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4
希腊人遗体“入土难安”
因为土地紧缺,希腊的非永久墓地只出租3年,到期后遗骸都会被挖出由家属移葬,或是带到“人骨教堂”。
亲眼看着父亲骸骨被挖出 从雅典出发,在空中飞行了500多公里之后,乔治・瓦拉西斯将父亲的骸骨埋葬在希腊西部伊奥尼亚海中小岛科孚岛的一个私人墓地中,终于让父亲有了一个永久安息之所。此前,因3年租约到期,他父亲的骸骨被工人从雅典郊区的墓地中挖出。类似的故事在希腊并不鲜见。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希腊的土地紧缺不仅让人感觉到住房紧张,也意味着在雅典和萨洛尼卡等很多地方,墓地同样紧俏。若要购买一块永久墓地,需花费1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9万元)。这对普通希腊人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于是,埋葬死者遗体更多地被视为一项“临时举措” 瓦拉西斯就目睹了父亲骸骨被挖出的整个过程。这对于很多希腊人来说,都是熟悉而难堪的。如果没有家属见证,骸骨也会被挖出,然后放在化学品中溶解,残渣则会放置在一个公用的小块墓地中,等待其亲人取走。
更多骸骨被放在“人骨教堂” 瓦拉西斯的父亲已经足够幸运。只有小部分人会选择把亲人的骸骨移葬到某个边远小岛的乡村墓地。这些小岛位置足够偏,通常会有更多供埋葬的土地。更多时候,人们选择花一笔小钱,将亲人骸骨放到一个被称为“人骨教堂”的地方。
按照瓦拉西斯的说法,与其经历波折被埋葬,他父亲更希望去世后可以将尸骨火化,然后将骨灰撒向大海。
但现实是,希腊是欧盟唯一没有火化设施的国家。
早在2006年,希腊就曾努力要将火葬合法化,并尝试建造一个火葬场。但来自地方政府和东正教会的反对,使之一直停滞。
BBC报道称,东正教会认为,火葬是对人体的侵犯,因此禁止教徒死后将自己的身体烧成灰。而希腊,正是一个98%的公民都是东正教徒的国家。
路透社报道,2008年9月,希腊政府曾不顾反对引入火葬制,希腊最高法院同意了政府将火葬合法化的举措。
于是,火葬改革只能在压力下缓慢前进。
呼吁火葬改革的还有萨洛尼卡市市长雅尼斯・布塔利斯。他一直在寻求一种可以代替现在“令人不适、不人道”的墓地租赁制度的方案。
2014年,他向希腊环境部长提出修改立法,删除法律中对火葬场建造地点的限制。最后,他成功了。
不过,这引起了多方谴责,反对者认为这种改变是在尝试从生活各方面消除信仰。BBC报道称,东正教神父都接到了通知,称如果死者选择火化,则应拒绝主持其葬礼。
但是,布塔利斯表示已经下定决心推进自己的计划。他说,到2016年,萨洛尼卡市会有一个功能完备的火葬场。今年初,布塔利斯的母亲离世,他将其遗体运往国外进行了火化。“重要的是,你有了选择如何处理遗体的自由。”他说,“这事关选择权、事关自由,就和捐赠器官一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国庆节
- 逃生训练
- 喂鱼
- 难得的夏雨
- 公园里的金鱼
- 快乐的暑假
- 最好的办法
- 新鼠标
- 看猴子
- 扇
- 公园里的菊花
- 公园里的菊花
- 我的妈妈
- 美丽的秋天
- 路边的交通规则
-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1)论文
- 中国能否提高选举民主化程度?
-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 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
- 私法惩罚论-以侵权法的惩罚与遏制功能为中心(1)论文
-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 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1)论文
-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 文化多元音乐与感知结构的完形合一
-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 舞蹈:洋为中用50年
- 试论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 论请求权与债权之关系混淆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对策(1)论文
- 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找春天》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
-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画家乡》
- 《北京亮起来了》
-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