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论文

试析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9

试析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论文

作者:何奇频 王小进 张海燕 摘 要】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规范的、政策法令完善、各方关系协调、富有竞争能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外贸体制。以往我国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但它是属于阶段性的。

现阶段外贸体制尚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其重点即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明晰企业产权关系、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做好有关配套改革、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其难点在于EDI即电子数据交换在我国外贸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外贸体制 深化改革 政企分离 EDI的运用 外贸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贸易体制,不仅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和保证,也是加快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显示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中国以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显示的对外依存度为11%,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4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这一比重维持在40%-45%左右。

然后,在中国加入WTO后,这一依存度又迅速提高。这说明,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去,参与国际分工,同时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外贸经营机制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我国现行的外贸经营体制经过这么些年的改革,虽然已打破了原有国家垄断的单一经营渠道,形成了由专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营主体结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仍处于未完全放开外贸经营权的状态。

不仅外商不能与中国用户直接签订进口协议,需要通过外贸公司进行代理,而且国内生产企业也需通过外贸企业出口。 2.外贸宏观调控体制尚需改革和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外贸活动的统制被打破,政府逐步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减少对外贸活动的直接干预,新的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建立。

但是,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压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仍然存在;二是国家直接管理的进出口商品的范围仍然过大;三是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的外贸经营审批仍然存在;四是外贸领域条块分割,按地区和部门设置外贸公司管理部门,作为改革初期的一种措施,现已成为外贸体制建设的严重障碍。

二、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

(一)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要使企业走向市场,发挥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首先做到政企分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彻底改变对外贸企业直接插手经营决策和干预其业务经营的做法,确保外贸企业自主经营。

同时要加强宏观调节,政府部门应摆脱具体的业务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对外贸活动全局性的协调和管理上来。商会是政府部门联系外贸企业的中间环节,是行业性的协调组织,因此要健全其组织,强化其工作,充分发挥其中介、纽带以及组织、协调作用,对外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步骤。首先是企业自主经营。

外贸企业要彻底改变原来作为政府部门附属物的地位,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经营者。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个关键。

只有放权给外贸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有充分的自主权去按市场机制从事经营,才能有效、灵活地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展开竞争,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是稳步实行集团化经营。

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愈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强化,我国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稳步地转向集团化经营,组建外向型企业集团。

(三)改革进出口管理制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出口管理制度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来看,还须继续深化改革。

第一,应继续下放一部分进口经营权,这样有利于以进养出、以进带出,推动国内生产(尤其出口生产)的发展。第二,应有序地扩大出口经营渠道,有条件地赋予工业、农业、科技、商业等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进出口经营权,使一批有经营条件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应实施反补贴、反倾销措施,按照国际贸易规范,针对外国商品对我出口的倾销或补贴行为,采取开征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的办法,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幼稚工业。

三、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难点——EDI的运用

(一)EDI在我国外贸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无纸贸易是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贸易的俗称,它是指在有商业往来中的企业之间或交易方之间使用一种商定标准,以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递方式来处理所涉及的交易或信息数据结构、商业或行政交易事项。 EDI作为高新技术在贸易领域的应用,客观上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谁不掌握和推广EDI,谁就可能被排除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之外。我们不能坐等所有发达国家都向我们发出“最后通牒”才来考虑EDI的应用问题。

(二)EDI是我国外贸体制更为根本的改革 西方发达国家积极使用EDI的公司通常是一些大企业及跨国公司,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应用EDI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而且其收益通常随贸易伙伴的加入、贸易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另外,由于EDI可以使产品的生产、销售结合在一起,采购原料、组织生产、安排销售、提供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实现即时供应系统和无存货管理,使生产、仓储、运输、贸易、售后服务等各个不同行业的部分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外贸企业可以高效益、低成本地进行科学化的跨国经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信设施的日益完善和EDI系统的日益普及,EDI技术势必成为未来商业、企业的现代化工具之一,也必将引起商贸等诸多领域的革命,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中引入EDI将是改革的难点,也是改革的关键,它将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更为根本的、实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顾家琪.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发展.科技咨询导报,2007,

(23). 颜文杰.外贸改革体制初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顾佳琪.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发展.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刘星.关于外贸代理制的几点思考.现代商业,2008,

(11). 王敏.外贸体制改革初探——中朝比较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 尹翔硕.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渠清如许
语言与沟通
语言,人类的骄傲
远逝的风筝 远逝的梦
咀嚼“桑提亚哥”——读海明威《老人与海》
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水的凝重 山的沉稳
语言—沟通的加速
情感—认知—文化
沟通,勿轻语言
此时有声胜无声
绝不妥协的鲁迅
壮哉,猛士!
我爱唐装
转折
编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心得体会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研究
(煤矸石)电厂水土保持方案
石油天然气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探讨
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制度
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内容研究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惠州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规定
浅谈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研究
引水压力钢管制造及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常见问题及改进意见
《灯光》 美文欣赏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整体阅读感知
《手指》 美文欣赏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问题探究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灯光》 重点问题探究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
《灯光》 美文欣赏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灯光》 随堂练习巩固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