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1)论文

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6

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1)论文

摘 要:对具有外向国际化业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家素质、税收优惠、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国内政策扶持和企业资本运营能力等。促进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对策主要有健全与落实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政策支持、健全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资本经营环境,以及鼓励企业家创业和吸引国际化人才等。

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两个方面。外向国际化有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内向国际化有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等。

从世界范围看,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Johanson等(1975)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提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距离和市场知识。

此后,Bilkey等(1977)提出出口行为理论(Export Behavior Theories)。Pederson等(1985)提出企业国际化道路的四个影响因素:市场知识、生产要素的数量、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

Johanson等(1988)认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生产或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放大了网络关系在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性。Welch等(1993)研究了企业国际化中的内外向联系。

1997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编辑出版《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手册:亚洲经验》,认为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潜力很大。George等(2000)认为企业国际化过程受到企业最初竞争优势(可在国外市场运用)和在国际运营中获得的竞争优势的影响。

Bengtsson(2004)提出组织学习视角的国际化理论,认为先天学习、嫁接、经验学习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倾向,模仿学习、寻找/注意使企业获得国外市场的客观知识,刺激、鼓励、推动着企业的国际化。而Lampa等(2004)认为,管理者、市场和产品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

 在中国,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梁能(1999)、鲁桐(2000)等学者较早地探讨了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此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企业国际化问题。尹柳营(2003)等认为,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是自身规模、社会支持体系等。

赵优珍(2003)把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归结为外部环境层次和内部资源层次。几乎类似地,吴三清(2005)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发展面临政策环境和自身素质两大问题。

二、影响因素分类与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中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详见表1。 通过安徽省中小企业协会的帮助,我们在安徽省范围内对具有外向国际化业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整理。

共回收问卷585份,占全部问卷的58.5%。就企业管理者对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47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每个指标1~5分,1分为影响最小,5分为影响最大)的价值判断进行了问卷调查,把企业管理者对某项影响因素的打分进行平均,得出影响系数。

影响系数越大,影响程度越高。对问卷调查的分析表明,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

三、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力系数≥3.7)是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家素质、税收优惠、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国内政策扶持和企业资本运营能力。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程度也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往往遵循先内向国际化再外向国际化的规律。

Dunning(1979)对67个国家1967—1978年的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一国直接投资流出量或流入量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相关关系。Dunning把经济发展水平分成人均GNP低于400美元、400~2000美元、2000~5000美元、5000美元以上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不同阶段,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净对外直接投资呈现U形曲线形式。1988年Dunning又提出第五个发展阶段,一国在该阶段仍然为净对外直接投资的输出国,但绝对值相对于上一阶段已开始下降。

高敏雪等(2004)利用1984—2001年间中国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滞后的结论。

(二)企业家素质 国际化意味着中小企业将进入新的市场环境参与竞争,因此国际化也被描述为一种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国际化新设企业更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创新,而创新正是企业家与一般企业管理人员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一项研究表明,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家主要有四种类型(甄林萍 等,2007):一是归国华侨以及具有海外亲属的企业家,二是在外企有长期的工作经历或跟外企工作人员有较好私人关系的经理人员,三是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或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工作过的经理人员,四是渐进国际化企业的企业家。

(三)税收优惠 出口退税是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中国开始于1985年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境外投资的税收政策主要集中在所得税和进出口税收方面。

1997年11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修订的《境外所得计征所得税暂行办法》(财税字[1997]116号),明确企业境外投资所得的确认、境外抵纳税款和减免税处理等一系列政策问题。2007年3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做好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国税发[2007]32号),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从完善政策、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加强合作等方面进一步为促进企业境外投资创造环境。

(四)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 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大,往往会激励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行为。中小企业可能选择潜在消费能力强的区域进行直接投资。

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消费品出口贸易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需求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需求上升是我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资树荣,2006)。

(五)国内政策扶持 1999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详见表3。这些政策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企业资本运营能力 资本运营是企业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产品经营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手段。

中小企业国际化可以采用到海外(境外)上市、收购、兼并、吸收风险投资等资本运营方式。要利用资本市场,以资本运营为手段,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在资本运营中要尽量减少无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将资本运营行为和商品生产经营的切实需要紧密结合。

四、促进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对策 安徽中小企业在外向国际化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问题,为了促进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健康地成长,解决其在外向国际化成长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政府应采取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

(一)健全与落实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政策支持 1.加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力度。中国虽已颁布并实施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中的若干规定都是基本原则,还需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详细规章,从而真正给中小企业以支持。

同时,中小企业涉及面广,各地方政府应抓紧清理本地区现行的中小企业法规,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尽快申请废止或修订;对尚欠缺的,应结合本地实情,加紧研制。 2.鼓励中小企业申请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财政资金。

国家提供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主要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贷款财政贴息、中小企业服务专项基金、农轻纺产品贸易促进资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每一项基金项目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中小企业应认真研究政策,制定方案,积极申请,把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之中。

(二)强化政府与中介组织的服务 1.强化政府服务。政府要与国际化中小企业建立联系,积极跟踪服务,要让国家优惠政策切实惠及国际化的中小企业。

同时,建立境外人员(群体)应急预案,将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人员(群体)在境外遭遇突发事件、办展参展人员(群体)在境外遭遇突发事件和境外企业中方人员(群体)遭遇突发事件等事项列入商务部境外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总体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及派出单位应按照预案要求,建立快速响应的应对救助机制。 2.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

具体措施有:

(1)克服贸促会、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官本位现象。

(2)充分发挥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相关的中介组织作用。例如,发挥行业协调价在抑制商品低价出口竞争方面的作用。

(3)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职业道德建设。

(4)发挥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评级机构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对企业做出信用评价。

政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根据信用评级结果,优先推荐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享受中小企业优惠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资本经营环境 1.健全商业银行的融资服务功能。继续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关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451号),要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保持银行业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引导商业银行重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和贷款业务。

加大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 2.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的上市进程。

(四)鼓励企业家创业和吸引国际化人才 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企业家个人在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外向国际化成长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战略性变革、一种创新行为,没有思维活跃、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就不会有中小企业的外向国际化成长,因此政府要在整个社会倡导创业精神,鼓励勇于创新,尤其是拥有先前产业经验和国际经验的企业家进行创业,使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有外向国际化的动机和战略。

另外,政府要鼓励国际化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鼓励并帮助中小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吸引并留住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高敏雪,李颖俊. 2004. 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的探讨[J]. 管理世界

(1):55-62. 梁能. 1999. 国际商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5-16. 鲁桐. 2000. 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J]. 世界经济

(3):9-19. 吴三清. 2005.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4-31. 尹柳营,胡军燕,樊友乐.2003. 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J]. 经济师

(2):156-157. 赵优珍. 2003.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161-165. 甄林萍,陈继明. 2007. 企业家网络与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案例研究[J]. 财经界

(4):119-120. 资树荣. 2006. 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对我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

(3):68-71. BENGTSSON L. 2004. Explaining born globals: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M]. Globalization and Small Business:28-41. BILKEY W, TESAR G. 1977. An attempted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export behavior of firm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9

(1):33-46. DUNNING J H. 1979. Explaining changing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in defence of the eclectic theory [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4:269-295. JOHANSON J, VAHLNC E. 1975.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four Swedish cas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2

(3):305-322.  JOHANSON J,MATTSSON L G. 1985. Marketing investments and market investments in industrial network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

(3):185-194. LAMPA P, NILSSON L. 2004. Born Globals-A new phenomenon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lization[EB/OL]. http://www.essays.se/essay/74b303949b/ 2004-01-01. PEDERSON T, PETERSEN B. 1988. Explaining gradually increasing resource commitment to a foreign market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7:483-501. WELCH L S, LUOSTATINEN R K. 1993. Inward-outward connec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1:44-47. GEORGE S Y,JAVIER G B,JOSEPH A M. 2000.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performance of newly internationalizing firm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窗外
春天的小溪
校园的早晨
深圳的冬天
漫步春天
观云
公园春景
秋之叶
姥姥家的菜园
雨中即景
热闹的夏夜
台风
善变的秋
以人为本的高职薪酬开发研究
试论高等学校薪酬管理浅析
试论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发微
浅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
简析学生工作价值观与学生工作的发展
浅论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与对策研究
对高校薪酬管理制度的研究
试论成人教育中的薪酬管理课堂教学
试论高职院校战略性薪酬管理研究
论析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试析高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浅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以学生为本"原则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较
激励与约束并存——试论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