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上传者:yxd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成熟明晰,客观上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思维、较强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摘要: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融合主要路径,即是中高职学校能够主动结对,自觉链接教育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有效整合两个教育教学体系资源,形成阶梯式技能训练体系。厘清相互之间培养方向的“边界”,关键是破除思维旧框框,破解体制难题,而贯通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则是确保其办学质量及其水平逐步提高的保障性条件.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教育改革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构成职业教育的两大主体,分别自成体系,各自独立发展,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就业目标、质量、水平各不相同。主要源于在校期间,校方提供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教学和实践方式方法、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诸如脱节、断层或者某些环节重复的现象。其实,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提升,以及现代工商企业和社会就业岗位条件变化,客观上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不断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切实解决培养技能型人才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断裂”问题,将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有机地结合而从人与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这两种职业教育体系都不应成为“终结性教育”,尤其是位于低端的中职教育更不应“一职定终身”。

一、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融合路径

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关键,即是中高职学校能够主动结对,自觉链接教育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一体化设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材应用体系等。

首先,原属两种不同教育体制的职业学校,按照同城地域、内设专业相近原则。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互结对子,共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宽广背景下,主动拆除藩篱,破除体制障碍,勇于尝试改革新滋味、探寻改革新出路的明智之举。其长远益处,对大量的中职学生来说,还可以接受更多、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劳动技能及就业生存质量;对高职院校来说,生源稳定、教学和实验实习顺畅、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较快(不同于招收高中生)等。如此合作双赢的局面,当然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给力政策与行政支持,确保中高职一体化项目顺利落地,必要时还可以引入实力企业注资,包括提供实训场地、实习岗位、勤工助学、订单培养、奖励基金等方式,开辟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新途径。

其次,统筹协调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方案,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注重不同阶段学习知识技能、素质提升的侧重点及其衔接转换。例如,采取“3+2”或者“2+3”模式,先是选取若干个比较成熟专业做试点,待条件和时机逐步成熟时再适当扩大受益范围。这里的关键步骤,是要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统一思想认识,做好分工负责,有机衔接中高职管理体系、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材选用、实习实训模块等方面问题。如此安排,不仅仅为中职学生架起继续成长的“立交桥”,使得优秀学生经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阶段走上成才之路,而且能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投入产出比之效益,尽量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再次,考察各地比较成功的经验及其具体操作办法。即是建立有效的中高职教育“直通班车”,这对两方面都有利。利在中职学校办学方向更加坦途,目标更加明晰;利在高职学院专业教学非零起点,直接建立在中职学生已有专业技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造学业。本来高职教育主要生源来自中职毕业生,但是现实状况并非如此,高职教育生源往往横向偏移到职教体系外的普通高中生源,人才培养方案也偏重于高中生水平起点,实践技能操作方面难以超越中职水平,必然陷中职教育于终结性教育的尴尬境地。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即是设计并推行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通过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注册人学、知识+技能考核、中职优秀毕业生和有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免试入学等办法,想办法提高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比例。甚至将高职入学考试分解在中职学习阶段,例如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实践技能课等知识,完全可以内化在中职教育学习过程,学生则以其中职阶段累计的考试成绩报刊相对应的高职院校,作为免试入学时的参考。

打通技能型人才升级管道。满足人的自身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自我实现需要,进而为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培养大批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服务,从而牢固夯实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根基。

二、优化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与学制结构

创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是合理安排课程体系与内在结构的相互衔接,有效整合两个教育教学体系资源,使中职学生能比较自然地融入高职教学范式体例之中。因为现存两个职教层次各自独立发展多年,相互联系影响程度不深,所以着力打破原有相对静止状态,动态地调整教学资源,诸如制订中高职紧密度较高的专业教学大纲,重新布局课程体系,重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训练等。这一做的根本目的,是避免两个阶段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能力倒挂、理论学习与实验、顶岗实训脱节的诸多问题。例如,降低这两个阶段科目名称相同、课程内容、知识与技能点重复率老问题,需要对口衔接学校逐项研究,排除障碍,建立顺畅对接课程体系及其结构。

若想达到中高职教学课程无缝对接的效果,需按培养能力逐步递进的原则,分段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阶段相关课程的有序对接。应当明了中职教育学生年龄段、独立认知能力比较低的客观事实,学生在这一时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适当强化数学、语文、外语、计算机、实训等文化课、实验课、技术基础课教学。而与普通高中开设课程相比较,中职学校所开课程并不少一门,专业课程则逐级递进,渗透职业适应思维和能力培养手段,形成有别于普通高中课程的特色职业教育,使青少年多一条可以自主选择接受何种教育形式的成长成才之路。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成熟明晰,客观上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思维、较强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微观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的一线高技能人才。采取模块化教学方式,则是有机衔接中高职教学课程的实效办法,将中职阶段课程设置的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顶岗实习课对应高职阶段打通,认同并发挥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专业基础平台课知识,在高职阶段可以不再开设或者紧缩专业基础平台课。既使顶岗实习这种中高职阶段共有的专业技能课教学,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高职阶段的顶岗实习是中职阶段的深化撤进一步拓展,更加直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也是高职生即将迈向社会就业的重要过渡。

优化中高职教学制度,还可以深入探索采用“3+2”五年一贯制、“3+3”六年一贯制的学制模式,尽管这种模式运行了多年,但在具体实践中仍有许多值得研究探索和完善的地方。此外,江苏省自2 01 2年起试点“3+4”七年一贯制的学制模式,在中职学习三年之后,转段进人应用型本科学习四年,无需参加高考,新造“知识+技能”的选拔制度。因其不只是简单的学制连贯“管道”,实际涉及到庞杂的教育教学体系工程,牵扯到诸多因素,最主要的是构建了中高职一体化学制体系,打通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升学之路,开发了课程体系,实现同一专业方向的一体化培养,制定了招考新体系,培养目标为“本科+技师”。山东的类似做法,则从选拔优秀初中生考入试点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做起,三年后再直接进入对应的本科学校学习四年。这项改革新举措,在原有中职生升学三年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无疑开辟了青年人更加广阔的继续求学深造发展空间,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突围战略。

需要指出的是,实现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衔接的主要保障条件,包括选择合适的专业、建立持久长效的中高职院校协调机制、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结构、配置较强的教学团队等。

三、坐实中高职阶梯递进式技能训练体系

现实情况表明,无论学校职业教育层次高低,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按照国家统一颁行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试制度,依据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职业资格等级层次,对应准备理论学习和技能标准训练,以期达到考取合格证书、增加就业份量的目的。这就要求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但能够相互衔接,而且各有其侧重的技能训练,形成阶梯式技能训练体系。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显然定位在中级职业资格及其以下,那么必然注重专业领域内单项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为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若非如此,则中职学生既使乘坐高职“直通车”。亦难免在后续深造当中出现思维意识、动手能力局限性问题。高职学校的培养教育目标定位在高级职业资格,当然注重拓宽专业面,注重综合性职业技能的合格标准训练,为此不惜一再增加实习、实训、实践课时,对于理论教学则把握“必需+够用”的尺度。基于职业资格定位不同并各有所取,自然形成阶梯递进式技能训练体系,有助于中高职一体化的顺畅实现,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生技能培养方面的倒挂现象,以及重复浪费人力与智力资源问题如此“各就各位”排序中高职学校应用型内涵建设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厘清相互之间培养方向的“边界”。内化于学校特色教学和实践体制,外表于学校在社会上知名度,扩大办学影响力,提高劳动者综合技能素质,达到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的实际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理论上、政策上都讲得通,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重要的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中央和地方主管教育的部门应尽早出台系列政策,拿出改革职业教育的“重头戏”,大力推动这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

诚然,由于办学历史的原因,以及中高职学校各自定位成型已久的传统影响,想要做出上述理性安排并非易事,破除思维旧框框、破解体制难题实属关键。应当正视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改革提速的最大现实问题,作出符合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从而回归职业教育制度本位。

四、贯通中高职衔接质量控制评价体系

贯通中高职一体化的主要目的,着眼脚下是为了系统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长远打算是为了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因此,不仅仅是办学形式上的有机衔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办学质量及其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条件之一则是贯通中高职衔接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且贯穿全程教育教学,使其健康发展。具体说,针对其实施过程的制度和体系建设,加强对其运行过程的监控、审核,动态反馈、评价、完善相关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比较而言,具有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的高职院校更应当主动提前介入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谋划建立贯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网络,亦即把教学质量监控前移。这样,既能及早发现问题,又能就教学管理等事项的建议及时反馈给中职学校,便于双方保持与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及其紧密度。

其它类似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办法很多,诸如: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制定评价方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评价,教学督导评价,企事业用工单位评价,社会舆论满意度评价,学生家长评价,等等。总之,建立全方位的办学质量监控体系,乃是真正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

从现代职业教育本身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角度观察,深入思考中高职业技术学校体制改革之路,探索培养新式技能型人才办学体制及机制,拓展人才成长的时空间,竭诚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并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基础性人力资源。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收获
值日
我喜欢的玩具——电动车
秋天
我的玩具手枪
小猴和小狐狸
如果我会飞
压岁钱怎么花
乐乐的翅膀
我妈妈养了一匹“枣红马”
我是一个小陀螺
玩皮球
小狗花花
我喜欢冬天
学校“教师节”、“中秋节”系列活动策划方案
2012年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
学校工会庆祝国庆节活动方案
2010企业中秋节活动方案2则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2012年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
2012年酒店国庆节促销方案
中秋月饼节活动方案
教师节联欢会活动方案
2012年房地产中秋晚会策划方案
小学国庆节活动方案
酒店中秋节促销活动方案
酒店中秋节营销活动方案
2012年小学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
中秋节客户送月饼活动方案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1)
高起点思维是审计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1)
企业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因素分析(1)
网络时代的电子预算(1)
新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加拿大会计准则的比较(1)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改善分析
经济危机下对我国内部控制的思考(1)
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业的影响及再保险合同的完善(1)
面对新形势的会计对策(1)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新方向:环境管理会计(1)
浅谈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防范的对策(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架新探(1)
中国新《企业会计制度》与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1)
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九大困境(1)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假如》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