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探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探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

论文关键词: 英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培养对策

论文摘 要: 为了使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真正接轨,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必须明确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将应用型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办出英语专业的特色。通过对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探索出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为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社会对英语人才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传统英语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教委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l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中指出:“被调查的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而期望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66%……当前,我们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英语专业开始将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作为中心议题列入教学改革内容,但是由于受课程设置、师资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专业特色并不明显。不同院校的英语专业虽然开设了经贸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涉外文秘、航空英语等专业方向,增加了若干门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但是仍未能在培养模式上使学生学习或掌握与专业方向有关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明确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校本科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种类各有不同,根据市场需求不同,各类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优势,侧重培养不同类型的英语人才。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将语言技能学习与高年级阶段进行不同相关专业方向学习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范围。以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为例,各高校的培养目的和培养要求依所属高校类别不同,也略有不同。纵观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为目的,但各高校缺乏鲜明的特色,如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类型相类似,没有突出各高校的优势和不同。因此,各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培养特色人才而不是通才。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开设的学科及其结构、顺序和课时分配。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所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实现单科向多科的转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应该是在抓好语言基本功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突出英语主干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秦秀白等(1999)指出:“在探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中,我们必须坚持‘英语为本’的原则。……我们要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复合,但归根到底他们还是英语人才。所谓‘复合’,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应确立“知识+技能”的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为优化课程设置,促进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建议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英语专业技能平台、英语专业知识平台,三者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构成必修课,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即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目的是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同时,课程设置应迎合人才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就业要求及本学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河北具有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港口优势,在太阳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欣欣向荣。高校应结合河北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校要把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首位。我们知道,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虽然精通英语,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英语专业教学中目前存在着从事ESP教学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这类专业往往因缺少真正能用英文讲授具有专业深度的专业课程的合格师资而举步维艰,其教学与科研既不能进入相关专业的主流。又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必须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因此,要求教师除精通本学科专业外,还要了解邻近的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教师质量问题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外语人才的关键,要建立一支外语水平高、具备其他扎实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就需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及自主学习和培训的方式,高校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也可聘请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还可以聘请非语言专业毕业的外教,利用其语言和专业优势来教授课程;还可以选派外语教师进修,也可以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应鼓励教师更新知识,为自身创造更多的学术发展机遇,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实现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增设新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多渠道、宽口径、一才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2]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办学模式综述[J].外语界,1999,

(4):10-14.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外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5):243-247.

[4]陈葵阳.ESP教学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5,

(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鼠开会
博击长空
动物界的科技大战
海是怎样形成的
龟兔赛跑
书包的呐喊
猫和老鼠的诡计
红狐狸卖药
春天
火星游记
智选保安队长
书本吵架
电风扇与蒲扇
铅笔和书包的对话
贪吃兔
和谐校园建设与多元化高校字生权利救济机制的构建
浅谈对数学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权利体系
论析我国民办学校的教师权利及其法律救济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无效供给”的问题与归因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行政诉讼救济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关于国外私立大学教师权利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之应对策略
高校与大学生法律关系性质分析
浅论大学生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探析
我国高校学生权利探讨
试论大学生权利受侵与保障
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法理分析
浅谈对高职学生意识与需求的调查研究
入情入境多元体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