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油田生态环境治理的设计与探讨

油田生态环境治理的设计与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5

油田生态环境治理的设计与探讨

油田生态环境治理的设计与探讨

在大庆油田50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以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完善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治理老污染源、避免产生新污染源、到改善油田生态环境、加强环保科研等环节入手,把“绿色环保意识”贯穿油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特别是近年来,油田以建设“绿色油田”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违章建筑被拆除,植被的恢复改变了城市景观;禁牧禁荒,使荒地、自留地披上了绿装;破烂不堪的取土场,平整后成了水面与绿地;建筑垃圾通过粉碎得到了再生利用;粉煤灰、混凝土碎块、废弃油井滤料、固化后泥浆的混合使用,加固了井场与进井的道路;通过修整地形,形成了新的湖泡水面与湿地。

一、油田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二、油田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1、高处种树 植被恢复的有力支撑

高处种树是在不需要进行治理、只是地形地貌修整的区域,按照“四造、一观光”进行苗木栽植。即造景、造林、造园、造圃、植物观光组成高 处种树的生态植被与景观。

造景——则是依据工程计划进行环境建设,达到城市景观的效果。主要指城市建设绿化、道路景观等重要部位的规划设计。

造林——以义务植树与以地养林为基本方式。由于油田区域面积大,义务植树是造林的首选。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按单位、责任区、植物种类进行植树造林,实行就近养护、管理,不仅节约人力、物力,还解决了以往只种不养的问题,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而以地养林则是将工程规划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变成先幼苗与农作物相间,后幼苗成林,借鉴农业造林的方式,利用承租的方法进行造林,既节省苗木养护费用,同时形成林上效果、林下收益的造林模式;

造园——主要是丰富绿化的景观效果。一般是在具备土质条件的站队,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规划栽植一些品种适合的果树,不但就近养护管理,还可以形成春有花、秋有果的效果;

造圃——规划目的就是以圃养林、以圃建林,节省投资费用。造圃分为湿圃与旱圃。湿圃就是在水边栽植水生的植物(主要以杞柳为主),秋天平茬,按一定长度进行截断,储存在冷库作为苗源;旱圃是在土质较好的地域建造苗圃(按规划苗木种类进行栽植,主要以常绿、落叶乔木为主),以卖苗收益代替苗木成林前的养护费用;

观光农业——在大面积的空地、草地、道路两侧,规划种植扫帚梅、万寿菊等经济作物,采取谁养护谁收益的原则,不需投入成本就能带来环境景观。

2、低处蓄水 水资源整合的最好途径

“雨水留得住,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污水用得上”是大庆油田生态建设工程治理湖泡、恢复湿地、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规划理念。在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区域内有大小湖泡60多处,近年来这些湖泡呈现干涸消失状态,湿地面积逐年减小,据估算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湿地湖泡面积萎缩了70%以上。为此,治理盐碱地,通过清淤扩容增加湖泡的蓄水容量,梯田截水增加湖泡的蓄水面积,利用好水源满足湖泡的蓄水要求,恢复湿地面积是生态油田建设的最重要内容。

(1)对湖泡清淤扩容:在油田区域内,湖泡中均有油田生产设施,如果在原有湖泡的基础上,提高湖泡水位,增加湖泡的库容,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若改变道路、井场的标高及线路的路由,不仅需要高额的投入,同时也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根据湖泡的特点,对湖泡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先中心、后边缘的原则,确定湖泡进行清淤的深度,在不改变防洪水位的同时,增加了生态用水的深度,也为草苇、鱼虾、鸟禽的生长繁殖提供栖息之地。

——根据清治结合的运行方式,对湖泡进行边清理、边治理,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在清淤过程中,还可根据工程及产能用土的要求,提供不同距离的土资源。按照就近用土的原则,可降低用土的运输成本,实现生产建设与环境治理的协调统一。

(2)采用梯田截水的做法:为保证水域内的油田设施不被淹到,通过区域内设置不同标高层层截水,扩大湖泡的蓄水面积。

——利用道路过水涵,确定挡水板的标高,控制道路两侧区域的水位高差,使两侧区域的盐碱地均可存有一定深度的水,即控制了盐碱地的粉尘,而草苇的生长也形成了湿地景观。

——在道路两侧有湖泡时,为使水域面积达到最大,按照梯田的

方式进行设置不同标高的水面,不但使水域面积增大,同时也减少了湖底的蓄水量,减少了外排量,即节约财力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在用管堤设置截水围堤时,要保证油水管线不被侵蚀,可方便巡线与维修。

——梯田的水深度应控制在草苇可生长的深度,在生产设施发生问题时,又可快速排出。

(3)水源整合的必要性:湖泡经过清淤扩容、梯田围堤后,水源是主要问题。近年来生产与生活污水都在经过处理后,流入排水渠,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雨水留得住,达标污水用得上是生态环境规划治理的主题。

——首先根据区域的场地竖向进行平整,使区域内的雨水按照规划设计,流入湖泡或湿地。它是湖泡、湿地的基础水源。

——根据湖泡、湿地的用水要求,利用污水处理厂排放的达标污水,通过管线将其调入。它是湖泡、湿地的补充水源。

——由于规划区域较大,根据湖泡之间所处的位置,将湖泡按几个或多个湖泡组成不同的组团,形成水源地。水源地可自成一个系统,满足小区域内的水系循环。水源地之间也可通过沟渠或管线进行相连,使整个水系统相通,做到能收水、蓄水、补水、防洪为一体的综合性水源地。

3、过渡地带自繁草苇 治理盐碱地有效方法

过渡地带是指湖泡湿地季节性裸露的地域、乱掘的土坑、边坡无植被的道路、井场、排水渠等,均是水土流失、影响环境景观的的主要区域,但也是油田生态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利用地形修整、繁殖植被是恢复湿地、草地,形成油田特有景观地貌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

——在满足油田生产的前提下,将井场、湖泡、管堤、乱掘坑、排水渠等地形地貌进行修整,创造适合植物自我繁衍的生长条件。

——利用生态的自繁机制,达到繁树、繁草、繁苇、繁生态的效果,有效改善过渡地带的生态环境。

依靠土生树木的飘絮繁殖新的树苗,一到三年后,可用作工程用苗,也可育林。如杨树、柳树、榆树等。

依靠草苇的自繁,形成具有本土特点的水生植物、近水植物,如杞柳、芦苇、蒲草等,实现生态的自我恢复。

繁生态是在上述条件达到后,区域内的生态链才能趋于平衡。

三、减少破坏环境的方法

1、控制钻井的作业区域,做到完工恢复其破坏的植被。

2、对各类线路施工完成后,做到土方回填后下沉高度与原有地面一平或缓慢平接。

3、城市建设中取土完成后,要将土坑与周边地势按照一定坡度顺接,不产生水土流失,之后蓄水或植树。

4、利用湿地降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用,达到即以水养湿地,又净化了水质,是城市绿化用水与道路保洁用水的首选。

四、生态环境治理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在油田生产设备运行的淡季,利用闲置的设备,发扬大庆油田的会战精神,有规划、有计划的进行土方、绿化等会战;利用油田生产废旧的管线,铺设排水与输水管线,同时制作路灯、小品等。在人们的眼中,绿色油田的建设与发展,是盐碱地变成了湖面与湿地,是荒地与裸地变成了绿地,杂乱无章的土场变成了水面与绿地。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一片水一片绿,井在林中一点红,绿廊相连城中城,已形成了大庆油田独特的生态景观。它不仅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也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理念与做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玩“七彩连珠”的游戏
跳大绳
期末考试之后四天
心儿怦怦跳
四季之歌
爱无处不在
感恩父母心
六一真快乐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劳动基地之可怕的训练
痛苦的滋味
我当创业小能手——记清凉小学跳蚤市场活动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包馄饨
生命践旅一
试析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习研析
探析中职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中职学校AutoCAD课程教学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于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探析
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试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
关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的路径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简析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浅议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职业性体现
关于Photoshop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得体会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教法浅议
《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二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一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之五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五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