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地铁站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分析

地铁站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31

地铁站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分析

摘 要 地铁站内乘客上下车的效率 影响 着地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其中有 自然 因素和人为因素。通过实地调查测量,搜集整理数据,运用方差 分析 的数学 方法 对地铁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进行了定量 研究 。认为当前的地铁硬件设施水平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人们普遍的上、下车要求,影响乘客上下车效率的主要是人为因素,乘客群体层次差异对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地铁,上下车效率,方差分析

地铁乘客上下车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中有气候条件、乘车时间等; 社会 因素中有乘客群社会关系、乘客社会层次等;硬件因素中有站台布设、列车型号等;个人因素中有性别、年龄差异,生活习惯等。分析出每种因素的影响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1 方差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是常见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由英国统计学家R.A.Fisher首创;为纪念Fisher,以F命名,故方差分析又称F检验,其目的是推断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是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实质上是研究自变量(因素)与因变量(随机变量)的相关关系,辨明某个因素对因变量是不是有显著影响。

2 地铁乘客上下车行为特点

乘客上下车是乘客乘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生在站台和列车连接点(车门)处的行为,如果控制失当很容易发生拥挤和堵塞,甚至发生危险事故。对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进行实测是我们掌握乘客上下车行为主要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的实测方法主要有现场人工观测、摄影、摄像等。

通过大量观测,可以 总结 出以下一些地铁乘客上下车行为特征:

(1)当上下车乘客都赶时间时,整体上下车速度才可能加快;个别乘客上下车速度快不代表上下车整体速度快;

(2)乘客上下车速度很容易受上下车乘客群中的个别乘客影响,如可能负重过多、行动不便的乘客存在;

(3)个别乘客上下车效率具有随机性,乘客数量与乘客上下车平均花费时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4)由于秩序混乱乘客上下车互相影响,乘客上下车所用的总时间可能是某一方乘客上车或下车所用时间。

3 地铁乘客上下车速度实测和统计 连续上下车乘客是指当列车停稳后已经准备好上下车的乘客;上下车所用时间是指所有连续上下车乘客上下车完成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通过数学方法上下车所用时间与连续上下车乘客数量相除得到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步骤为:首先将实测数据分类输入,采用Excel软件进行编程;对各组数据进行筛选,去除不合理的数据;然后用程序 计算 ,并用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

为更好地 应用 方差分析法,将所有影响因素综合为两个大的因素,分别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指比较客观的因素,基本属于自然或地铁硬件设施方面的因素;此因素反映了由于因素的各个水平的不同作用在数据中引起的波动。人为因素指除客观因素以外与乘客本身相关的各种因素,此因素反映了由于随机误差的作用而在数据中引起的波动。

表1是3条地铁线自然因素的异同。所列自然因素包括:车辆型号、车厢总数、车门总数、线路特征、天气情况、调查时间、车门与站台距离、车门与站台高度、车门宽度、调查车站等。

人为因素包括:乘客同时上下车人数、乘客年龄、乘客性别、上下车秩序、乘客负重、乘客群文化水平、乘客群社会关系、乘客出行意图等。由于人为因素不容易量化,在此仅列出影响因素。

4 数据 分析

对上表进行统计,其有效数据个数和总平均上、下车花费时间见表3。

从表

2、表3可以看出,上、下车花费时间之间存在差异,上、下车花费时间均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 ,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每组上、下车花费时间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规律 。通过 计算 ,平均花费时间存在一定差异,虽然2号线和13号线上车平均花费时间基本相同,但是不能确定出其因素影响是否也相同。所以需要对数据再进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过程可以通过表4来完成。

表4中:ξij为样本值;ξ—为样本总均值;S2i为样本方差;n为样本总数;ST为总平方和,其大小反映了全部数据ξij的波动程度的大小;Se为组内平方和,其大小反映了重复试验中随机误差的大小;SA为组间平方和,其大小反映了因素的各个水平所对应的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将乘客上车花费时间和下车花费时间分别进行整理计算,填入方差分析表

5、表6。

给定显著水平α=0.10,查F分布表,得F1-α=(r-1,n-r)=F1-0.10(2.

3

9)=2.44。因表6中F=1.00<2.44=F1-0.10(2.

3

9),故可同样认为当前水平下自然因素对地铁乘客下车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即认为乘客下车效率不会因当前水平下自然因素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人为因素直接影响了乘客的出行速度、出行压力和应对拥挤的方式。这些都是降低效率的直接因素。

综上所述,通过方差分析法可以知道,在当前水平下自然因素对地铁乘客上下车效率均没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因素影响 研究 中可以适当地忽略一些自然因素的研究,从而考虑主要因素的影响,在此可以知道地铁乘客上下车效率均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车影响因素比上车影响因素多些。为此,可以通过不断改善地铁乘车环境,提高地铁服务水平,来提高地铁运营效率。

5 结论 本文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抽查方式研究地铁乘客上下车效率因素影响分析,因此地铁乘客上下车平均花费时间的确定还需要采集更多的样本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 内容 尚浅,还需要不断的深化,实验 方法 和数据的处理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参考 文献 [2]HendersonLF. The statisticsofcrowdfluids[J].Nature,1971,229:381-383.

[3]刘小明,陈艳艳,安志强.北京奥运行人交通组织初探[J].国外城市规划,2004,19

(1):45-48.

[4]王磊,杨晓光,陈春.地铁站乘客步行通道的优化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6

(2):41-45.

[5]徐良杰,王炜.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时间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

(1):111-11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伊拉龙
秋雨
麻雀流浪记
人生
哈尔威 ,我想地您说
十块钱
手语"熄"圣火 场景真感人
发往天堂的一封信
给灾区朋友的一封信
我的同学
秋天的校园
进行曲
欢颂教师节
我变成了一条鱼
难忘的2008
大学生表演课总结
设计助理实习生选拔推荐工作总结
团委文体部四月份工作总结
县委农工部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课改经验工作总结
见习总结
语文教学比赛评课总结
考试监考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科组工作总结
校运会医疗点总结
影评工作总结
一年级语文组五月份教研工作总结
大学生毽球锦标赛总结
清明扫墓活动总结
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教育平等权研究_宪法论文(1)
杜甫新乐府诗语言的文化批判功能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的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_宪法论文(1)
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手段——地考查
宜人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主流
功能适当原则与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_宪法论文(1)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卷草纹样的构成形式及装饰特点
死刑废止过渡期的刑罚阶梯/欧锦雄刑法论文(1)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_宪法论文(1)
如何从传统文化的危机看鲁迅文化批判的意义
陈独秀对q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将相和》教学反思
《金色的脚印》教案4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之1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2
《金色的脚印》
《老人与海鸥》教案3
《金色的脚印》教案3
《金色的脚印》教案
《将相和》第二课时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之2
《金色的脚印》教案2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案2
《金色的脚印》教案1
《将相和》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