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浅论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30

浅论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毛泽东思想论文—浅论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20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和精神导师毛泽东,在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这种超资本主义精神便表现得异乎寻常。正是这种超越的冲动,成为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准备,成为他后来凝聚全民族意志,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动力。

超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不把资本主义文明作为一个终极的价值目标来追求,而是把它当作一个超越的对象,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近代中国人的这种价值取向,建立在对被超越者——资本主义文明的情感态度和理性认识之上,它构成了毛泽东超资本主义精神的思想背景。

近代以降,除一部分闭目塞听、冥顽不化的守旧官僚士大夫外,都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确实优越于中国固有文明。但,若将与中国固有文明根本对立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作为追求目标,那就意味着对自身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全部否定,意味着跟在列强后面爬行。这种自我否定,对于有着自成一系的文化传统,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来说,无论如何难以接受。更何况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先生,而是给我们民族带来无穷灾难的侵略者。但一次次的失败,日甚一日的民族危机,逼迫我们不得不向我们的敌人学习,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过程与民族危机加深过程相一致的历史现象。这种“被动的”、“不得已”的心理困境,一方面不会心悦诚服地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当作效仿的榜样;另一方面会祈求一种更高的文明出现来战胜资本主义恶魔。这种情绪化的心态里已隐含着这样的认识:要想战胜敌人,不能跟在敌人后面爬行;要想抵制西方入侵,“只有更高者能胜之”(注:1938年毛泽东读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批注:“只有更高者能胜之。此更高者即是民族民主革命。”转引自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第186页。)。这种“更高者”是什么,当时并不清楚,然而它的出现,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呼唤。

不把资本主义文明当作终极的价值目标来追求,除了情感上的抵触之外,还有着更为现实的考虑。

正是这种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感性认识和批判态度,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犹豫不决,步履蹒跚,始终不情愿把资本主义文明当作追求的理想目标。在“不得不学习”的压力下,他们小心翼翼地寻找克服资本主义弊端的途径,避免资本主义的悲剧在中国上演,从而建立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理想社会。这种渴求从康有为到孙中山的著述和实践中都表达得相当充分,在毛泽东早年思想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像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真正使毛泽东激动起来的仍然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尤其是中国问题上的丑恶表演,使得先进的中国人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毛泽东也一扫从前的泛泛之论,开始对帝国主义进行激烈的政治批判。

可见,早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是对近代以来这种超越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同样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文明情感态度和理性认识之上的。此外,追溯这种精神的成因,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早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的价值尺度有关。这个价值尺度就是潜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大同理想。富足、平等、和谐、宁静的大同思想,早在两千年前就已产生。它一方面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心中的伊甸园,同时,历代农民起义又不断用斗争和实践来表达对这一理想的执着追求,使它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顽强的生命力。对于自幼熟读经书的毛泽东说来,这一理想对他有着那样大的感召力:“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

上文就是查字典论文网给您带来的毛泽东思想论文—浅论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森林里的掌声
新年娃娃
这就是我
家乡的小河
赏雪
早晨
假如有个星期八
观《老虎拜师》有感
小鬼当家
我家的小花猫
吹泡泡
我们的校园
可爱的小乌龟
水蒸汽旅行
乒乓球又圆了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13)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11)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7)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英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4)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16)司法制度论文(1)
解读挪威男女平等法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科利亚的木匣》词语理解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科利亚的木匣》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建议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导入
《陶罐和铁罐》词语理解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建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陶罐和铁罐》词语
《科利亚的木匣》词语
《科利亚的木匣》课堂实录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建议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
《陶罐和铁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