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再论体育产业化问题

再论体育产业化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再论体育产业化问题

摘 要 体育 产业是当今全球 经济 中 发展 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为世界带来4 000亿美元的收入,使其成为21世纪最有活力和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从体育产业的概念、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体育产业 产业化 发展现状

体育的产业化是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体育商业化冲击的必然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最活跃的、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同时也为国家扩大就业人口、获取巨额收入(年产值已达上千亿美元)发挥了作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显著地位的重要行业。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体育产业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 理论 研究 、产业立法、产业开发及市场运作等诸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据此,有必要对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和产业化发展中的一些 问题 再作探讨,抓住我国体育产业处于起飞阶段的有利时机,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1 体育产业化的涵义

1.1 体育产业的概念综述

目前 国内外对体育产业的概念理解基本有三种观点,即鲍明晓、张岩等提出的体育事业说;韩丹、鲍明晓等认为的体育 企业 集合说;杨年松、丛湖平、陈少宇等提出的体育服务业说。另外,韩国、日本、美国等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体育行政部门及体育产业经营者则认为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使各种形态的体育产品(包括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产品)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的部门。目前对各种观点的争论比较激烈,有相互质疑甚至否定的倾向。笔者认为对任何一种观点的评说,不应简单地判断它的正确与否,而需结合提出这种观点的作者界定时所处的 时代 (或视角)来 分析 ,并且需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 历史 性相结合的思维 方法 ,同时结合体育产业的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进行,才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1.2 体育产业化的再认识

体育产业化是指体育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并成为国民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产业化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一定条件下或历史时期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或成果的非国民经济部门或行业,通过商品货币关系的转变,对自身规模组织目标调整改造,实现由非产业部门向产业部门转化,成为国民经济一个部门或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改革体育体制,建立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由事业型、公益性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 现代 体育运动 规律 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体育产业的分类

体育产业的分类是根据体育产业的性质和范围来定论的。范围不同,对产业的概念理解相应存在很大差距,划分体育产业的标准就不同。国外体育产业主要从营销学的角度进行划分,体育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外围产业。而我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将体育产业分为本体产业、体育相关产业和体办产业。赵芳认为体育产业分为体育核心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两类。她认为体办产业(即体育部门为创收和补助体育事业发展而开展的生产主体产业以外)的某些 内容 与体育相关产业类有所重复,所以将体育相关产业类和与体育有关的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两类归为一类。卢元镇根据体育产品类型将体育产业分为体育用品业(包括体育服装业、体育建筑业、体育设施业、体育运动饮料业、体育科研仪器业)、体育服务业(包括竞赛表演业、健身活动业、体育培训 教育 业、体育信息咨询业、体育空间服务业、体育会展业和体育养殖业);按照消费者的参与动机分为体育健身业和体育娱乐业;按照经营、集资方式分为体育彩票业、体育赞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节目电视转播业和体育经纪人业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体育产业的这种划分,都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任步攀等学者认为,从体育运动市场开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个视角,对体育产业可以进行动态量性划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辅助产业。这种划分是根据体育相关资源和体育产业结构内部规律进行的,为体育产业有重点、分先后、有步骤和合理利用体育资源等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值得学者们探讨和借鉴。

从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2005年文化管理部门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出,体育产业的地位在不断上升,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更快更宽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产业的分类可能还有更多的观点,值得今后不断探讨。

3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3.1 规模大、产值高 3.2 产业遵循“消费决定论”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是一个复合结构,既包括与体育相关的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也包括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他们强调体育消费决定体育市场,体育市场决定体育产业。从政府到体育企业都非常重视启动体育消费,拓展体育消费领域。

3.3 产业发展重点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意大利以“足球产业”为主,法国和韩国以健身娱乐业为主,日本和德国以体育用品业为主,瑞士则结合自身的情况重点发展登山、滑雪等体育 旅游 业。

3.4 解决就业,带动 社会 文化 经济 的 发展 由以上可见,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经济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是自由经济,产品和劳务的产值是按用途种类直接在其账户上反映,我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部门经济,由此产生了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究竟是指体育部门,还是指体育行业,还是指体育需求,还有待 研究 。

4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对策

4.1 需要研究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关 理论 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初衷是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和发展包括体育在内的其它事业。如果 影响 了经济、产业和事业的发展,这种划分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我国体育产业属于劳务性服务的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将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在研究我国体育产业的相关理论时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 历史 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协调的思维 方法 ,从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出发。

4.2 需要明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 目前 状况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化水平不高,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一个完美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赖于体育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培育市场就应该从影响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事业为社会服务的整体效能。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群众的闲暇时间增多,对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把一些群众基础好、易于形成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推向市场,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体育不应该只是消耗国家资源的部门,集刻苦、拼搏、 艺术 健身与振奋民族精神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应该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体育产业起步阶段,应形成“放水养鱼”的市场氛围。但开发、培育体育市场,并不等于放松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都应当在 法律 的轨道上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培育体育市场与管理体育市场并举的方针,边培育边管理,在培育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积极培育。随着体育产业的开发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形成,对体育产业政策和市场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策性支持。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②大力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体体育组织 网络 ,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③投资体制方面,应该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的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④要积极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⑤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体育产业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⑥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事业单位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向其他实战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可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最好的办法是找准突破口,由点及面,通过培育若干个有影响的体育项目的市场,刺激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扩大到其他项目,形成体育的产业化格局。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体育运动,关心体育事业,体育一定会成为新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

参考 文献

1 鲍明晓.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 问题 的思考[J].体育 科学 ,1999

(7) 3 韩丹.“产业”与“体育产业”辨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2)

4 鲍明晓.体育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科研,2005

(4)

5 杨年松.论体育产业之界定[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

(1) 7 陈少宇等.再议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

(3)

8 赵芳.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打开青春的天窗
好书伴我成长
给读书一个理由
读《小城三月》有感
珍惜青春
青春真美
心情故事
好书伴我成长
青春?!
青春没有规则
青春之歌
朱熹是怎样读书的
我谈"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
好读书,读好书
成长日记
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宝轮寺塔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高速公路绿化草皮品种的选择
国内建筑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浅议城市广场照明设计
国外城市群交通圈层比较研究
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分秒同步
景观草坪点缀草花的选择
园林施工自然式植物配置五项原则与十八字要领
该消失的街区—昆明城市核心区街道与建筑空间关系解析
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反规划”理念设计城市生态基础建设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作者及作品介绍
《小英雄雨来》课外阅读训练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夜莺的歌声》训练素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小英雄雨来》写作指导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夜莺的歌声》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