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改革开放后中国声乐现状与发展态势
我国当前声乐发展现状处于良性发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存的阶段,相信在整个音乐届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这些理论难题的突破,我国中国唱法的确立指日可待。
摘 要:改革开放后,随着声乐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三种唱法本身产生了许多自相矛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集中体现在演唱中国作品的时候。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声乐现状与发展态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声乐现状
(一)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怎样界定 随着两种唱法在中国作品演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急剧统一进程的推进,这种关于唱法的归属问题和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众所周知,长久以来民族唱法的歌唱家一直鲜以外国作品示人,因为在约定俗成的声乐界,民族唱法演唱外国作品基本上仅限于课堂上对美声唱法技术及提高演唱能力的借鉴,而有一些歌唱家涉及到美声作品的演唱,却被冠以“跨界”的美誉,照此来推理今后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跨界”歌手出现。这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唱什么语言基本代表什么唱法的真理,著名的意大利声乐学派就是以意大利语音这一母语为歌唱语言,符合该国语言发音和习惯,因此,在中国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中国作品演唱时统称为中国唱法并不算勉强,反而更符合我国国情,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解决两种唱法在演唱中国作品时的界定问题。同时,由于我国各地方言的存在,中国唱法的形成也不会特别的容易,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统一不见得是好事,一旦统一就没有了个性,失去了特点,而且没有了方言,也就等同于没有了文化,我们顶多是建立一种以普通话为统一语言的标准唱法。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中国作品演唱方面在今后的各种比赛中该如何界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作品演唱曲目现状不乐观 中国声乐作品相对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声乐作品数量明显匮乏。这些作品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品篇幅较大,难度较高,音域也偏高,声部分配不均,对声乐教学需求重视不足,没有推出针对在校生专门创作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应作品,已经严重阻碍了声乐教育的健康发展。虽然我国当前学院派的作曲家们也创作了很多的声乐作品,但是,对这些作品的推出和推广及在基础的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却相当艰涩,也缺乏真正的重视。所以,除了在声乐教学中大量的宣传和应用外国古典的声乐名曲之外,一定要重视我国声乐作品的建设和推广应用,这应该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事情。因此,跟在别人后面永远都是徒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下最为重要的是要早日找到并确立最适合我国大众欣赏习惯的演唱形式和风格,同时声乐教学中中国声乐作品演唱的严酷现状是值得任何一个音乐工作者深思的。我国当前声乐发展现状处于良性发展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存的阶段,相信在整个音乐届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这些理论难题的突破,我国中国唱法的确立指日可待。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声乐发展趋势
(一)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亟待确立
我国现代专业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从上世纪20年代创立,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和几代声乐家、教育家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体系。但是我国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标准与方向发展得很不均衡,或者说多数院校的声乐教育者还不明确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声乐人才,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声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如一些专业音乐院校研究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师生,以能否在国际上拿奖为第一目标,以唱外国声乐作品而自傲,而对如何唱好中国声乐作品研究较少;学习民族声乐的师生,民族自信心不够足,视野不够宽,常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非音乐院校中声乐专业学生选习西方声乐艺术的,由于种种原因,只能蜻蜓点水唱些皮毛;选学民族声乐的学生,多以当红歌星为榜样,也只能囫囵吞枣,唱个大概,深度精度都不够。现代流行歌唱艺术,还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处于说不清和摸索的状态。传统的戏曲、民歌教育教学在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如何继承、发展、创新,特别是如何培养年轻一代热爱民族声乐艺术,学习演唱民族声乐艺术,也存在着不足。
(二)要科学地看待民族与美声唱法
唱法是人类在演唱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能使人们更好地歌唱而又不损坏歌唱器官的各种方法和理论的总称。唱法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技巧,但这并不是说艺术就等于技术。它们之间有共性、能互相促进,但绝对不能等同起来。
艺术是一种感性体验,表达的是一种情感逻辑,有着求美和多样性的特点。声乐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将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形式风格的声乐作品,用艺术歌唱的方式去表达真、善、美情感的形式。因而它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共通的。吴碧霞是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金奖获得者,到国外出演歌剧主角;同时也是中国声乐作品演唱比赛的第一名获奖者,获得了国内外声乐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她演唱的中外声乐作品根本就没有什么唱法上的绝对不同和矛盾,她不是外国培养的,却能自如地演唱西洋风格的声乐作品
以上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声乐现状与发展态势的相关论文,希望你能喜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真美
- 我的爸爸
- 小白兔
- 好心的小企鹅
- 小弟弟做作业
- 自我介绍
- 找春天
- 感谢有你
-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 蜻蜓和蚂蚁(续写)
- 介绍自己
- 我的自画像
-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 奇妙的动物世界
-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 审判的法治逻辑
-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 也许正在发生
-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九
- 《画风》教学设计二十二
-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画风》教学设计二
- 《画风》解读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
-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一
- 《画风》片断赏析一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五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