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语言交际(1)论文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语言交际(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语言交际(1)论文

【论文摘要】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涵盖了体态语、商务礼仪,以及时空安排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发挥着独特的社会语用功能,但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为商务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跨文化商务沟通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交际非常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却很少,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非语言交际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

心理学家赫拉别思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而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与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交流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商务交流扩大,跨文化下的商务活动越来越多,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本文化中的善意的表示,在对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敌意的表示,由此可能导致整个商务谈判交往的失败。由于非语言行为总是在无意中表达出来,当存在语言障碍时,人们更倾向于求助于非语言表达,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体态语(body language)和商务礼仪(business manner),体态又包括表情(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接触(contact)等。

一、不同文化的商务礼仪中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涵不尽相同 商务礼仪涉及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赠送或接受礼物等,是商务活动中重要的一环,虽然通常有一些国际惯例需要遵从,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有很大的区别。 赠送礼物是商务礼仪的必要环节。

中国虽有“礼轻情意重”一说,但实际操作中却讲究以礼物的厚重来表示重视对方;但在欧美国家,礼物过重反而会引起误解,会被认为送礼者有所求。被作为礼物赠送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下却可能成为忌讳的东西,如中国的手绘、刺绣、真丝手帕是许多国际友人喜爱的工艺品,但在地中海沿岸,手帕代表“诀别”,是商务交往中非常忌讳的东西。

拜访或约会也是常见的商务活动,但在时间上不同文化有不同选择。中国人常喜欢选择周末、节假日进行拜访,因为在中国节假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最佳时间。

但欧美人却不喜欢在这一时间接待朋友或接受邀清。他们认为节假日是个人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如果被邀赴约,尤其是公务约会,则认为对方有意妨碍他人。

讨论或汇报工作时,东方上司通常坐着,下属站着;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相反,上级通常站着,因为他们感觉站着更能控制局面。站立似乎是西方人社会交往的一种习惯,他们通常站着开会,站着接待,聚会时站着交谈,年轻人也从来不会因没有为老年人让座受到责备。

美国男人坐着时喜欢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尖朝着旁边的人,而这种翘着二郎腿的习惯却是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这种姿势被认为是对客人的极大不礼貌。 礼貌是商务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表达礼貌的方式上,不同文化下的民族有其各自的特点,相同的表示在不同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商务人员必须了解,以免造成活动的失败。

在大多数国家,人们用握手的形式表示问候或欢迎,而日本人是以鞠躬来表示。鞠躬也是全人类都共有的礼貌姿态,但这种共有的礼貌姿态在中西方民族之间是有着“度”的差异。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欠身或者略为弯腰的动作用得较多,日本人表现得更突出;而西方人的欠身动作则少得多。在有些文化中是以不同形式的拥抱或接吻来表示礼貌和欢迎,而阿拉伯、犹太、拉丁美洲和南欧一些民族则以相互抚摸或闻对方气味来表示问候。

微笑是表示礼貌的另一种方式,美国人会在公共场合随意地对陌生人微笑,而许多俄罗斯人却认为这是不寻常的甚至是可疑的行为,认为美国人的微笑不合时宜。不过美国人却觉得俄罗斯人笑的太少,行事冷漠。

美国人谈话时希望看到对方的反应,他们认为,礼貌的听者应该向说者表达出兴奋,难过,吃惊等表情;而中国人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美国人用抬眼眉,点头,微笑或同说话者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来表达对说话者的关注,虽然在某些国家文化中认为直接的目光接触是不礼貌或是暗含威胁的行为。

如果你和一个美国人谈话却不直接看着他的眼睛,他可能会质疑你的动机或猜测你不喜欢他,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总是避免直视对方,因此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频繁。 此外,在敬酒茶时,英语国家只敬一次,而且用一只手递给对方,而中国人用双手递东西,并且要三番两次地劝敬。

二、不同文化中体态语含义不同 1.体距语行为的差异。体距语行为指交际中人与人之间所处的角度及空间的位置,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无形力量,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尺。

美国学者霍尔(EdwardHall,19

6

9)研究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他认为人的交际距离可分为四种类型,并指出其场合特征和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四种类型分别为:第一类是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为45cm,交际者之间关系非常亲近;第二类为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指熟人、朋友、同事之间的一般熟悉关系,身体距离45厘米~80厘米;第三类是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即一般社交场合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体距为1.30厘米~3厘米;第四类是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如演讲厅等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体距为3米至目力可及,听力可及的距离。 由此可知,在商务交往中我们对欧美人的交往距离为第三种。

但与拉美或阿拉伯交往距离要近的多,在他们的文化中,人们在交往距离很近并且经常互相接触。如果这些国家的人在谈话中离美国人太近,美国人就会感到不适,并且后退,而他们却会紧跟,因此等谈话结束时,他们的所站的位置距谈话开始时的位置已经很远了。

在中国,同性别的青年互相搂抱是友好的表示,异性之间的接触则较谨慎和含蓄,而在英语文化国家刚好相反,异性之间的接触比较自由,而同性之间的勾肩搭背则要遭人白眼,被认为是有同性恋嫌疑。实际上,英美人总是与人保持适当的私人领域,这与中国人的行为截然不同,中国人不但不随身携带私人空间,对拥挤也习为常。

2.手势语言的差异。手势是各种语言中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非言语交际形式,但不同文化下,相同的手势可能含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表示祝愿时,中国人常是两手合掌放在胸前,英美人士则是食指与中指交叉右胸前表示“祝你成功”或“但愿如此”(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十”)。表示吃饱时,俄罗斯人用手掌齐颈部的姿势(而在中国却表示杀头),法国人是把手掌抬到嘴唇上边快到鼻子的地方,加拿大人则用右手掌举至额头的动作。

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而,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具体说法是Let’ 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把两手摊开,耸耸肩表不“我不知道”或“没有办法”;欧洲人用拇指朝下的手势表不反对或不接受某事物;在英国人,手掌向内两指头形成‘V’型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邱占尔在一次演讲中,改用手掌向外,形成V型来表示“胜利”,引起了一阵轰动并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OK的手势被广泛使用各种场合表示“好”或“是”。

但如果和日本商人谈判结束之后,向对方作OK手势后,日本商人的态度可能会改变。虽然在许多文化中OK表示“很高兴我们谈成了这笔交易”,而日本人却理解为“他在向我们提出要钱的暗示”,因为在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

法国人理解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辱性的。

把双手举过头鼓掌的手势,在美国通常表示战胜对手后的骄傲,而在俄罗斯这却是友谊的象征。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为表示友谊做出上述手势,这使许多美国人感到不舒服。

布什总统访问澳大利亚,一切圆满,可是,他向澳大利亚的欢送者告别时竖起了大拇指,这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对美国人来说,这是友好、赞誉的表示,而澳大利亚人却认为是猥琐的动作。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遇到困惑或为难时,常常手挠头,并深吸一口气同时发出“嘶”的响声,而美国人则没有这一动作,他们对中国人和日本人做上述动作常常不解其意。 总之,跨文化商务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也要求非语言行为的得体,才能达到谈判的目的。

成功的交流是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是商务活动能顺利进行保障,了解商务对象国家的思维方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及其与我们思维习惯的差异是交流成功的关键步骤,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同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劝说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留在心里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留在心里的印象
范老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救鸟行动
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冉老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我是喜欢的一首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保护鸟类
不要打鸟
浅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解读
浅析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规划
服装销售渠道差异化成为趋势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乡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负荷控制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论现代艺术对服装设计艺术的影响
基于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如何成功走出服装销售淡季
分析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
浅谈电力大客户营销管理
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浅谈电力公司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话剧演员观察生活的必要性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2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字词
《动手做做看》 教师语录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1
《动手做做看》 范文习作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句子探究
《动手做做看》 重点问题探究
《动手做做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动手做做看》 知识点精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动手做做看》 课文相关
《动手做做看》 整体阅读感知
《北京亮起来了》 范文习作
《动手做做看》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