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是客家人固有的骄傲。很难找到哪一种方言的使用者像客家人这样,如此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乡音。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是客家人固有的骄傲。很难找到哪一种方言的使用者像客家人这样,如此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乡www.Lwlm.com音。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古音古语,因此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广东梅州话是公认的客家话“标准音”,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客家人都能听懂。不管迁徙到了千里之外还是大洋彼岸,千年时光被细细雕刻,客家人执着依旧。

大同,小异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我国赣闽粤交界地带的客家大本营,以及广西、四川、湖南、海南、香港、台湾部分地区,在东南亚诸国以及美洲的华侨中也有较广分布。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话,与其他六种以通行地命名的方言不同,它的名称来源于说这种语言的人。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客家人,最直接的标准就是他会不会讲客家话。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客家方言分为八片,概括而言又可以合为南片和北片两大片,大致以南岭为界。行政建制对不同片区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南片大部分地区曾在历史上有过共同归属。如现属梅州的兴宁、五华,在清朝之前归属于粤中的惠州。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移民来源,北片的赣南和闽西的客家居民大致都是唐宋之交南迁而来,带来的语言也比较一致。北片区的词汇和语音受北方官话和赣方言的影响较大,比如崽(儿子)、清汤(馄饨)等词都借自赣方言;南片区被粤方言强势渗透,接受了许多粤语的说法,如唔使(不用)是典型的粤语用词。南北两片的差异随着历史演进日渐增大。

当然,客家话内部的种种差异并不影响它在总体上的统一性。粤东片中的梅州是客家概念的发源地,近代外迁的客家人多来自梅州,因此梅州话是客家话的“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话广播都使用梅州话作为播音语言,全世界客家人都能听瞳。即使存在诸多词汇和语音的不同,各地客家人仍然能够无障碍地交流。因此,客家话不同片区之间的差异,只能算是大同之内的小异。

追本溯源

有些地区将客家话称作“怀远话”,暗喻客家人虽然客居山间,却仍然怀念远方的中原故土。通过语言来证明自己正统的中原血统,这是早期客家话研究的最大驱动力。

现代客家方言研究显示,早期南下至江西的北民带来的北方语与本地的傒语(古楚语的一支)融合形成古赣语。唐末宋初时期,迁入赣南、闽西山区的客家先民在古赣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山区土著方言和百越民族语言,逐渐形成客家方言。因此,赣语和客家话可以说是同宗同源。然而赣北、赣中地区临江近湖、地势开阔,古赣语不断受到北方方言的冲击而演变成今天的赣语,而客家话则由于地处闭塞,同外界交流较少,与赣语渐行渐远。

客家话和粤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粤语与客语都部分源自古楚语。其次,宋元时期入粤的移民,在南迁路上曾受到古赣语、赣语和客家话的共同影响。再次,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客家话和粤语一直在相互渗透着。另外,两者还共同保留了许多百越语的成分。此外,闽语也与客家话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是因为其部分先民有着相同的来源。

除以上三大汉语方言之外,客家话与畲族语言的关系近年来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客家人与畲族人几乎可以无障碍地通话,有学者就认为畲族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本族语言,全盘使用客家话。这种观点实在有失偏颇。

尽管两种语言有许多共通性,它们彼此之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保留着相对的独立性。畲族文化研究者游文良在《畲族语言》中,提到畲族语言的三个历史层次:古代畲语的底层成分、汉语客家方言的中层成分和现代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的表层成分。古代畲语又主要来源于古侗语和古瑶语,这其中的许多词汇、语音和语法成分都与客家话有着明显区别。现在的畲话正是以上三个层次叠加作用而来。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黄向春教授认为,客家方言与畲族语言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客家人与畲族人在四五百年的共同杂居生活中,二者的语言相互借鉴与渗透,可以说畲族人的祖先直接参与了客家话形成的历史过程。

文化镜像

有首客家山歌唱道:“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歌词所描绘的内容正是客家人的山居稻作文化。

在客家话的代表梅州话中,就有大丘嫲(火块的田)、有湖(泥往下陷的水坑)、屻(较低矮的山)等众多表达山地特征的词汇,还有开青(开始收割稻予)、掌水(田地灌溉时去看管水)、口禾(给稻子施撒肥料)等反映稻作农事的词。客家话里的植物和动物词汇也十分有特色,如谷灿指的是稻穗,姜叫做姜嫲,母牛唤作牛嫲,公牛唤作牛牯,把猴子叫做猴哥。嫲在客家话里表示的是阴性、可爱以及否定的意思,而牯正好相对,是极具客家话特色的词缀。客家人对动物称“哥”,则体现出山民与动物的和谐关系。

客家的山居稻作文化沉淀在他们的语言中,形成了不少有趣的熟语。如“一斗转唐山”,意为在海外发财衣锦还乡,唐山在此处指代的就是家乡的山,进一步引申为祖国、故乡。又如“树身生得正,唔怕风来摇”,就和我们所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同意,可见树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南方山区多蛇,因此蛇也是客家熟语中常见的主角,“养蛇食鸡”、“蛇声鬼叫”等贬义词反映出蛇在客家文化中的负面形象。而在山间耕作不可缺的牛,则与蛇正好相反,在客家话的熟语中以正面形象出现,有牛出现的地方褒义居多,如“牛角唔尖唔过岗”,是对牛的能力的肯定。

老树新芽

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许多古老的语言正面临着弱化甚至消亡的困境,客家话也不例外。即便是客家大本营,也已处在周边粤语、潮州话、闽语和赣语等强势方言的围剿之中,更不要说那些散居在外的客家话方言点。如何才能让代代传承的客家方言不在我们的时代消失,继续保持勃勃生机,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正在为之努力,让这棵千年老树发出新的嫩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办了客语广播,近年来更成功在台湾发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地区,许多地方电台和电视台也纷纷开办客语新闻和其他节目。

在各地保护客语传承的努力中,台湾省格外引人注目。台湾省的客家族群主要来源于粤东和闽西南的“四海永乐大平安”,意即四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海陆(海丰、陆丰)、永定、长乐,大埔,饶平,诏安。台湾不仅最早开办r多套客语广播,更率先在2003年开播了全球第一家客语电视台。青少年是

语言传承的希望,客家电视台为抢占年轻人的市场可谓煞费苦心。各利,客浯的综艺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客籍的偶像歌手和演员集体出击,把荧屏炒得火热。

台湾电视金钟奖从2004年开始就设立了最佳客语电视奖,至今已有多部极具客家特色的佳作获此奖项。近年,客家台还尝试制作了客语偶像剧《花树下的约定》,让客语未来的继承人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母语融入血液。这些节目不仅在台湾的客家人中大受欢迎,通过网络等方式传播至大陆及海外,也影响了这些地区www.Lwlm.com的客家子弟。

除了电视节目外,客语音乐更能在全球的客家人之中引起共鸣。客家传统山歌具有隽永的价值,而现代客语流行歌曲的发展则让客语音乐绽放时尚魅力。从老一辈的宝岛康乐队,到新一代的栾克勇、官灵芝,一批又一批音乐人投入到客语流行音乐的创作中来,让它熠熠生辉。

华南理工大学谭元亨教授在《客家圣典》里提出:“客家人死守自己语言的醇正,正是为了确保这个民系的未来之纯粹、之奋发向上。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具有客家话这么普遍的认同感、内聚力——它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无可抗拒、无形的却不可抹煞的精神力量。”

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成长积淀的土壤,而媒体的力量是最好的催化剂。我们期待,这块沃土上能开出更美的花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国家孝德教育观后感
我学自行车了
教师节献花
献给我亲爱的老师
三个小雷锋
秋天到了
争上游
神奇的放大镜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中秋节雨夜赏月
我的爸爸
跳舞伴我同成长
第一次乘大轮船
丁丁是傻瓜
要是我有了翅膀
浅析美国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论述网络营销理论在个人知名度推广中的应用
论党内民主和集中的辩证法
浅谈我国强制措施适用中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1)论文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及语言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浅析小案例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运用
书籍装帧设计中传统艺术的运用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探讨
有关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心理探讨
树立和谐执法理念 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浅论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性诉求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灯光》 范文
《灯光》 训练素材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意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和田的维吾尔》 重点字词梳理
《灯光》 考点练兵积累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和田的维吾尔》 重难点分析
《灯光》 写作指导
《十六年前的回忆》 考点练兵
《和田的维吾尔》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灯光》 考点练兵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