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30
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
二、误区扫描
1.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元素组成,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的变化有两种可能:如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为金刚石,金刚石和石墨虽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2.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
溶解可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
以上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迷宫桥
- 小碗豆续写
- 未来的桥
- 我的理想
- 小兔和小狗
-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 梦
- 给小树松绑!
- 假如……
- 学习
- 小白兔和小灰兔续写
- 小苹果树请医生
- 望星空
- 我的愿望
- 我的飞碟
- 燃料电池技术进展及发达国家的开发动态
- 谈PVC型材生产的质量控制
- 2005—2007燃料电池标准化发展规划及制定的重点项目
- 微生物燃料电池:新型产能生物技术
- 常温涂塑钢管制造工艺研究
- 串连蓄电池组的均充技术研究
- 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
- 磁性液体及其制造工艺
-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与建议
- 稀土催化材料种类用途及其生产现状与发展分析
- 陶瓷注浆形用偏硅酸钠的生产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损研究
- 浅析浪涌保护器在智能小区的应用
- 现代技术陶瓷的3主要领域及应用
-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 丢失的东西
- 《画家与牧童》教学反思
- 稻草人穿上衣服啰!
-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 我的教学故事──《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 诚实的晏殊
-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 如何让语文教学过程更具美感 ──《画家和牧童》案例
- 走进教材,超越教材,亲近学生,尊重学生──评方丹琳老师《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
- 白墙上的黑手印儿
- 《我为你骄傲》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画家与牧童》教学反思
- 诚实守信成语
- 说谎的放羊娃
- 读中感悟,演中品味──《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