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末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变迁
翻新时间:2023-03-15
论清末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变迁
论清末到民国时期公共卫生的发展与变迁
一、 公共卫生的含义演变
从清末到民国初期,“公共卫生”这个概念渐渐进入到人们的头脑意识中。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得中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碰撞,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将异域国度的另一种文化也传播到了封闭已久的清王朝。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卫生的含义也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二、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西方医学和卫生学也随之传入中国,而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开办医院。最早来到中国的是一位美国的传教士医师彼得·伯驾(Peter Paker,1804-1888),他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1834年来到广州,1835年11月4日在广州开办了第一所眼科医局,每天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医局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据统计,到了1907年的时候,中国的教会医院达到了166所。
(二)建立学校。在传教士来华之前,我国有自办的医学教育,1867年,京师同文馆就有医学讲座,但同文馆主要的人才培养目的不是医学,而是培养中西通用的政务型人才,所以医学方面缺乏专业化。
三、公共卫生行政机构的变迁
(一)清末时期的卫生机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清末到民初我国公共卫生的变迁,可以看到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对每个阶段公共卫生的变迁研究,从而也能进一步探索它的发展规律,也为今后中国公共卫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我们认识公共卫生与社会及人民大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笔袋
- 颜色的语言
- 桃花落了
- 我也是宝贝
- 下跳棋
-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 吃哈根达斯
-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 告别一年级
- 第一次鼓起勇气
-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 袖珍姑娘
- 我的神奇朋友
- 小花洒
- 金海滩
-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简案
-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 《观沧海》教学设计
-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
- 《观沧海》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