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提出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重视贸易条件这个“质”的指标,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论文关键词】 贸易条件 外商直接投资 关税率 汇率 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2011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 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 帕式公式:Pxt=∑pitqit/∑pi0qit Pmt=∑pjtqjt/∑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pit和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qit和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2.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图 从图1中可清晰的看出,中国贸易条件在1983年~2006年间呈波动性下降,趋于恶化的趋势。1983年~1985年间,贸易条件阶段式上升,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75.05。第二个明显的贸易条件上升阶段为1988年~1991年。其他时间段,中国贸易条件均有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 二、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其影响程度是多少呢。本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参数,搜集1983年~2006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回归模型,最终来考察这些因素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1.模型说明 假设大国情形,且显著性水平为5%。参数包括:GDP指数,以1983年GDP为基期计算。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00,以1983年RMP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100%。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 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FDI、实际关税率(T)、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性及FDI的滞后效应,将FDI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 NBTTi=a0+a1GDPi+a 2RMPi+a3FDIi-1+a4Ti+a5Ri+ei(i=1,2…24) 运用SPSS15.0,对以上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R2=0.923,R2的修正值等于0.90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样本相关系数R=0.961,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形相关性强。 DW=1.755,接近于2,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资料来源:SPSS15.0输出结果 从表2可得出,贸易条件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NBTTi=37.672-0.010GDPi+0.015RMPi-0.009FDIi-1+3.818Ti+0.045Ri。 自由度为18的临界值t0.025(18)=2.10,常数项、GDP、FDI、T和R均通过了t检验。表明解释变量GDP、FDI、实际关税率和汇率对贸易条件有显著性影响。 出口结构指数未通过检验,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在原来的回归模型中剔除RMP这个自变量,再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NBTTi=39.864-0.005GDPi-0.012FDIi-1+3.710Ti+0.045Ri t值: (2.492-2.365-2.877 4.8782.154) t0.025(19)=2.09,各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 F=50.847>F0.05(4,19)=2.90,通过F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R=0.965 ,R2=0.915,R2的修正值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3.模型结论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GDP、FDI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负向影响;实际关税率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1)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使用该要素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亦然。 (2)FDI与贸易条件 FDI的增加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有关系。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如果FDI流入的是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将使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在我国自2001年起,7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制造业。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 (3)关税与贸易条件 实际关税率即进口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我国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

  (4)汇率与贸易条件 中国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琼·罗宾逊夫人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即当 SmSx 三、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 针对中国贸易条件总体上趋于恶化这一事实,改善中国贸易条件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扭转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呢?我们以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事实依据,从影响贸易条件恶化的各种因素入手,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可行措施。 1.调整出口型的经济增长偏向,抑制过热投资 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鼓励技术进步的重点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引导企业投资于该部门的研发活动,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支持、信贷支持。另外,经济增速的放缓将有利于抑制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其具体政策包括全面加息和能源产品的合理定价,投资降温及理顺国内能源价格等。

  2.加强对FDI流向的引导 长期来看,除了要实施鼓励外资流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外,还要进一步拓宽外资进入领域,鼓励外资流向农业与第三产业投资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投资。针对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转移定价行为,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控制,降低转移定价行为的负面影响。 3.改革关税 和汇率体制 应积极推进关税体制改革,优化关税结构,促进我国贸易更好地发展。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减免税政策,把加工贸易引向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同时要针对整个产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要给予国内外所有企业国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

  参考文献: 林贵军张玉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国际贸易问题.2007,(1):3~4 查贵勇:中国外贸条件和实际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问题.2005,(8):94~95 陈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6,(8):302~303 Peter Debaerer.Does Trade Theory Explain a Country’s Terms of Trade. Preliminary Version.2001,(4):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进步了
圣诞节开场白
我和小花的友谊
被扒鞋
我们要感恩父母
地震中的母与子
偶然看烟花
一张旧照片
去酒店的路上
我家的仙人掌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一件搞笑的事
泥巴
家庭棋赛
爸爸是个篮球迷
中印制成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性分析论文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研究(1)论文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风险(1)论文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平衡计分卡理论及其应用(1)论文
关于企业要利用好区域性互惠国贸易政策(1)论文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1)论文
关于股利政策理论文献综述(1)论文
浅析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及对策(1)论文
公共利益原则在反倾销中的作用(1)论文
“后危机时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1)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应对(1)论文
论循环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论文
外包的界定及其形态、特点研究(1)论文
浅谈我国对外贸易中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浅谈如何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1)论文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三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之一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之二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十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六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二
《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九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七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五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四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