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曹永:被文学拴住的野马

曹永:被文学拴住的野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5

曹永:被文学拴住的野马

辍学回家、身患重病、乡邻嘲笑、屡遭退稿,对于这个农村青年而言,生活给了他太多的磨难。可是,曹永没有放弃,他把文学当成信仰,把困苦当作积淀,成为贵州80后作家之一。

他是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农村孩子,他的作品却登上《人民文学》等著名文学期刊,还被翻译到了俄罗斯。2014年,他被贵州省作家协会授予“贵州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是唯一的80后获奖者。

《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文学评论家王干在《光明日报》撰文称,80后乡土写作异军突起,贵州作家曹永是其中代表之一。

在逆境中坚持写作

2008年,曹永开始在写作上“拨云见日”。这一年,他在《山花》杂志发表小说《愤怒的村庄》。

对曹永而言,这更像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取得“真经”。

1984年,曹永出生于毕节市威宁县云贵乡马店村。从上小学开始,他就爱上了文学。语文课本读完了,他便连蒙带猜地看课外读物。读到初中,依然喜欢文学的曹永严重偏科,总成绩不理想。初中没毕业,他就离开了校园。

他本想报名参军,可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脾脏疾病,不得不去医院做了脾脏切除手术,回家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

行动虽然不便,思想却如野马一般,他日夜思考着如何闯出一片天地。

有一天,乡镇上忽然来了一个青年作家。“听说身边居然出现了作家,吓我一跳。我常常去他家串门,发现他并没有三头六臂,就有些不服了,你能写小说,我为啥不能?”就这样,从小热爱文学的曹永,悄悄写了一部二十万字的武侠小说。虽然没有发表,他却因此对小说有所了解,走出了创作的第一步。

乡亲们知道曹永写小说后,都嘲笑他,说他疯了。连父亲也说他不务正业,还给他买了一辆农用车,叫他运煤、拉货。

喜欢写作的曹永,“只有放下书本和笔,和讨厌的农用车在一起过日子”。驾驶农用车时,曹永总是想着书中的故事,这一分神,农用车不是爬坡就是下坎,险象环生,吓得他直冒冷汗。

在与农用车“斗争”的两三年里,曹永的病情加重。他放弃开车,一边务农,一边写小说。虽然投稿屡屡被拒,但他并不气馁,把身体和精神上的重重磨难

当成了创作的积淀。

做“乡村的代言者”

2008年,曹永来到贵阳,见到了《山花》杂志编辑谢挺。

这一次见面,曹永收获颇丰,带着谢挺为他推荐的十多本书回到了毕节。

不久,曹永有如神助,新作《愤怒的村庄》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谢挺读后大呼惊奇,加了“编者按”后立即签发。

曹永写《愤怒的村庄》,源于对现实的“呐喊”。有一年,曹永的表弟被人打成内伤,不久就去世了。公安部门一直没有结案,曹永的舅舅踏上了为儿子寻求正义的漫漫征程。

这件事就像一团乌云,始终笼罩在曹永的头顶,他以此为素材写了《愤怒的村庄》。在小说中,曹永将一把仇恨的火焰投入“野马冲”为首的乡村世界,通过主人公曹树根为儿子申冤的故事,将基层社会法律效力失衡的严峻现实展现给读者。

《愤怒的村庄》在《山花》刊发后,又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位来自黔北乡村的青年作者。随即,曹永的名字在全国各级刊物频频亮相,《文学界》、《江南》等一下子刊发了曹永20多篇小说。

2011年3月,曹永实现了一个梦想――他获得去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习的机会。那里,被称为培养作家的“黄埔军校”。

学成归来后,曹永的写作更上一层楼。他延续了《愤怒的村庄》的题材,继续构建乡村世界,塑造了一系列的曹姓人物。他的作品,无不是将客观与主观、描述与想象、理性与狂放并存于一体,尖锐犀利的笔法背后,蕴藏着他对底层民众的深切情感。

2013年,受到一些新闻事件的启发,曹永写下了小说《龙潭》。在小说里,他描述了一个山寨,因为干旱,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龙潭》由于在创作风格方面大有创新和突破,被刊登于国内顶级文学刊物《人民文学》。

对于曹永竭力构建的小说世界,《北京文学》杂志社编辑师力斌这样评价:“客观描述与主观想象的双重结合,使他的作品兼有鲁迅的理性与莫言的狂放。曹永想做乡村的代言者。”

面对褒扬,曹永保持清醒,他要构建出更大的小说世界――写长篇小说。“如果说中短篇小说是一棵古树、一泓清泉、一株小草,或者一块石头,那长篇就是一座大山。相比之下,山麓更雄浑、更神秘,也更丰富。”曹永说。

那么,写什么题材呢?他想到了小时候从长辈口中听到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加上这些年对乌蒙地区各种历史文献的阅读,他决定写一部关于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贵州乌蒙山区镖客与土匪的故事的长篇小说。“作为本土作家,我觉得有责任把当地的历史通过小说呈现出来。”

文学是一种信仰

在曹永眼中,文学意味着什么?

“在之前的岁月里,生活对我无比粗暴。但文学就像一个善良的老人,慈悲地向我敞开怀抱。”曹永说。

曹永就像一匹野马,被文学这根绳子牢牢拴住。“文学就是一种信仰,它不仅规范我的言行和思想,而且还改变了我的命运。”曹永说。

这些年来,曹永获得了广泛认可:他是贵州80后作家队伍中唯一一位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他被毕节市委、市政府破格录用进入文联系统进行文学创作;在俄罗斯中国文化年活动中,他的小说被翻译到俄罗斯;在第五届贵州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他成为获贵州省作协授予“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唯一的80后作家……

曹永的创作方式是朴素的。很多人说曹永太会讲故事,但他并不这么认为:“我是先写好人物,把人物写好了,故事自然精彩。从小处着笔,大境界也不难出现。”

在曹永看来,因为地理的边缘化,贵州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被主流评论界忽视。但恰恰是这样的边缘化,作品才有生活、才有灵感。

如今,曹永正在写第二部长篇小说《离磬》。这是以清朝末年黔西北苗族起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长达30万字。

“清朝末年发生在猪拱磬的农民起义,是遗落在黔西北土地上的瑰宝。”曹永说:“我希望自己能够描写出百余年前黔西北人民的生存状态,尽可能将这些沉甸甸的宝石开采出来,向世人展示它夺目的光彩。”

当然,构思长篇并非易事,曹永苦苦思索,试图找到历史的脉络。“受到古乐器的启发,我突然领悟长篇小说的构建方法。磬是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以律吕区别厚薄,共十六枚,散之为特磬,合之则为离磬。我于是想到,将小说分为十六个章节,每个人物写一章。使作品呈齿轮状,各齿转动的同时,整个故事也随之推进。以此拓宽长篇小说的维度。”曹永说。(责任编辑/姚 远)

对话曹永

记 者: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你有什么心得可以分享给比你更年轻的作者或文学爱好者吗?

曹 永:通过创作,寻求文学的本真。希望那些和我一样热爱文学的青少年们,不要畏惧剑走“偏”锋,要坚定信仰,不要跟风盲从,多一些勇气,多一些智慧。相信这条路上的人会越来越多。

记 者:三十而立,你对未来有何规划?

曹 永:希望自己能多看点书。我喜欢买书,但阅读量实在太少。跟朋友聊天时,我总是羞愧不已,不消说多半没有看过,有许多甚至没听说过。以后争取提高阅读量,也尽量多写点东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精美棋盘
堆雪人
书香伴我行
我喜爱的龙眼
最辛苦的人——交警叔叔
美在金秋
最辛苦的人——环卫工人
蛋糕
我的生日——王老师的文房四宝
寒冬
我家门前那条河
写春联
谈手色变
地瓜熟了
停电的夜晚
中国加入WTO对财务的影响
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要防止企业利用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调节成本和利润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是长久之计?
利润及其分配表的结构分析(1)
谈中小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理论分析
WTO与公司高层主管人员财务观念更新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探讨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时代财务管理的新趋势——网络财务
跨区分销企业的费用预算与控制
浅议铁路转制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
《我不是最弱小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我不是最弱小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第二课时)
《七月的天山》A、B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2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材改编之我见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4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思考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