员说话的能力特别强,但要他们考中小学语文知识未必考得过我们的学生。一般学科能力是不要考试的,但它们恰恰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尤其是自学能力和治学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是动机、兴趣、态度、意志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当然,认知和情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在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时候,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意不愿意学、喜欢不喜欢学、相信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情感和态度。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决计找不到离开了情感的独立的认知活动,也决计找不到离开了认知的独立的情感活动。可是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认知,注重学生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对学生的情感或者轻描淡写,或者熟视无睹,甚至采取雪上加霜的做法伤害学生积极的情感。目前有许多小学生不喜欢语文,也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有厌学情绪,这当然同各科教学都有关系,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没有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实在是难辞其咎的。有人说:忽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这是各科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于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认知和情感互为目的和手段。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应当通过长期的培养,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类目标归纳起来,素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提出小学语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会不会使语文教学复杂化,会不会加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呢?这就要研究“怎么做”的问题。

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地、然后叠加起来一个一个地完成的,而是作为统一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地完成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保证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整体性地完成呢?这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其实,教学过程的优化,核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基础知识的教学无论重视、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真正到位、真正落实;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生的情感也因为失去了发展的依托而逐步萎缩、泯灭。

可惜,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成为主流,基本上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模式,基本格局是老师讲解加学生练习,讲解是传授知识,练习是形成技能,能力却自生自灭。难怪老师经常埋怨:讲了多少遍,学生还是不会。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孤零零的知识多半会被遗忘,这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能力,它决不是老师讲出来、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获得而逐步地提高和发展起来的。

同样,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也只有在自己学习中才能得到发展。三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家孟宪承曾经指出:兴趣是果而不是因。从来的国文教学只有老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只有老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的学习,这是国文教学失败的总原,也是学生对国文没有兴趣的总根子;只要组织起学生学习国文的活动,“是一定不患学生没有兴趣的”。由此看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情感,是我们语文教学本身所造成的恶果。

那么,如何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起来呢?老师们常说:你让他们自主学习,他们不肯学、不会学怎么办?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观的原因所在。夸美纽斯讲过:如果学生不愿学习、不会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处。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宣布学生看书,但不到半分钟又开讲了,叫学生怎么看书?老师要求学生看书或讨论,但没有提出明确的、适当的阅读和讨论的要求,叫学生怎么阅读和讨论?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不外乎听、说、读、写。这里顺便提一下,听、说、读、写训练就是全面的语言文字训练,完全没有必要把语言文字训练偏狭地理解为就是词语分析、句子分析。学生能听懂一段话,能概括其要旨;学生能够说出一段话,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能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能理解意思,而且能获得语感;学生能写出一篇文章,内容正确、条理清楚、语言得体,所有这些,都是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这里,语言文字训练是同语文教学的任务,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交融在一起的。问题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究竟如何组织和展开?回答很简单:提出明确的任务。现以阅读为例试作分析。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措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秋色
青蛙的儿歌
路边的交通规则
美丽的秋天
老虎的苦恼
参观动物园
活动课上
美丽的秋天
我的国庆节
公园里的菊花
看猴子
我家的老母鸡
秋雨
公园里的菊花
探析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1)论文
论外观设计专利与商标侵权判定的区别(1)论文
浅析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1)论文
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后天》
电视舞台美术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讨短信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1)论文
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隐忧
论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电视发射机的原理与保护措施
新疆题材电视纪录片选题透视
谈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现状与反思(1)论文
论商标侵权案中被许可人的诉讼地位(1)论文
论死者人格利益与亲属身份权益关系(1)论文
论民法与个人、集体的社会结构(1)论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
《司马光》教学设计七
《乌鸦喝水》的自编教学
《司马光》杂谈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乌鸦喝水》课后研究活动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二十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
《司马光》教学札记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片段设计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一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二
《称象》片断赏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