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走行性若干问题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走行性若干问题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走行性若干问题探讨

摘 要:根据城市轨道 交通 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缓和曲线的长短、竖曲线半径的大小、高架结构基础沉降、桥梁徐变等对行车安全、乘客舒适等 影响 因素进行了 理论 分析 ,建立了适当的数学模型,编制了专用的 计算 程序。作为算例,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明珠线的有关设计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和程序是可靠的,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提供 参考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走行性,振动

目前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少相应的建设标准,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往往套用其他相近行业(如铁路) 的设计标准[ 1 ] 。但城市轨道交通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标准的适用性是值得探讨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使用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而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即列车的走行性) 是建立这些标准的出发点。

由于技术原因,我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制定,很大程度上以静力分析为主,所必须考虑的动力学 问题 往往也变换成一般的静力形式。目前我国的铁路设计技术标准已经难以适应提速、高速列车开行和新结构设计的需要。对此,许多学者正在进行标准铁路和高速铁路列车动力学的 研究 ,试图通过有效的研究,为铁路设计提供更为 科学 的技术支持[ 2~5 ] 。学者们的工作取得了成效,对轨道交通的 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研究各有特定的 方法 对象,难以对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的技术标准提供进一步的依据。因此,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城市交通列车走行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模型的建立

由于列车、轨道、桥梁结构动力问题的空间特性,如平曲线、竖曲线、曲线桥梁等,以二维的方法(参见 文献 [ 2~4 ]) 进行研究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建立列车、轨道和桥梁模型时,应该采用三维空间模型。据此, 本文分别建立了每一辆车具有23 个自由度的车辆模型,桥梁则用每节点具有6 个自由度的有限元模拟[ 6 ] ,同时在考虑车桥耦合振动时,引进蠕滑理论[ 7 ] 以更好地反映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

1. 1 车辆模型

由于列车运行的空间特性,本文在建立车辆计算模型时采用了轨道随动坐标系,因此在计算列车通过平曲线、竖曲线时,其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可以采用固定形式,而只需对外力向量进行修正,最后将不同情况下的附加外力向量进行迭加。一般情况下,用矩阵表示的列车动力平衡方程为

Mvδv + Cvδv + Kvδv = Fv

式中: Mv 为车辆质量矩阵; Cv 为车辆阻尼矩阵; Kv 为车辆刚度矩阵;δv 为车辆位移列向量;δv 为车辆速度列向量;δv 为车辆加速度列向量; Fv 为车辆外力列向量。

1. 2 桥梁模型

本文在建立桥梁模型时采用的是系统整体坐标系。用矩阵表示的桥梁动力平衡方程为

Mbδb + Cbδb + Kbδb = Fb

式中: Mb 为桥梁质量矩阵; Cb 为桥梁阻尼矩阵; Kb 为桥梁刚度矩阵;δb 为桥梁位移列向量;δb 为桥梁速度列向量;δb 为桥梁加速度列向量; Fb 为桥梁外力列向量。

1. 3 轮轨关系

本文采用了Kalker 的线性蠕滑理论, 并作了如下假定: ①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为非线性; ② 计及线路不平顺; ③ 计及缓和曲线上曲率及超高的变化; ④ 不计车辆产生轮缘接触等大蠕滑现象; ⑤ 蠕滑 规律 以及悬挂元件是线性的; ⑥ 不计自旋蠕滑所产生的蠕滑力; ⑦ 不计钢轨的弹性及阻尼。

在竖向, 假定车轮始终密贴于钢轨, 即轮轨之间在竖向通过位移联系。而在横向, 由于轮轨之间存在间隙, 只能通过力来联系。其中蠕滑力由蠕滑理论求得。

1. 4 列车通过曲线桥梁时坐标系的采用1. 5 动力平衡方程解法

车辆、桥梁动力平衡方程都是大型动力微分方程组。求解这类问题, 一般采用直接数值积分方法。本文即采用了常用的Wilson -θ法。

2 程序的实现

用Visual C + + 6. 0 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走行性研究系统RTV 。本程序主要包括4 类:CBridge(桥梁类) 、CVehicle(车辆类) 、CTrain(列车类) 、CTrack(轨道类) 。另外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制作了良好的界面,如图2 所示。

3 走行性分析

3. 1 平曲线中缓和曲线长度对列车走行的影响

图3 ~ 6 为R= 400 m 时由自编程序RTV 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车辆参数取自地铁1 号线,下同) 。由此可见,随着缓和曲线长度的增加,列车通过平曲线时的性能,包括安全、横向舒适、竖向舒适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可以看出:30 m 缓和曲线对800 m 半径曲线及60 m 缓和曲线对400 m 半径曲线已能满足要求。

图3 R= 400 m 时缓和曲线长度与横向斯佩林指标的关系 图4R= 400 m 时缓和曲线长度与竖向斯佩林指标的关系

图5 R= 400 m 时缓和曲线长度与横向蠕滑力关系 图6 R= 400 m 时缓和曲线长度与脱轨系数的关系

经过 理论 分析 和自编程序 计算 可以看出:在城市轨道 交通 中缓和曲线长度可以比标准铁路适当减小, 标准铁路缓和曲线长度的规定见 文献 [ 9 ] 。本文建议400 m 半径曲线最小缓和曲线长可取60 m ;800 m 半径曲线最小缓和曲线长可取30 m 。

3. 2 竖曲线半径大小对列车走行的 影响

设定竖曲线半径大小应考虑2 个因素: ① 列车通过竖曲线时, 会产生的竖直离心加速度; ② 列车通过凸形竖曲线时, 产生向上的竖直离心力, 上浮车辆在横向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脱轨事故。按这2 个条件推导的公式[8 ] 计算,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 所需竖曲线半径为1 646 m 。经过理论分析和自编程序计算, 本文推荐最小竖曲线半径可取2 000 ~ 3 000 m 。

3.3 列车通过直线桥梁走行性分析

图7 v = 80 km/ h 竖曲线半径与竖向斯佩林指标的关系 图8 v = 80 km/ h 竖曲线半径与轴重减载率的关系

3. 3. 1 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列车走行的影响

本文选用6 跨32 m 桥梁进行 研究 ,隔桥墩沉降量相同。RTV 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单线通过桥梁时,随着基础沉降的增加,某些桥梁跨中竖向挠度和冲击系数要减小,某些桥梁跨中竖向挠度和冲击系数要增加;双线对开通过桥梁时,随着基础沉降的增加,所有桥梁的跨中竖向挠度和冲击系数都要增加;不论单线还是双线,随着基础沉降的增加,列车的竖向振动都要加剧。

3. 3. 2 桥梁徐变对列车走行的影响

本文取6 跨32 m 桥梁进行计算。假设桥梁各跨徐变大小相同,各跨桥梁徐变线型为抛物线。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单线还是双线通过桥梁时,随着桥梁徐变的增加,所有桥梁的跨中竖向挠度和冲击系数要减小,而随着桥梁徐变的增加,列车的竖向振动有加剧趋势。

3. 3. 3 列车通过直线桥梁计算结果

① 列车静力通过直线桥梁竖向挠度单线为4. 34 mm , 双线为8. 23 mm 。单线动力过桥,竖向挠度最大为4. 432 mm ; 双线动力过桥,竖向挠度最大为8. 626 mm 。挠跨比1/3 710 符合现有规范1/ 800 的要求。③ 列车通过直线桥梁,横向振幅最大为0. 041 mm , 远小于规范的要求。

3. 4 列车通过多跨简支曲线轨道折线梁走行性分析

把6 ×32 m 跨度的桥梁布置在曲率半径分别为400 、600 、800 m 的曲线圆弧段上进行分析。经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① 当列车在曲线轨道折线梁上运行时,列车横向振动响应,如横向舒适度指标、横向蠕滑力、脱轨系数等一般均比在直线梁上运行时要大。

② 由桥梁跨中横向振动位移时程曲线(见图

9) 可以看出,曲线轨道折线梁的跨中横向振动位移波形相对平衡位置有一定偏心,而列车通过直线桥时,桥梁跨中则是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振动。

图9 R=400 m , 双线, v= 80 km/ h 通过桥梁跨中横向位移

③ 随着平曲线半径的减小,桥梁的横向振幅要增大。

④ 明珠线曲线轨道折线梁具有足够的横向刚度,车桥最大振动响应在规定的行车安全、舒适的控制指标以内。列车最大横向舒适度指标2. 756 接近我国机车平稳性评定标准优良2. 75 ; 最大脱轨系数0. 455 小于我国规定的容许限值1. 0 ; 桥梁横向振幅最大为0. 158 mm 。

4 结论与建议

1. 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的设计是安全的,桥梁的竖向、特别是横向刚度足够大。建议今后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时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根据动力分析的结果确定桥梁的横截面,以达到较为 经济 的目的。

2. 为保证旅客乘坐的舒适性,控制缓和曲线的长度是必要的。本文建议平曲线半径为400 m 时,缓和曲线长度不宜小于60 m ; 平曲线半径为800 m 时,缓和曲线长度不宜小于30 m 。

3. 在竖向曲线坡度的选用上,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不是控制因素。建议竖曲线半径取2~3 km 。

4. 由于桥梁截面较大、列车运行速度较低等原因,基础沉降、桥梁徐变的影响总体上不是太大[ 10 ] 。

参考 文献: [2] 张 弥,夏 禾,冯爱军. 轻轨列车和高架桥梁系统得动力响应分析[J ]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 ,18

(1) :1~8.

[3] 吴 迅,李新国,胡 文. 列车过桥竖向振动模型试验研究及其程序验证[J ] .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7 ,18

(4) :37 ~44.

[4] 朱东生,田 琪. 高速铁路车桥系统横向振动研究[J ] .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7 ,16

(3):1~6. [6] 张玉良,匡文起. 结构矩阵分析[M] . 沈阳:辽宁 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7. 286~288.

[7] 王福天. 车辆系统动力学[M] . 北京: 中国 铁道出版社,1994.

[8] 郭文华. 中小跨度铁路桥梁横向刚度分析[ D ] . 长沙:长沙铁道学院,1999.

[9] 郝 瀛. 铁路选线设计[M]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10] 陈 亮.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走行性研究[D ] . 上海:上海铁道大学,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特产
第一次炒菜
可爱的小金鱼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跳绳比赛
借书记
我的小制作
快乐的一天
清明节
我家的小狗
美丽的西山
快乐的一天
快乐的一天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青蛙
党校普及班学习思想汇报
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
2011年12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教师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
入党个人自传
预备党员入党思想汇报
关于抗洪的入党思想汇报
优秀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优秀医院个人思想汇报
大学生转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中共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
2011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最新的思想汇报
浅谈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儒家伦理政治与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构
试论民主的四种关系
从主权的双重结构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再造民主——信息化进程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创新
我国地铁接触轨技术发展综述与研发建议
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
论民用建筑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
西方人性基础上制度设计的政治哲学分析
关于如何发挥直线电机系统优势的思考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探讨
大国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传统——以美国为例的讨论
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初探
浅谈清梳联电气控制对生条质量的影响
电气维修工作不可忽视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想
《詹天佑》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四季》教案(新课标)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
《快乐的节日》 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案
《泉水》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的人物语言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