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一)

“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7

“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一)

小引

“澶渊之盟”是北宋武力收复五代以来北方失地的最後一次认真努力。这次战役虽然以小胜结束,但最终订立的盟约,却是宋廷每年向辽输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名副其实地“化干戈为玉帛”。[i]古云:“天子之事,唯祀与戎。”既然戎事不行,精力自然转向“祀”来。据说和议成立後,“上(宋真宗)既罢兵,垂意典礼”,[ii]也是“偃武修文”的意思。这种反复倒也和太祖太宗的政策相距不远。但对于宋真宗赵恒而言,“澶渊之盟”的输款结好,无论如何唤不起踵武汉唐的感觉来。既欲彰显盛世,则无论远述秦皇汉武,近譬唐代玄宗,致力祀事都是标明盛世,点缀太平之一大景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无平等结盟的先例可循,宋与契丹的澶渊之约是用赌咒发誓的方式订盟的。据载宋人的盟书写明:

“质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共当殛之!”

契丹文书亦有“孤虽不才,敢尊誓约。有渝此盟,神明殛之”等语。[iii]可知盟誓双方都具有共同的,至少是相当的天地神祗信仰系统。后来宋徽宗约金灭辽,违背了这个誓言,不久金兵入汴,徽钦二宗“北狩”,“斧声烛影”以后当政的赵光义一系宗室亲贵,几乎都被掳往漠北,受尽凌辱,异乡为鬼。赵构只身南渡,却终因无後,传位给赵匡胤之後裔。南宋与金亦曾有类似的诅神盟誓,只是辈份矮了一节,屈身为“侄”,但後来约蒙伐金,如出一辙,结局也差似。故宋遗民曾感慨系之,曰:

“国家与辽结欢。两国之誓,败盟者祸及九族。宣和伐燕之谋,用其降人马植之言,由登、莱航海,以使于女真,约尽取辽地而分之。子女玉帛归女真,土地归本朝。时主其事者王黼也。时论多以为不可。宇文虚中在西掖,昌言开边之非策,论事亶亶数千言。设喻以为犹富人有万金之产,与寒士为邻,欲肆吞并以广其居,乃引暴客而与谋曰:“彼之所处,汝居其半;彼之所畜。汝得其全。”暴客从之,寒士既亡。虽有万金之富,日为切邻强暴所窥。欲一日高枕安卧,其可得乎?种师道亦言今日之举,如寇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分其室也。两喻最为切当。当事者既失之于女真,复用之于蒙古,而社稷随之矣。”[iv]

这种“渎神背盟,该遭报应”的宿命,就像一个压在中华民族心底的梦魇,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不脱某种荒诞的巫术味道。如果我们明白“恢复情结”和“神道设教”这两个主题词,实际上与有宋一代,特别是崇道的真宗、徽宗两帝共相始终的话,那么会更容易理解这节文字论述的重心所在。

有关宋代国君崇道传统,以及“天书封禅”、“蚩尤作乱”与关羽崇拜的关系,笔者已有论述。[v]此节所论,是“天书降神”究竟只是一场短暂的闹剧,还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设计之开始。这对于我们理解关公崇拜所以大兴于元、明、清三代,是很有必要的。

天书降神

《续资治通鉴长编》景德四年(1007年)十一月条记载说,殿中侍御史赵湘曾上言请封禅,真宗不答。王旦等奏:“封禅之礼,旷废已久,若非圣朝承平,岂能振举?”真宗也表示“朕之不德,安敢轻议?”[vi]但他的内心里,恐怕总是有一点不甘。既不能收复燕云失地,建立祖宗梦寐以求的功业,又想当盛世的明君圣主,赵恒的这种两难情意结,被聪明透顶的王钦若敏锐地捕捉到了:

“契丹既受盟,寇准以为功,有自得之色,真宗亦自得也。王钦若忌准,欲倾之,从容言曰:‘此《春秋》城下之盟也,诸侯犹耻之,而陛下以为功,臣窃不取。’帝愀然曰:‘为之奈何?’钦若度帝厌兵,即谬曰:‘陛下以兵取幽燕,乃可涤耻。’帝曰:‘河朔生灵始免兵革,朕安能为此?可思其次。’钦若曰:‘唯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然自古封禅,当得天瑞希世绝伦之事,然後可尔。’既而又曰:‘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帝思久之,乃可,而心惮旦,曰:‘王旦得无不可乎?’钦若曰:‘臣得以圣意喻之,宜无不可。’乘间为旦言,旦黾勉而从。帝犹尤豫,莫与筹之者。会幸秘阁,骤问杜镐曰:‘古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何事耶?’镐老儒,不测其旨,漫应之曰:‘此圣人以神道设教尔。’帝由此意决,遂召旦饮,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既归发之,皆珠也。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vii]

这是一般引述的看法。但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述王钦若的回答,侧重却略有不同:

“今国家欲以力服契丹,所未能也。戎狄之性,畏天而敬鬼神,今不若盛为符瑞,引天命以自重,戎狄闻之,庶几不敢轻中国。”[viii]

无论成书年代还是史官地位,司马光的这条记载都更应该成为本文论述的基础。下文再谈。

“以神道设教尔!”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紧接着宋真宗期待的奇迹就相继出现了,而降神、天书、封禅、祥瑞等事也次第展开。关于“天书降神”的整个过程,《宋史·礼七(吉礼七)》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述,可以参看。大致而言,这一次精心设计,而且持续了十数年之久的“国家造神活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谓之“造势”。赵恒说“朕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将半,方就寝,忽室中光曜,见神人星冠绛衣[ix],告曰:‘来月三日,宜于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接着就是连降“天书”,总计三次,第一次是“左承天门屋南角有黄帛曳鸱尾上,帛长二丈许,缄物如书卷,缠以青缕三道,封处有字隐隐,盖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也。”内容则是“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x]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其书黄字三幅,词类《书·洪范》、老子《道德经》,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绍世,次谕以清净简俭,终述世祚延永之意。”然後“天书”又不厌其烦,在四月、六月分别再降于宫禁及皇帝即将“封禅”的泰山。其间自然伴随着异香纷呈,祥云缭绕,先把道具的功夫做足了。

第二阶段则是“发挥”。这就是以“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和“朝谒老子”为主要标志的大规模全国性“巡游表演”,以及朝野上下经久不息的朝奉祭拜的“广场表演”。此外的典礼仪制诸如上尊号,修仪注,建宫观,祀岳渎,也都不惜花费,务求崇大。各地官员亦不惮劳烦,争相报符瑞,呈禨祥。赵恒也典从理顺,亦步亦趋,不惜以皇帝之至尊,敬祷备至。可以说主要演职员和参与的群众,都把自己的戏份演到了十足十。

第三阶段照例是“曲终人散”。随着赵恒驾崩,他的儿子宋仁宗赵祯为尊者讳,“一抔黄土掩风流”,将“天书”随葬永定陵。这出戏的其它主要演职人员,也相继以不太光彩的方式谢了幕。曾任会灵观使、景灵宫使的王钦若虽经道士谯文易案牵连,但都得到优容,黜而复相,只是史家定评,可谓“诛心”之论。玉清昭应副使的丁谓最终被贬崖州。景灵宫副使林特落职知许州。亳州太清宫经度制置副使、天书同刻玉副使陈彭年早逝。他们和真宗权阉刘承珪一起,荣幸地入选“五鬼”之列。而赵恒本人晚年也频频发作“心疾”之症,形同疯癫。不提。[xi]

这桩“天书降神”的奇事,其实在北宋就颇有诟病争议,主要理由是“侈靡费财”,其次是“危乱之迹”。更深层的原因还有儒家的理性反抗,这就是孙奭著名的驳论“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明史·海瑞传》称为“两语括尽欺诈”。批判诸贤已经列举了足够理由,故不赘。

但是从道教立场又生发出另一层意思。他们设问,如果是仅仅为了雪澶渊纳币之耻而降神、封禅,为什么会相隔三年之久?他们以为,宋真宗需要提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借以镇慑契丹贵族,崇奉道教乃是其中关链的一环。据宋僧志磬的《佛祖统纪》一书所载,景德四年(1007年)臣僚言:“愚民无知,佞佛过度,谓舍财可以邀福,修供可以灭罪,蠹害国政,宜加禁止。”真宗对宰臣说:“佛教使人迁善,诚有其益,安可禁之?且佛法所至甚广,虽荒服诸国皆知信奉。唯道教中原有之,然不甚盛。”王旦答对说:“顷岁虏使登开宝塔,瞻礼甚虔,当戒杀,及至上清宫,不复屈膝。是知四夷唯重佛而不敬道也。”[xii]这是发生在与“降神”同年的对话。同年三月,真宗游幸龙门,睹岩崖石佛甚多,经会昌法难毁废,皆已摧坏。左右进言:“非官为葺治,不能成此胜迹。”真宗答道:“军国用度,不欲以奉外教,恐劳费滋甚。”[xiii]十一月,真宗又对王钦若说:“君臣事迹,崇释教门,有布发于地令僧践之,及自剃头以徼福门。此乃失道惑溺之甚,可并刊之。”[xiv]关键在视佛教为“外教”,足见真宗崇道,乃是被宋辽和战刺激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表现。[xv]问题涉及到了宗教,寓有“文化抗衡”的意味,或者更接近事实。但是否真宗只是单纯以“崇道”对抗辽主“佞佛”,似仍不足以服人。

倒是元朝修撰《宋史》时,理学编撰者对赵恒表示了相当的理解,并在《真宗本纪》後附评赞曰:

“赞曰:真宗英晤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屡言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渊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杂,天书屡降,导引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他日修《辽史》,见契丹故俗,而後推求《宋史》之微言焉。宋自太宗幽州之败,恶言兵矣。契丹其主称天,其後称地,应岁祭天,不知凡几。猎而手接飞鴈,鸨自投地,皆称为天赐,祭告而夸耀之。意者宋之诸臣,因知契丹之习,又见其君有厌兵之意,遂进‘神道设教’之言,欲假是以动敌人之听闻,庶几足以潜消其窥觎之志欤?然不思修本以制敌,又效尤焉,计亦末矣。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

按元丞相脱脱当初率人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因而後人未能在《辽史》中见到相关或相应的记述,赵翼《廿二史札记》反而批评元修《辽史》“太简略。盖契丹之俗,记载太少。”且辽国历代修史早有旧稿。[xvi]亦可推断上述议论也是有据而发的。这道出元儒这样一个认识:宋辽之对抗,除了战场中的武力争胜之外,尚有文化上的“分庭抗礼”。由于处境相似,所述或者更近于历史真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6)
难忘的童年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童年趣事
难忘童年(3)
劳动委员竞选发言稿
难忘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
获奖发言
童年趣事
卫生委员竞选发言稿
难忘的童年
难忘的童年
房地产开发创新研究
浅谈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住宅设计中存在问题刍议
工程技术人员的十大忠告
某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建筑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智能建筑市场要注重经济性
浅谈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人防电站施工图总结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如何快速看懂结构施工图
迅速提高看图识图能力
简谈如何设计建筑节水型住宅
办公楼毕业设计说明
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