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7-2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方式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践新课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按“说、猜、试、用”的方法,依次开展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新方式;先后次序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但要了解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实践新课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这就需要革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按“说、猜、试、用”的方法依次开展,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关于教学新方式的一些看法。
一、先说后学
“先说后学”即:课堂上学生在发言交流之后,再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首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注意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愉快乐观的情绪面对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信心大增,畅所欲言,使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亲切自然。例如:在教学 “利息”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利息方面的知识。而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调查,课堂中通过讨论、交流、汇报,就能了解到存入银行钱的数量不同,存的时间不同,得到的利息也不同。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的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这样,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不仅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也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先说后学的教学方式,不仅张扬了个性,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同一知识或问题的不同侧面理解的信息,使理解互补,更全面更透彻。同时教师从学生的看法中,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过程、理解的程度、情感的态度以及有没有独到的见解、存在问题及原因等。因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先猜后学
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先猜后学”就是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猜想之后再进行学习。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教学 “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不是一样?个位上是3、6、9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呢?进而教师再在计数器中让学生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让学生猜想并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就能被3整除。经过猜想、验证,最后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总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可见,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的猜想思路越来越清晰,离学习目标越来越近。通过先猜后学,学生了解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习热情提高了,理解也更透彻。
三、先试后学
“先试后学”即: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探究之后再进行学习。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尝试实行 ‘再创造’,就是把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更好地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究中学数学,在合作交流中学数学。例如,在教学 “千米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试着步测学校内跑道,每周200米计算,带领学生用约15分钟的时间走完1千米路程。这样既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也在尝试步测跑道的同时,对长度单位“1千米有多长?”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学习起来自然就更主动了。一句话,这种先试后学的方法更好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尝试、推理中探索、发现,得出结论并累积了经验。
四、先用后学
“先用后学”即:巧设问题让学生应用本节知识进行解决之后再进行学习。一些学生虽然能独立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有时却不能站在数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它。因此数学教学要充分捕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信息,帮助加工成数学信息。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出从自己座位到黑板讲台前有几种走法,再让学生选择距离最近的走法,并实际地走一走,量一量。学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首先是体会到两个位置之间有许多种不同的走法;其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轻而易举地得出如下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上述教学过程改变过去先学后用的顺序,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实践证明:按“说、猜、试、用”的教学新方式,通过说说、猜猜、画画、量量、算算等步骤,能够践行“现实数学”的理念,寓开放性、探索性于数学教学中,尽量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现、探究、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感觉数学现象,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的一个女同学
- 偶是“花心”女孩
- 我敬佩医生
- 我敬重的一个人
- 令我尊敬的人
- 我的同桌
- “淘气鬼”
- 夏轶飞的鞋子---回忆篇
- 性格古怪的老师
- 别以为你是老大!
- 熟悉的一个人
- 老师的吉尼斯
- 我喜欢她
- 家庭处方
- 生态:恩施玉露:古法的复兴与落寞
- 商业:大众商用车的中国潜力有多大
- 邢海洋:破解“流动性陷阱”
- 书与人:《精灵宝钻》:《魔戒》前那久远的第一纪元
- 商业:“过去的豪华”与未来豪华
- 宋晓军:安保法案背后的“干货”
- 共享时代的政府角色
- 卡兰尼克和他创造的Uber
- 音乐:美国流行文化的音符
- 激发动力 呼唤中国“智造”
- 春潮澎湃处 扬帆奋进时
- 热点:狂热的楼市与深圳的土地利用方式
- 回应期待 兜牢民生底线
- 设计:野性之美
- 文化:《塞拉菲尼天书》:在幻想的剧场里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3
- 《秋天》教学设计5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9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4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8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7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9
- 皇帝的新装课文导语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2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7
-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3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8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