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4
浅谈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摘要】初中物理新课标强调物理课程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一、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渠道;二、在“科学世界”和“STS”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在其他内容中也都渗透着非智力因素,有待于教师的开发。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 “科学时间”和“STS”
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不是单纯以物理学科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新课标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功能,调动其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与动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渠道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以往重视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做了崭新的尝试,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学生实践活动已成为新课程的亮点。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获得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在对自然的探索中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毅力,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有趣有用的物理”中的实验,停止沸腾的水用冷水浇以后会怎么样?手指托住倒置漏斗中向下吹气,球会下落吗?无论是演示还是让学生亲手做,当孩子看到与自己的猜想不同的现象时,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自然奥妙的愿望,老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探索的勇气和毅力,以形成健康的心里品质。
教科书中的“想想做做”、“想想议议”与探究活动一样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品质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学生合作的意识,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获得结果的喜悦和满足。例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中的“想想做做”能使学生发现,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导,还能通过骨头传导;“光的传播和颜色”中的“分解太阳光”等小栏目,都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的愉悦与享受,培养与大自然的亲切感。同时,在探索活动中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并能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以现代生活的应用,摒弃不符合科学规律的错误观点,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要让学生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让每组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入射,至少选取3组数据以增强结论的可信度,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结论及时给予肯定,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他们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参与和探究。
二、在“科学世界”和“SIS”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课本中设立了“科学世界”栏目,大多选取生活中运用的物理知识作为主要内容,“SIS”中,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成果。例如对“半导体和超导现象”的介绍,能让学生了解到这两项技术应用于实际,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磁浮列车”的运行,人们盼望已久的“疾驶如飞”的日子到来了。这些都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社会、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还有“微波炉”“激光的应用”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将科学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社会的愿望。“光的散射与雾灯”中雾灯的颜色为什么选用黄灯;“眼镜的度数”中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不烫手的开水”等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受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物理学的道理,产生将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在防止“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中,介绍了全世界人民一个普遍关心的废旧电池处理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成份及其对人类的危害认识不多,学了这部分内容后,就会身先士卒,妥善处理废旧电池,并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在“磁记录”中学生通过对录音机的录音和放音过程的学习,对录音机有了更新的认识,对科学应用于现代科技,对现代文明的进步也有新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有,“凸透镜”和“凹透镜”“电冰箱”等“SIS”内容中,物理知识的应用,表现出生活离不开物理,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三、在其他内容中也都渗透着非智力因素内容,有待于教师开发
比如,教师在处理“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教学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情感。
在“电压”一节课后,“用盐水和两种不同金属自制的电池”不仅对电压表的使用进行了练习,还能让学生懂得电池的原理,深化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的认识,也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还有“自制的水果电池”“自制指南针”“牵牛花的茎”“自制收音机”等等,这些课后练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许多练习题、作图题都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讲解“力的图示”时教师要强调只有按照规定作图,才能正确地描述力,并反复强调:要先确定受力物体;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线段的箭头要跟力的方向一致;线段的长度要跟力的大小成正比,同时要画出力的比例标度。这样严格要求学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总之,物理是一门实事求是的科学,通过物理课程,要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和科学态度,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只是讨厌
- 秋天里的健忘症
- “虫虫”一家
- 奶奶的手
- 我的“方程”生活
- 草莓狂
- 我喜欢绘画
- 为自己喝彩
- “大侦探”――方老师
- 最爱喝的伯父
- 快乐五人帮
- 我家的鬼
- 要知荣辱
- 一位老奶奶饿死了
- 家
- 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思路浅析
- 乡村喇叭讲“大道理”基层声音传“正能量”
- 浅谈化学教师的教学魅力与教案设置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贵安新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在京签约9个项目
-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 浅述红河哈尼族形成的地理基础
-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艺术初探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常规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方式
- 当好村里的“媳妇”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 《荒岛余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6
- 《观舞记》教学设计5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8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6
- 高效背诵——《口技》教例评析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4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
- 《竹影》教学设计6
- 《观舞记》导学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5
- 《口技》教学设计6
- 《口技》教例简述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7
- 《竹影》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