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7
110米栏下栏与栏间跑动速度的关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10 米栏跑技术组成及110 米栏跑下栏技术与栏间跑动的速度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合理的下栏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水平速度的流失和腾空时间,还可以增大栏间跑动的速度。
关键词:110米栏;下栏技术;栏间跑;速度
1.研究方法
1.3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查阅相关资料和访谈而获取的数据和对教学过程的观摩总结归纳,以及查阅国内外男子 110 米栏项目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我国男子 110 米栏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阐述下栏技术与栏间跑动速度的关系,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4 比较分析法以第十届全运会男子 110m 栏决赛中刘翔和史东鹏同场比赛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各环节的对比分析,探讨两人的技术特征找出差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110米栏的技术组成
2.1.1 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
(1)起跑之第一栏是采用奇数还是偶数步,奇数步应把摆动腿放在前面,偶数步应把起跨腿放在前面。起跑的奇数和短跑的技术近似,唯一不同的是“预备”姿势臀部较高。
(2)起跑后的加速跑也与短跑近似,但是唯一不同的是上体中心升起的较快,躯干抬起的较早。
(1)高效的起跨攻栏,它的目的是在维持较高的速度的基础上,为起跨攻栏提供合适的腾起角度和水平速度。起跨攻栏时要有一个较高的身体重心,支撑关节约140°,身体重心相当于本人身高的60%左右。攻栏时,摆动腿的屈膝高抬一方面为了带动身体重心的积极迁移,同时也为迅速过度到栏间跑动环节创造条件。
(2)合理的腾空腾空过栏,它的目的是在于维持平衡,身体的平稳状态下有助于空中剪绞动作合理的完成,增加由下栏着地过度栏间跑的连贯性。身体腾空后,躯干的积极向前倾限制了人体重心的腾起高度,从而控制了垂直的速度,尽量保持了水平速度。过栏时积极的剪绞动作实现了摆动腿和起跨腿在空中以髋关节为中轴的换位,上体的下压有助于维持身体重心尽量在水平线上,尽量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在腾空过栏完成以后,上体的上抬更有利于摆动腿的下压和身体重心的前移。
(3)积极的下栏落地是指运动员在主观意识控制下,使摆动腿积极的下压着地,是为了保持身体重心尽量在同一高度,是运动员由跨栏步技术平顺的过渡到栏间跑技术。一般来讲,当摆动腿的脚掌刚接近栏板就开始下压摆动腿,摆动腿脚掌已过栏板的同时,起跨腿屈膝外展,小腿紧收抬平,以膝领先斜向上提拉过栏。
2.1.3 终点冲刺跑技术下10栏以后,要借助加快两臂和两腿的摆动,全力冲向终点。摆动腿的积极下压与支撑。腾空过栏到下栏着地时,摆动腿腿在在着地瞬间与地面产生的力与身体重心移动的方向相反,一个向前的惯性和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对身体重心的迁移是起阻碍作用的。只有两个力的作用方向一致时,才能增加前进的动力,所以就要求下栏积极的下压,尽快的将阻力过度成前进的动力。
3.刘翔、史冬鹏 110m 跨栏步技术对比分析
3.2 跨栏步步长表3 跨栏步步长(第五栏)(单位:m)[6]
3.3 摆动腿积极的下栏着地与栏间跑动速度
3.4 下栏后摆动腿的支撑与栏间跑动速度
3.4.1摆动腿的积极下压与支撑。腾空过栏到下栏着地时,攻栏腿在在着地瞬间与地面产生的力与身体重心移动的方向相反,一个向前的惯性和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对身体重心的迁移是起阻碍作用的。只有两个力的作用方向一致时,才能增加前进的动力,所以就要求下栏积极的下压,尽快的将阻力过度成前进的动力。
4.结论
4.1.1 运动员在摆动腿刚接触到栏架时就应该有积极下压的意识。
4.1.3正确起跨腿的带髋提拉动作,可以推动人体迅速前移进入栏间跑。(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3] 张东. 跨栏跑“跨栏”与“跑栏技术”特征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1
[4] 刘海国,王继艳. 跨栏跑初学者下栏着地技术分析[J]. 曲靖师范学院,2011,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理想
- 呼啦圈比赛
- 大烟斗
- 有爱真好
- 有礼貌的小猫咪
- 妈妈的爱
- 我自己
- 荷花(一)
- 动物运动会
- 我的妈妈
- 有趣的打转虫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感谢(二)
- 暑假乐趣多多多
- 感谢(三)
- 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内容解读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
- 创造性的转化与融合
- 对目前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中传统文化的思考
- 浅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影响
- 论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传承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
- 和谐管理的传统文化视阈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 关于“孝”与“无后”的辨析
- 试论刘勰“通变”与叶燮“正变”的可比性
- 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
- 中国的“毛泽东热”研究
- 《荷花》的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实录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月光曲》第二课时
- 《新型玻璃》的一种教法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片断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