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发酵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 要】《发酵技术》是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从发酵技术课程现状、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发酵生产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生物制药;发酵技术;课程改革
发酵技术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生物制药生产和研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学生在制药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发酵技术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化教学,结合生产实际,从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发酵技术》课程现状
《发酵技术》课程被列为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与设置一直是各院校关注的问题。我院自开设以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较多探索,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知识所占比例颇多,实践技能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讲授内容多以口头描述为主,学生难以理解,缺乏真实感。学生仅仅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却很难结合到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味地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中,教师准备好学习资料,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在考核方式上,内容单一,考核机制不健全,评分时,注重报告结果,无法监督每个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发酵技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内容安排上,我院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反馈、企业调研、专家和教师共同探讨,确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发酵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的教学内容。共设计了六个项目,即发酵菌种的选育、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发酵条件的控制、酒精发酵生产、酸乳发酵生产、味精发酵生产。其中,前三个项目为入门项目,后三个项目为主导项目,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首先,通过入门项目,学生熟悉和了解发酵的主要生产环节。然后,围绕企业发酵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发酵工作过程系统化,反复强调总体流程,设计了三个主导项目,使学生巩固训练。在整个的教学环节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组织教学。同时,每个项目完成后,教师都给予总结和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模式。《发酵技术》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较少,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例如,在讲到发酵罐相关发酵设备时,学生只能通过结构图学习其使用方法,不能自己动手操作,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很难理解。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酵技术》课程与岗位生产结合紧密,在教学改革中,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流程划分项目,项目的选择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相关知识与技能融汇在每个项目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问题法、案例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案例法教学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任务,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采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中将图片、影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导入学习项目,通过图片资源了解工艺设备、工艺标准等,通过动画理解教学难点、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使用校园网,建立精品网络课程,开展网上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通过校园网,学生可以学习老师提供的资料和图书馆的期刊资源。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预先了解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信息、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查找生产材料、生产设备、行业标准等,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建立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利用校内药物制剂生产实训室,通过真实的设备、生产工具及材料,进行发酵生产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使学生都能接触到与将来就业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环境的无缝对接。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才能客观评价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程度。考核内容尽量围绕职业资格考试和企业实际要求来进行,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发酵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部分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发酵生产技术的积极性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小结
总之,我们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几个方面,针对生物制药专业发酵技术课程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了“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突出能力的培养”的教改思路。虽然,发酵技术教学实践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改进和完善,为生物制药行业培养更适合社会需求的发酵技术人才。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十二五” 高等教育科研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研究》(课题编号14Q180)。
作者简介:王海霞(1983-),女,黑龙江,汉族,讲师,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语文老师
- 储钱罐
- 短短的十分钟
- 经营古堡
- 记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
- 诉说
- 请用规范字
- 升学的烦恼
- 为狐狸平反---读《金色的脚印》有感
- 妈妈,谢谢你
- 给表哥的一封信
- 包汤圆
- 梦游太阳村
- 沟通从心开始
- 庐山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护理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临床分析
-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观察及护理
- 中西药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例近期疗效观察
- 截瘫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排痰护理
- 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 肺切除术后护理
- 加味萆菟汤治疗前列炎疗效
- 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 浅谈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 浅谈医院护理中实施临床路径的重要性
- 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吗?
- 《黎明的眼睛》鉴赏
- 也谈《海燕》的象征意象
- “高尔基”笔名的含义
- 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
- 从中俄标点符号的差异,谈《海燕》中一个破折号的误释
- 高尔基的转变
- 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
- 《海燕》的艺术特征
- 高尔基《海燕》破折号赏析
- 海燕简介
- 关于高尔基的剧本《底层》
- 《海燕》教学设计
- 列宁等苏联老一辈革命家评价《海燕》
- 重读高尔基《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