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回顾与思考(1)论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业体系。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领域保护性措施大幅度取消,市场开放力度和范围逐渐加大,全球的竞争焦点也逐步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转移。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几点对策。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服务贸易;回顾;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服务贸易飞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据WTO的统计,1980~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 600亿美元增加到32 600亿美元,27年间增长了9.1倍;而同期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从19880亿美元增加到135700亿美元,增长了6.8倍,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货物贸易,世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伴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的服务业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发展快速。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改变了长期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同时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扩大就业、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中国服务贸易三十年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业体系。
(一)服务贸易总量迅速增长,贸易逆差逐年上升。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逐步开放,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60亿美元,25年增长约60倍,年均增长率为18.64%。其中,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从1982年的18.65、24.76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290、12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2%和17.6%。进入21世纪,服务贸易又出现高速增长,这期间出口年均增速达22%,进口年均增速达21%。 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1.78%,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4%;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7的第7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5位,服务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位居第五位,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此外,1982~1991年期间,服务贸易出口额一般大于服务贸易进口额,服务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自1992年开始直至2007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一直小于服务贸易进口额(1994年除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逐年加大,近两年出现减缓的趋势。
(二)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仍未改变。
(1)从出口方面看,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重总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占比由1982年的81.42%下降为2007年的56.70%,2003年由于非典因素的影响,占比达最低水平,仅占54.58%;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则稳步上升,占比由1982年的18.58%上升为2007年的43.29%。
(2)从进口方面看,传统服务进口在20世纪80年代增长迅速,其进口额在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982年的70.40%上升到1990年的90.32%,此后逐渐下降,到2007年占比降为54.90%;新兴服务贸易进口经历1982~1990年的小幅下降盘整后,自1990年开始稳步上升,到2007年,新兴服务贸易进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比重达45.10%,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新兴服务贸易的进口迅速增加,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进口额占比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仍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与进口结构也正经历着由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服务向知识密集型服务转化的过程。 (
三)服务业FDI集中流向房地产公用事业服务业。
由于我国服务业开放较晚,而且对服务业的开放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一些服务部门(如电信部门)长期禁止或限制外商的投资,较大程度地阻碍了外资的进入,从而形成我国服务业外商投资比重偏低的局面。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水平迅速提高,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所做出的承诺涵盖《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的服务部门10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开放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服务业FDI的内部结构看,在20世纪80~90年代间,房地产公用事业服务业吸收的FDI逐年上升,平均占比达 60%~70%,特别是在1992年以后,甚至接近80%;进入2000年以来,外资向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倾斜的趋势仍没有减缓,两大行业平均约占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的65%。在2004~2007年间,房地产业再次升温,平均占比达42%,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平均占比达16%。可见,外资过于集中在一些成熟的行业,未能充分引导新兴行业的发展和壮大,这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新兴服务竞争优势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我国的服务贸易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增加,少数服务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也有所提高,但应清醒地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服务贸易尚存在发展规模小、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内部发展失衡等问题。
(一)服务贸易发展规模明显不足。从1982年至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近57倍,年均增长17.6%,为全球平均增长水平的2倍,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7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5位。但同期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5%以下,而且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与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仍偏低。
(二)服务贸易结构失衡问题突出。我国出口的服务行业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或资源禀赋型的传统服务部门,仅运输和旅游两项就达60%,而资本密集型服务部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体具有较高附加值特征的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如,金融、保险、咨询等领域的出口规模很小,比重明显偏低。此外,进入21世纪后,随着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新兴服务的进口增长迅速,贸易逆差逐渐加大。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及咨询等服务进口的增加反映了这些服务的国内供给水平较低。
(三)服务业外资结构布局不均衡。在过去的三十年中,绝大多数外商在华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协议投资金额达全部协议金额的60%左右,而第三产业仅占20%~30%,其中,房地产业长期占有较大比重。房地产业在服务业中长期占有较大比重与中国地方政府多把房地产业作为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紧密相关,这种政策导向使外资很少流向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和咨询等行业。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文教艺术和广播电视电影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部门中,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仍很低,而金融、保险、咨询等行业外商投资的比重更是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从而难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的目的。
(四)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通过数据观察,我国仅在旅游、通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项目下存在服务贸易顺差,而建筑服务仅从2001年开始由逆差变为顺差。表明我国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一些传统项目上具有比较优势,通讯服务的比较优势主要是靠国家垄断获得,而在绝大多数服务贸易项目处于比较劣势,尤其是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项目。如,金融保险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法律咨询、广告、宣传等,这些服务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立足传统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我国在一些传统的服务行业,如旅游、建筑和其他商业服务,存在着比较优势,在具有高附加值、巨大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咨询及电影音像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将立足传统比较优势,继续巩固发展以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如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培育竞争优势并形成长期动态比较优势;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新兴服务贸易,提高其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二)积极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改造传统生产者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如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邮政 服务业等;另一方面,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生产者服务业,包括金融、电信及科技服务、广告设计、管理咨询等各类专业和商务服务业,提高这些产业在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从而为我国调整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基础。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部门力度。我国在服务业的开放承诺中,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了不同开放时间表。总体上说,我国保持较高的服务业开放度,同时根据各行业的特点和竞争力强弱坚持有差别的开放。目前,外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流入服务业的外资较少,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外资进入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领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国内相关服务企业边干边学,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四)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服务品牌。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范围也越来越扩大。发达国家一些优秀的服务企业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将发展触角慢慢伸入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服务企业应提高服务生产管理水平,加强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针对本行业服务的特点,制定科学经营管理体制,提高服务生产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能力,同时,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培育中国的服务名牌。对一些具有优势的服务企业,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争取成为世界知名的服务企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脚印
- 帮助
- 我为妈妈做点事
- 赞美小雨点
- 当大人也不容易
- 我的“七仔”
- 游鹿山公园
- 圣诞老人的礼物
- 布娃娃
- 找春天
- 永安公园的喷泉
- 找春天
- 赚书记
- 我想当…
- 我看《爱的教育》
- 论律师会见权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机械在园林绿化养护上的应用
- 北方冷季型草坪秋季如何管理
- 斜向法初论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谈如何加强绿化施工管理
- “法律与文学”:主旨、方法与局限_法学理论论文(1)
- 建筑艺术中的法律精神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析城市绿地的日常养护
-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 违法侵害违法物品应如何定性之分析_法学理论论文(1)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
- 公司的社会责任初探_法学理论论文(1)
- 志愿服务立法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笋芽儿》教学设计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欢庆》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泉水》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丑小鸭》第一课时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