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摘要:高速磁浮 交通 技术是利用电磁 理论 ,采用直线电机牵引和列车自动控制等高 科技 技术,具有高速、安全、环保等特点,在中长距离城际客运交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的前景。本文简要地阐述磁浮的理论基础、技术进展和 应用 前景,并针对沪杭磁浮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要开拓创新,进一步消化吸收上海示范线的磁浮关键技术;通过技术谈判和交流合作,力争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坚定不移走机电设备国产化道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市场竞争力。在 目前 沪杭磁浮工程可行性阶段,一定要进行多方案比选(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浮系统),并开展相应的专题 研究 ,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地方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举全 社会 力量,大力推进磁浮项目的进程。

前言1 理论基础 从基础理论科学走向实践应用,同样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而且与当时的社会 经济 条件和科学进步水平密切相关。1922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发明了电磁浮铁路原理,并于1934年8月获得了世界上第一项磁浮技术专利。

磁浮技术从悬浮方式上可以分为电磁磁浮(EMS)和电动磁浮(EDS)两大类[1]。

电磁磁浮技术是一种常导下的吸引式磁浮系统,即对车载的、置于导轨下方的悬浮电磁铁通电励磁而产生电场,磁铁与轨道上的铁磁构件相互吸引,将列车向上吸起悬浮于轨道上,磁铁与铁磁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一般为8-12mm。列车通过控制悬浮磁铁的励磁电流来保证稳定的悬浮间隙,通过直线电机来牵引列车走行。电磁式磁浮列车以德国TRANSRAPID(简称TR)型和日本的HSST型为代表,结构原理见图1。

电动磁浮技术是一种超导下排斥式电动磁浮系统,即当列车运动时,车载磁体(一般为低温超导线圈或永久磁铁)的运动磁场,在安装与线路上的悬浮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两者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向上的磁力将列车悬浮于路面一定高度(一般为100-150mm)。通过直线电机来牵引列车走行。与电磁式相比,电动式悬浮系统在静止条件下不能悬浮,必须达到一定速度(约150km/h)后才能悬浮。由于间隙大,一般无须主动控制。电动式磁浮列车以日本MLX型超导列车为代表。

2 磁浮技术进展 1962年,日本开始磁浮交通技术的研发工作。1972年研制了低温超导电动列车ML100型,时速60km/h。随后,研制了ML500型(1979年,517 km/h),MLU001型(1980),MLX0

1、MLX02型(1997),最高速度分别达到546和457km/h。2003年12月,ML型列车在山梨试验线(18.4km),创造了581km/h的世界记录! 世界上其他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高科技的磁浮交通技术,如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瑞士等。前苏联80年代研制了18吨的样车;美国看好德国磁浮技术,还研制磁浮飞机,但是他们都处于实验阶段。 据报道,成都飞机公司还研制了高速磁浮列车,时速高达500公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辆高速磁浮列车,预计将于今年7月在上海试验线上进行首次试运行。2005年9月29日,备受各界关注的国家“863计划”高新技术项目--CM1“海豚”高速磁浮车辆组件在成飞公司正式开铆生产。此次研制的车辆设计时速为500公里,预计载客90人,主要由车体结构、悬浮导向制动控制、电网、诊断控制、定位测速、磁铁、气路、空调、车辆照明、逃生系统等集合而成。由于其与轨道无接触高速运行,又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零高度飞行器”。 3 磁浮技术特点

3.1 驱动原理特殊

利用电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并用直性电机产生的电磁力实现推进牵引。而轮轨系统,利用导轨支撑钢轮,电力驱动靠轮轨之间的粘滞摩擦力推进。

3.2 高速

由于磁浮列车没有机械阻力,只有在高速时产生空气阻力,最高速度达到500km/h(上海磁浮商业运行速度430km/h),具有“陆上飞行器”之美称;而高速轮轨一般在330km/h,因为速度极限以后,速度与粘滞力成反比。

3.3 安全、可靠、舒适

由于采用当代先进的信号技术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并吸取了轮轨系统的先进理念,上海磁浮运行3年来,累计行程超过250万公里,运送乘客650万人次,并经历了风霜雨雪等恶劣气候的考验,今年4月通过了国家验收。由于启动和制动加速度、座位设计合理,振动小、运行时间短,乘客舒适度高。

3.4 占地少

磁浮线一般采用高架和全隔离形式,磁浮限界宽度小于轮轨系统,因此占地远远少于高速公路,也比高速轮轨系统占地少,符合构建节约型 社会 的要求。

3.5 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

由于磁浮列车与轨道无接触、无磨损的支撑和导向,无接触的牵引和制动特性,线路转弯半径小,而爬坡能力大。如速度在300km/h的同等条件下,轮轨系统最小转弯半径4000-5000m,而磁浮系统1590m;爬坡能力轮轨系统最大4%,而磁浮10%。

3.6 环境友好

由于采用电力(二次能源)驱动,不会产生废气和废水等污染;能耗低,由于磁浮系统特有的驱动和支撑原理,据 研究 报道,在同等速度下,TR磁浮列车单位能耗低于德国ICE高速轮轨列车。噪声小,在300km/h条件下, 轮轨91 分贝,而磁浮83 分贝。由于车/轨道之间间隙小(约10mm),磁力线处于闭合状态,磁场泄漏量小。地球磁辐射强度为50 微特,彩电500,而磁浮为100。

3.7 造价高3.8 运量大4 应用前景

目前 世界上有三条磁浮线投入运营:上海浦东磁浮示范线(30公里,高速,2002年通车)、日本名古屋丘陵线(8.9公里,中低速,2005年通车)和英国伯明翰线(600米,中低速,1984-1996年)。5 结论与建议

5.1磁浮 交通 技术是人类 科学 史一项重大发明,其运行原理完全有别于传统的轮轨系统。

目前世界上掌握磁浮核心技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我国上海磁浮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应用的示范线,具有后发技术优势和划 时代 的意义。

磁浮交通技术有电磁式(EMS)和电动式(EDS)悬浮两种类型,又可以分常导高速磁浮(如德国TR08型, 约500km/h)和低温(4K)超导或永磁低速磁浮(如日本HSST型,约100km/h)。

5.2磁浮交通技术具有速度快、运能大、占地少、安全、节能、环保、噪声小、爬破能力强等特点,但是投资大、商业应用不够成熟等缺点。

5.3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有一定风险。5.4中国磁浮项目必须坚持技术创新,确保安全可靠。

中国已经有50多年的磁浮研发历史 ,又通过引进消化,建成了上海磁浮示范线(30公里),成为世界上拥有16项专利的磁浮技术的大国之一。沪杭磁浮项目已经立项,将极大地促进磁浮技术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走上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应用-技术输出的良性轨道。同时,丰富城际高速客运专线的交通模式,提高运输水平,惠及大众出行,创建同城效应,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因此,要开拓创新,进一步消化吸收上海示范线的磁浮关键技术;通过谈判和技术合作,力争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坚定不移走机电设备国产化道路,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沪杭磁浮工程可行性阶段,一定要进行多方案比选(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浮系统),并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广泛征求铁道部、上海市、浙江省及杭州市、嘉兴市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充分利用中央、省市地方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举全社会力量,大力推进磁浮项目的进程。

参考 文献

[2] 刘华清等译,德国磁悬浮列车, 电子 科技 大学出版社,1995

[3] 孙章等,高速铁路与磁浮技术的 发展 历程及展望,《科学》,2006

(3)

[4] WeckerlEin, G.J Transrapid: high-tech for “flying on the ground”, The 3rd annual China urban rail summit 2005, P173-179

[5] 章云泉,德国轨道交通考察报告,2001,1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理想
爱心捐款
秋天是个魔术师
秋雨
我进步了
伤心的一天
我学会了查字典
《捡“垃圾”》
制作水果沙拉
我的语文老师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永不融化的雪花
我们的校园
我家有只小狗
稽核表
付款申请单
慈宰垢恬柴皿
月份收款状况表
财物抽点通知单
月终与制品盘存表
短程旅费申请表
销管费用分析表
材料移用单
各月份周转金统计表
工缴汇总比较差
审计表
用料清单
审计报告表
基准单位成本分摊计算表
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1)
自首犯的翻供及其处理(1)论文
入室索钱不成,便杀人获取财物应如何定性(1)论文
是抢劫还是敲诈勒索?(1)论文
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浅探(1)
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茂名重化工业建设
探析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遵循的原则(1)论文
重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浅谈推进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浅谈注射执行死刑(1)论文
是组织**罪还是强迫**罪(1)论文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之我见(1)论文
探索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1)论文
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论文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论文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影子》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四季》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雨点儿》第二课时
《我多想去看看》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