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1)论文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2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1)论文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所创造的经济剩余为后发国家和地区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学习提供了资金保障。

而后发优势的利用,也只有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快速的资本积累,为其所需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投资来源。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 林毅夫提出的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认为:一国的发展应遵循其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会诱导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

同时,促进企业低成本地从更为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就会高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会得以快速升级,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助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 因此,在发展问题上,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是使自己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资本积累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是过早地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创造产品差异性方面的优势。

而最大限度发挥创造经济剩余能力的途径就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假说最早是由格申克龙提出的。

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的情况下,已有的先发国家和地区存在示范的大环境为其所提供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这种后发状态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体现在后发国家和地区对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学习和创新上,这种引进、学习和创新活动虽然也要付出成本,但这种成本和完全创新的成本相比是大大降低了。

由后发优势促成的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学习和创新将能低成本、短时间地促进经济的压缩性成长或追赶式发展。 “东亚奇迹”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启示

(一)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快速发展被称为“东亚奇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就在于其在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的结果。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二战结束之初,其经济发展的起点都很低,人均GNP在100美元左右。

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资源太少,这些国家和地区虽然没有把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安排作为主动的政策选择,但在其资源禀赋没有发生结构性改变和提高时,往往出现一旦推行逆比较优势的所谓赶超战略,就马上遭遇到诸如外贸收支不平衡、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率过高的难题,从而被迫放弃逆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 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都较好地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

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为其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各种机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实施了积极的引导,政府注重对市场的协调,鼓励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激励创新,并在经济制度上,特别是在贸易制度方面不断进行学习和调整,使得制度的持续改进成为其经济和贸易发展的推动力量。

就是在这种不断积累、不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适时适当地促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东亚经济呈现出后发经济的快速追赶性发展。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途径 从“东亚奇迹”可总结出如下结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途径在于遵循比较优势加后发优势的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初期,劳动丰裕而资本和技术短缺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其遵循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生产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和加速资本积累。同时,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开展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学习。

伴随这一过程的进行,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必然发生变化,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由于不断得到充分利用而变得短缺起来,相应地,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由于不断积累和学习创新而变得丰裕起来。 在资源禀赋状况具备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条件下,微观经济对经济利润的追求并辅之以政策的引导,这时,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就可以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来。

也就是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首先从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出发,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逐渐的积累和投资,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强在技术、制度方面的学习和创新来形成自己高层次的要素禀赋结构,并最终带动或引导发展中国家顺利地实现产业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政府在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状况具备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条件下,要顺利地实现产业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其间的积极引导和干预作用也非常重要。

概括起来,政府在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 在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准确定位。首先,明确政府的市场服务功能;其次,加强政府的职能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降低经济扭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摩擦。

政府对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应采取正确积极的政策措施来促进贸易的发展,具体说来应:加强教育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鼓励技术引进和制度学习;建立适宜创新的社会机制,如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微观经济个体进行创新活动;建立健全生产和消费法规,培养高质量的国内需求,促进企业自觉主动地进行创新生产活动;在资源禀赋结构升级后,并具备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下,针对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国际分工现实,要顺利地促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对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保护,以促成其达到规模经济效应;对具有明显外部经济效应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应给予扶持;为充分获取产业外部性经济,应引导产业集群的建立。

一个积极主动并能有效运作的强有力政府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植树
春风满面
祝寿
春 游
可爱的欢欢
我的存钱罐
下雪了
我爱春天
神奇的梦
无私的母爱
游泳
我的小制作
My Father(我的父亲)
我的妈妈
秋天
新经济时代中国财务会计演变趋势分析(1)
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指标生成机制的现代企业会计体例(1)
21世纪会计新领域——法务会计(1)
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缺陷及改革思路(1)
新准则要点解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
委托代理机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1)
余额百分比法的配比缺陷及对策(1)
全球性诚信危机背景下的新思考(1)
对人力资源会计如何定位的一些思考(1)
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效应的思考(1)
论金融会计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1)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与分析(1)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1)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研究(1)
从复式记账看财务会计目标(1)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与点评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3
《称赞》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分钟》教学设计3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案)
《风娃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北京》教学设计5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