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0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

"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在英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英语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使英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

究竟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英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认识,我们可以采用歌曲与游戏来达到这一目的。先教学生唱"London Bridge" 这首歌,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边唱边演。由两个学生用手弯成弧形当做伦敦桥,其余的孩子站成一队,从桥下穿过。唱到"My fair lady"时,桥倒下来,抓住其中一个学生。合唱时,伦敦桥把他来回摇摆。合唱结束后,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孩子都抓住为止。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来引出现在进行时,不仅达到了授新的目的,而且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

教师A在教授BookⅡ"Weather Report"一文中,做了以下工作:

(1)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做选择题。

(2)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出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自己组织回答。

(3)学生打开书本,跟读录音,找出疑、难点,老师逐一解答。

(4)根据key words,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5)学生编制类似 weather report,然后上台扮演气象预报员,说出自己所编的weather report,然后根据内容提问其他学生。

教师B在教授这一课时,做了下列工作:

(1)打开书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3)教师解释疑、难点。

(4)学生背有关词组、句型和课文。

从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句型和语法,但教师A的教学方法,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领悟知识,而教师B的教学方法,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英语学习能力

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以往教师在过去“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下,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喜欢把学生框在自己的主张、见解和意识之内。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了创新意识,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Mr Green's problem" 一文中,可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可采用一些道具,把课桌当茶几,椅子当沙发,再准备几个茶杯,邀请学生表演对话,然后再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仿效课文,编制"Mr White's problem "等等。

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英语,通过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四、组织贴近生活、社会和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有一个“蓝本”,也就是教材,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围着教材转,以教材为中心。作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英语的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例如在教"What's wrong with Mrs Green?" 中,我们可采取以下步骤:

T: Our life is better and better.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at people. Is it good for our health to be too fat?

S: No, it's bad for our health.

T: What will happen if you are too fat?

S1: I can't run fast.

S2: I'll feel tired. I can't study well.

T: What will you do then?

S: I'll go to see the doctor.

T: Ok, now look at the picture, this is Mrs Green. She is fat. And she often feel tired. What will she do? Can you guess?

S: She'll go to see the doctor.

T: Yes, Mrs Green is too fat So she will go to see the doctor. Now let's see what the doctor will say to her?

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出课文,使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助人为乐
庆祝六一
微笑的价值
我的小书包
夏天
金秋赏菊
回忆童年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自我介绍
大胡子爸爸
生日快乐
未来的我
选班长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数字环境下著作权授权方式新探索(1)论文
中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之比较分析(1)论文
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1)论文
“悼念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1)论文
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与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1)论文
科学消费的法治环境(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1)论文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上)(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1)论文
担保的法律环境解读(1)论文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1)论文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1)论文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中)(1)论文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1)论文
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三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材理解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七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一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八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