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原生态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原生态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4

小学原生态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自然的表达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写真。因此,笔者认为“自主”“真实”“创新”是小学作文个性化的真实内涵,并通过一系列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做到“人人表达自己观点,个个表现自我情感”,从而使小学作文充满个性化与生命力。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笔者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挖掘学生智力和创造潜能,指导学生写出个人真实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以人为本,彰显个性

习作教学应从对生活的点化和润泽、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的回归角度来思考,决不能把写作只建立在“写”的层面上,而应把它看成人的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不少教师认为,写作是一种技能,是一种操作的东西,只要抓住了技巧训练,写作的水平就会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往往不是人,不是学生怎样想的,怎样写的,而是让学生如何掌握写作的各项法则,然后按“法”就班,步步训练,这样,学生的习作成了文字的组合游戏,当然,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肯定不会有自己的情感、个性。冯亦先生说得好:“一味相信法,只能误尽苍生,把原来可以造就的人推进深渊。”这就说明教学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必须在“人”上下功夫。

文章的素材往往是确定的、客观的,但是文章的观点应该是灵活的、自由的、充满个性色彩的。诚如罗丹所言:“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对美的发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事,对生活有独特视角和见解。为张扬学生的个性,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制度层面上,尽力着眼于“以人为本,彰显个性”的理念 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重点,体现“大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人文传统的习惯,同时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习作的差异,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并预设相应的习作时间、空间及评价手段。

文化层面上,注重以风气育人,营造高品位的班级文化 古人云:“与善人同居,如入芝兰之家,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诶。”这种润物无声的熏陶,促使自觉意识觉醒的感悟,绝不同于从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灌注式教育。近10年来,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笔者关注到当今小学生作文的内容不够丰富,语文单调贫乏,除了学生居住方式和人际交流等原因外,狭窄的阅读面和锐减的阅读量无异是比较主要的原因。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之一,会读书,读得多,能促进写。

实践层面上,紧紧抓住“严”与“宽”两个难度 “严”与“宽”两个难度,即强调教学要求从高从严,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严”与“宽”的和谐中,让学生发展又彰显个性。这样,习作往往融入了学生的个性感悟,是融入性格的有生命力的文章。在课堂实践的同时,要重视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山野,亲近大自然。研究发现,许多名人成长都得益于“野趣”活动,把“野趣”活动当作宝贵的人生经历。文学家刘金在《山野――一本打开的书》中写道:“山野,它教给我的,岂止多识点鸟兽草木之名而已。它还教给我爱,教给我生活,教给我美好的情丝幻想,山一样的倔强和淳朴。”总之,“以人为本,彰显个性”是把习作教学与个体的生命发展结合起来,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命力”,焕发潜在的全部的创造力,当写作是受教育者对生命的一种呼唤时,教师或许也就掌握了教育的精髓。

致力基础性教学

“视野广阔,致力基础”,这就需要我们立足点要高、要远,致力基础,稳打稳扎,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后续力。由此看来,高与低不是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并与素质教育是一脉相传。

广阔阅读,输送精神食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利用晨读、午休等时间,引导学生灵活尝试速读、竞读、顺读、逆读、精读、略读及讨论等形式开展阅读;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阵地作用,让学生扩大阅读面。与此同时,让学生备有记录本,记录的内容分三大块:成语格言、妙词佳句、精彩片断。可以对文章中的内容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的批注或感想,学生还为这样的记录本起了好名,如《采蜜集》《生活火花》《书海拾贝》。

体验生活,充裕素材 让学生盘活“立体”的生活,丰富素材。笔者注重把学生的目光、笔触引向生活,以丰富其习作素材。丰富学校生活,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活动,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都成为活动的主人。例如,在记事方面,笔者利用晨间活动举办“三分钟演讲”“道听途说”,利用中队活动组织“勤劳的价值”“我的拿手好戏”等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办手抄报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意识,展示了才华,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和习作的兴趣。社会是写作的巨型宝库,教师要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例如,关心了解邻里的新鲜事,生活环境的变化,骄阳下的交通警察;通过书报、电视、电脑等,耳闻目睹各方面信息;利用课余或节假日,看电影,参观展览等。

淡化指导,张扬个性

淡化指导痕迹,走进学生心灵,以情隐痕。课程总目标提出“在发展语文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表达内容”。淡化指导,关注到学生作文能力的差异,自身文化知识背景、兴趣、习惯、擅长等方面的不同,同一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变化。它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的指导下,发现其差异,正视其差异,引导其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思维、操作的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独具匠心的创意、超乎常人的大胆想象、不循常规的思维方式独具一格的语言表达形式,张扬个性,注重整体性效果的提高。

创新思维,激活生命力

作文教学运用同向思维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寻常的独特视角来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让学生有个性化创新意识从这里开始。

积累新颖语言,丰富个性化的语言 积累并运用新词,使用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词,特别是网络语言,不仅使语言显得鲜活有趣,还耐人寻味。

诱发创作动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基于此,让学生尝试成功,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动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笔者采取以下做法:第一,作文“展示化”。设置“展示自我”园地,把有创意作文,贴在园地便于全班学习。第二,作文“日记化”。举办“佳作欣赏”,每星期五早上,让写得有创意、文笔流畅的同学上来朗读自己每周一篇的佳作,读后讨论,找出闪光点加以赏析。第三,作文“稿件化”。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与校板报栏投稿、向文学社社刊投稿等,为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发展提供舞台。

作文个性化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形成个性化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使他们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又要让他们勇于正视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作文主题远离轻浅甜腻,抛弃虚浮和华丽,激活创新思维,个性化作文教学才能充满生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范老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留在心底的印象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鸟类
留在心里的印象
不要打鸟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艺术与人生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保护鸟类
冉老师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论铁路专用线共用
声乐技巧的功用价值探索
职业中专音乐教学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因素分析
高中音乐鉴赏高效课堂模式
论呼吸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轨道交通杂散电流腐蚀的监测及防护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09B标施工技术探讨
浅论和声半音化的色彩及调性
浅探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
加强海铁联运促进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
论歌曲艺术再创造
《葡萄沟》教案讲义5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1
《难忘的泼水节》 相关介绍
《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点精析
《难忘的泼水节》 重难点分析
《葡萄沟》趣闻故事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葡萄
《日月潭》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日月潭》 整体阅读感知
《难忘的泼水节》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葡萄沟》随堂练习 巩固篇
《日月潭》 知识点精析
《难忘的泼水节》 范文习作
《难忘的泼水节》 整体阅读感知
《难忘的泼水节》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