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1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摘要:从系统安全原理的角度建立了地铁火灾的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出了地铁火灾的防治思路。事故致因模型中将地铁火灾划分为五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思路:潜伏期为“管理”、孕育期为“屏蔽”、发生期为“防护”、 发展 期为“疏导与控制”、灾后为“恢复”。在防治思路的指导下,探讨了地铁火灾不同阶段下的防治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地铁火灾事故致因模型防治措施

地铁火灾事故既属于 交通 运输安全的范畴,又具有公共安全事件的特征,因此对地铁火灾防治的 研究 不但有重要的 经济 意义,而且对保障 社会 公共安全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地铁火灾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新的防治措施和手段也在不断的尝试和 应用 中,但 目前 大多是重局部而轻全局,系统性不强。本文从安全原理出发,根据地铁火灾的发生条件及发展过程建立了地铁火灾事故致因模型,并针对其不同阶段的特点,系统地探讨地铁火灾的防治应对思路。

1地铁火灾的事故致因模型

在该模型中,把导致地铁火灾的危险源视为地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是电能及其所转化而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与热能等)和危险物质(可燃物、爆炸物等),早期的少量能量或者危险物质的释放如果失去控制,就可能会诱发系统中多种、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连锁释放,最终可能会造成地铁火灾。

2地铁火灾的应对思路

该事故致因模型把地铁火灾划分为潜伏、孕育、发生、发展与结束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侧重于考虑地铁火灾不同阶段的应对思路。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考虑地铁火灾防治的时候,早期阶段的准备工作更显得重要。

2. 1潜伏期间的“管理”

该事故致因模型中认为引起地铁火灾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由管理失误而导致人出现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条件的失衡,这三者之间又可能产生相互 影响 作用,因此在该阶段〔平时)应该从加强管理人手,截断地铁火灾的源头,消除火灾隐患,把火灾遏制在萌芽阶段,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与地铁火灾相关的“人”是指存在于地铁系统内部的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人是事件推动和发展的主体,因此“人”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对人员行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处对人员行为的管理,也包括了广义的 教育 和培训。“物”指发生火灾时所涉及到的实物,包括外来易燃物品、地铁内部设施等。一般来说,物的因素要比人的因素复杂许多,但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可控制的因素,因此可从一些可执行的措施上去实施调整,而且此方面的措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密切关系。广义的“环境”通常指存在于系统外的物质的、经济的、信息的和人际的相关因素的总称,一般分为社会环境、 自然 环境和系统状态环境,在此处暂且只考虑与地铁火灾直接密切相关的地铁系统内部状态环境,是较易控制和调节的因素。

2. 2孕育期间的“屏蔽”

“屏蔽”是指对地铁系统中可能或者已经泄漏的能量和危险物质实施的有效控制和隔绝,并避免连锁反应造成大规模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泄漏,获得系统安全承受度内的缓冲空间和时间。

对能量的屏蔽,体现在对地铁系统内流动能量的有效控制上。如前所述,地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是电能及相关能量,因此如何对电能进行有效的“屏蔽”,让电能在安全路径中流动,则成为了能量“屏蔽”的主要实施措施。对危险物质的“屏蔽”,主要体现在使危险物质与地铁系统内环境和人员的隔绝上,此阶段的“屏蔽”措施实际还是跟潜伏期间对物的“管理”措施相辅相成,并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

2. 3发生期间的“防护”

“防护”即提高地铁系统设施及人员的火灾承受能力,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设备造成的 影响 ,降低伤亡与损失的程度。

其中部分对物的防护措施和文章中前面提到的“屏蔽”措施有相似之处,但两阶段的措施着眼点不一样,“屏蔽”主要是指尽量限制系统内部可燃物质的作用效果,“防护”则主要是指对系统内的设施进行火灾防护处理,提高设施对高温环境的抵抗能力。“人”是地铁火灾中的受灾主体,也是防灾和抗灾的主要动员力量,因此对人员的“防护”则除了设置完备的被动型人员防护设施以外,还必须重视在火灾中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人员的防火 教育 和训练练,提高人对火灾的应对及自救能力,这也多在“管理”中有所体现。

2. 4 发展 期间的“疏导与控制”

“疏导”是针对受灾人员而言,指对地铁人员的安全疏散;“控制”是针对火灾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烟气、热量、燃烧物质而言,指将有害物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通过对人员的疏散和对有害物质的控制,达到及时控制火势、减少伤亡与损失的目的。

发生火灾时应当把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把地铁内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中去,因此及时、有序的疏散措施就成了需要重点考虑的 问题 。发生火灾时往往会伴随着产生大量的热量与烟气,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受损及灾情扩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迅速将其抽排到地铁系统外,降低其对地铁内部环境的影响,控制火势的蔓延。

2. 5灾后的“恢复”

地铁火灾后,需及时进行相关的重建工作,早日恢复运营,减少 经济 损失和 社会 影响。在积极救治受伤人员、修复地铁系统设施、争取早日恢复通车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对火灾起因的调查,提出应吸取的教训,为以后的地铁火灾防治工作起到引以为鉴的作用。

3地铁火灾的防治途径

在提出了基于事故致因模型下不同阶段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以后,就可以在其指导下从系统和整体上考虑地铁火灾防治途径与措施,结合部分地铁火灾防治的 文献 [3-5],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措施(表

1)。

参考 文献

[1]叶义华,许梦国,叶义成,等.城市防灾工程〔M〕北京:冶金 工业 出版社,1999 , 37一38

[2]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蒋雅君,杨其新.地铁防灾救援系统「J].城市轨道 交通 研究 ,2004,

(1);13一18

[4]韩利民,李兴高,杨永平.地铁运营安全及刘策研究[J]. 中国 安全 科学 学报,2004,14

(10) ;46 --50

[5]古晋.地铁隧道火灾的疏散与救援[J].劳动保护,2004 , ( 11 ) :70 -7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爱的小狗
神州十六号
妈妈您辛苦了!
大年三十夜记忆
我喜欢的小猫
红心小队假日活动记录
《三国演义》读后感
漫长的夏夜
神农尝百草
“不”字的小发现
我学会了拉二胡
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谁最重要
胜似亲人
小兔子
公司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
学校门卫人员安全责任书
教师安全值班责任书
装修工程责任书
用车人员责任书
司机驾驶员安全责任书
幼儿园教师安全责任书
承租房屋、门面业主治安责任书
学校学生安全责任书
安全教练岗位责任书
财务部经理岗位经济责任书
中心小学教职工安全工作责任状
卫生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
幼儿园外出活动安全责任书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全球治理、联合国改革与中国政治发展
我国仲裁制度的反思和完善来源(1)论文
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1)论文
对新疆中小城市开展政府营销的思考(1)
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以所有权制度为例(1)论文
多元化调解的探索与实践(1)论文
简论“亚洲四小龙”
论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
划时代的指导思想跨世纪的行动指南—学习“三个代表”
毛泽东的党史建设思想论纲
浅析报刊媒体英文商业广告的翻译策略(1)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保障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的构建(1)论文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
《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随感五
《珍珠鸟》有感(徐红霞)
《桂花雨》
《桂花雨》的直观教学
《桂花雨》
《珍珠鸟》第二教时
《珍珠鸟》
《桂花雨》教学设计三
《桂花雨》
《珍珠鸟》听后感
《珍珠鸟》听后感
《桂花雨》
《珍珠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