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论文

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0

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论文

摘要:本文对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意义及理论缺陷作了简要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自由贸易 要素享赋论 在早期的贸易中由于贵金属的发现,人们对利润与资本积累的观念的变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等原因,促使了重商主义的发展。

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重商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但它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8世纪后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

于是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

但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那他就不会与别国进行任何贸易,但这个结论与事实违背。 后经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一国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

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以后,世界卜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本的是各国(地区)间保护贸易处处存在。

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白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

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人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

这显然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另外,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也成问题: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

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人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

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暗含其它前提:

(1)因分〔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这显然也不现实: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淘汰。

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

(2)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模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

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察赋论,进一步充实了自由贸易理论。

要素察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根据此理论每个国家或区域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地位。

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人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至此自由贸易理论为我们刻画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不但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贸易,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也可进行国际贸易,使双方获利。

这就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往加速经济发展,这也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把贸易称作增长的发动机的原因。但这一理论也有问题: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只能用来解释要素察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

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人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间的收人分配的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 关于贸易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至今仍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还需要人们继续深人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我喜欢的一首歌
我喜欢的一首歌
我喜欢的一首诗(3)
我喜欢的一件青花瓷
一件艺术品
为人父母也是一门艺术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美术我的最爱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我喜欢的一首歌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我喜欢的一幅画3
我喜欢的一幅画
谈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及特征
浅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方物流概念给我国物流中心带来的机遇
探讨古诗词歌曲演唱现况及方法
学生音乐艺术提升思路
论“微格教学”在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中的运用
论中国竹笛艺术中的新元素
用物流理念发展物流产业
非机动车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浅析小提琴的发音问题
构建“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
物流的发展与公路货运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
浅论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曲》中的技巧与意境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
原生态民歌的变化与传承
《日月潭》 范文习作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日月潭》 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
《日月潭》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