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8
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毛泽东思想论文,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20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和精神导师毛泽东,在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这种超资本主义精神便表现得异乎寻常。正是这种超越的冲动,成为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准备,成为他后来凝聚全民族意志,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动力。
超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不把资本主义文明作为一个终极的价值目标来追求,而是把它当作一个超越的对象,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近代中国人的这种价值取向,建立在对被超越者——资本主义文明的情感态度和理性认识之上,它构成了毛泽东超资本主义精神的思想背景。
近代以降,除一部分闭目塞听、冥顽不化的守旧官僚士大夫外,都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确实优越于中国固有文明。但,若将与中国固有文明根本对立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作为追求目标,那就意味着对自身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全部否定,意味着跟在列强后面爬行。这种自我否定,对于有着自成一系的文化传统,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来说,无论如何难以接受。更何况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先生,而是给我们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的侵略者。但一次次的失败,日甚一日的民族危机,逼迫我们不得不向我们的敌人学习,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过程与民族危机加深过程相一致的历史现象。这种“被动的”、“不得已”的心理困境,一方面不会心悦诚服地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当作效仿的榜样;另一方面会祈求一种更高的文明出现来战胜资本主义恶魔。这种情绪化的心态里已隐含着这样的认识:要想战胜敌人,不能跟在敌人后面爬行;要想抵制西方入侵,“只有更高者能胜之”(注:1938年毛泽东读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批注:“只有更高者能胜之。此更高者即是民族民主革命。”转引自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第186页。)。这种“更高者”是什么,当时并不清楚,然而它的出现,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呼唤。
不把资本主义文明当作终极的价值目标来追求,除了情感上的抵触之外,还有着更为现实的考虑。
正是这种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感性认识和批判态度,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犹豫不决,步履蹒跚,始终不情愿把资本主义文明当作追求的理想目标。在“不得不学习”的压力下,他们小心翼翼地寻找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途径,避免资本主义的悲剧在中国上演,从而建立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理想社会。这种渴求从康有为到孙中山的著述和实践中都表达得相当充分,在毛泽东早年思想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年
- 朴素.平淡
- 听二胡讲座
- 美丽的校园
- 我也当过“兵”
- 永不偷玩
- 超级机器人
- 春日畅想曲
- 天鹅绒上的水晶链
- 鲁宾逊的日记
- 我教朋友学游泳
- 寒假里的一件事
- 20年后的聚会
- 一周随感
- 梦想
- 浅析室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与传统文化
- 怒江傈僳族传统文化与森林关系探析
- 陷害教唆理论探微_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
- 浅谈传统文化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影响探索
-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浅谈高职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基石作用的发挥
- 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培育的启示
- 我国保安处分的刑事立法化与人权保障_刑法论文(1)
-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试论刑法之剑高悬信托市场_刑法论文(1)
- 犯罪既遂新论_刑法论文(1)
- 货币犯罪疑难问题研究_刑法论文(1)
- 让技能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完美结合
- 论税收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基本类型_刑法论文(1)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4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5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4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8
- 《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感
- 《冬阳·童年·骆驼队》探究感悟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建议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1
-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理解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谈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7
- 《冬阳·童年·骆驼队》片断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