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研究

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3

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研究

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研究

摘 要:作者对校园经济三阶段的阐述,深入分析了校园经济主体学生在校园经济及毕业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关系,提出了为实现校园学生经济利益最大化、校园福利最大化、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校园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校园经济;校园经济学;福利最大化

校园经济是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经济方兴未艾。同时,大学四年也是当代大学生理财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急需通过一门专门的学科——校园经济学研究,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在校园经济及毕业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通过学科知识引导,实现校园学生经济利益最大化、校园福利最大化、国家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

一、校园经济的内涵变迁

(一)传统意义上的校园经济内涵 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其基本宗旨是始终如一的,即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育人服务。

(二)新时期的校园经济内涵的外延

伴随经济发展,校园经济的内涵有了明显的外延,由原来的生产领域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方向发展。这也是新时期新特点。学生消费群体也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地位得到很大提升,成为服务的对象。如何让大学生意识到和利用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校园经济的内涵较广,包括以下一些服务性行业:

二、校园经济学内涵的提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全民成为国民经济消费主体,其消费行为必将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特别是第三产业领域的相关行业。市场经济的成熟就需要人的成熟(经济的参与者—理性经济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理性经济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经济人”假设不能永远假设下去,如果只是假设,那么利益将被现实中少有的几个“理性经济人”所掠夺。这一巨大工程就必须从大学校园抓起。

校园经济的主体学生也将是未来社会消费的主体,特别是三产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消费结构和行为将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经济行为与国民经济的深层关系,特别是全国大学生的消费“合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这就需要一门专门的学科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潜力,引导这一强大的“合力”。校园经济学就是运用特有的理论思想进行指导,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参与者的基本素质,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实现利益和福利最大化。

(一)建立校园经济学的必要性

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等事件时有发生。就抵制家乐福这一行为的成果有多大,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更深层次的手段来实现。用经济手段,实现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等。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等(暂定18岁以上)能够具有自己的分析能力或能够理解并接受正确指导思想,实现经济爱国。其实对于国内不好的企业,也可以实现用买方市场的力量将其净化甚至消亡,前提是我们要有具备一定经济素质水平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理性经济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校园进行经济方面的教育培养,这就是校园经济学的第一要义。

可以看出,我所说的在当今国际竞争激烈中的“理性经济人”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家利益。做国内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也要做好国际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这一点对于国际金融市场逐步自由开放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市场经济中的资本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而在金融市场中,资本的自由流动性,也带来了投机性,这对于我国金融市场体制建设尚不成熟的今天,我国的金融市场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在前一段时间更是股市大幅波动,大量资本被国外资本掠夺走,而国民却漠不关心,甚至根本不知道。殊不知这已经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一个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等待他的是破产;国家经济在竞争中破产,就将面临经济和政治受制于人。当然,我们起步晚,所以我们才要赶,赶紧补好市场经济的课。

(二)建立校园经济学的可行性

校园是思想生产地,消费思想和消费习惯的产生和形成地,所以具有战略地位。就拿我自己来说,大一刚入学,1元钱都舍不得乱花,但到大三大四时,花10元钱的考虑不及当时的1元钱,是我的消费观念养成了,还是消费观念成熟了,还是比当时更富裕了?为什么老一辈的人富裕了还是舍不得花钱呢?看来是消费观念的形成,但已经形成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一个人的观念是可以形成的,而且具有延续性,所以在大学校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经济价值观是可行的,具有战略意义,也充分说明建立校园经济学的必要性。

(三)校园经济学含义和目的

通过对校园经济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校园经济学的含义:以福利经济学,消费

三、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关系

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是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体,也是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对立统一体。校园经济学通过对校园经济行为和大学生消费情况及关系分析研究找到合理的指导思想指导校园消费行为,建立起符合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的理论体系,让校园经济良性运行,减少由于经济行为不当造成的福利损失。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校园经济内涵扩大,学生接触的经济实体远超过学校内部,已经正式成为社会的一大消费群体,而且对消费市场十分敏感,也容易被市场宣传所左右。通过对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有利地推进节约型校园与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要实现校园经济学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在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必须把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对等提出。既然自己提出了权利问题,我们就应该监督你的义务问题。其实,义务的履行有利于维护其他人利益,有利于国家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稳定等。

非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他们对经济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少,对社会经济,特别是国家经济运行关注意识不够,通过校园经济学理论,培训基本的经济常识,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当中,维护个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正确的价值观创造有价值的思想。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创造正经济价值。

校园经济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关键不是经济本身,而在于经济当中的人——学生、老师、商家、非盈利性组织。今天的校园更多的是消费的中心而非生产中心,所以校园经济学强调给予学生经济思想、消费观念和消费潜力的开发及导向。比如好的消费习惯:索要发票,为国家的利税工作做出一份努力,起到了监督和参与国民经济管理中来,达到了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意义。顺便说一下,爱国是一种竞争力、形成凝聚力、协作力,如何运用到现实经济当中去——校园经济学。爱国是一种利益,是国家利益,最终还是要转化成国家经济利益或经济实力。2008年4月23日,网上报出《抵制家乐福真情可嘉,理性不足》等类似的评论,“真情”和“理性”冲突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由于参加抵制家乐活动中,学生参与度很高,这就给校园经济学提出一个更高水平的难题,这也是校园经济学存在的价值之一。

四、总结

校园经济与校园经济学的提出是有形制度和无形制度的统一,要建立制度外的制度,在思想上建制。校园经济学就是要通过对校园经济的研究,分析学生经济行为对学生、校园、学校、国家、社会的影响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享有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实现校园学生经济利益最大化、校园福利最大化、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2,(0

2).

[4]胡光志,陈文在.校园经济的开发和利用[J].决策探索,2006,(0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做饭
卖番薯
不能这样做
期末考试
拍卖会
我学会了感恩
激动时刻
汗水换来的欢笑
都是抢劫惹的祸
做大饼
小时候的趣事
我当“小职工”
汗水换来的欢笑
第一次受表扬
第一次骑自行车
论析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社会需求、发展现状及对策
不能为纪实而纪实——也看《望长城》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困境和对策探讨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
试论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戏曲电视剧审美(1)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1)
世界电影中的东方元素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
浅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网络公证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殊意义(1)论文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
浅论地方普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设想
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片断与评析
《我多想看看》教学案例
妙语连珠的“小导游”──《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妙语连珠的“小导游”──《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课堂上的小插曲,你介意吗?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感悟
《我多想去看看》近义词反义词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泉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案例及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案例及评析
让“想”成为内动力──《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片断赏析
《我多想去看看》词语造句
11《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随笔
精彩的一课──《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评课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片断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