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5
虚拟建设的由来及其内涵分析(1)
1、虚拟建设由来及其应用Virtual Construction(VC),可称为虚拟建设,或虚拟建造,本文对此不加区分,统称为虚拟建设。虚拟建设来源于两大方面:
1.1 来源于以虚拟现实(VR)等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美国,是包括图形/图像处理、人体器官位置跟踪、音响处理、交互传感、网络通讯及建模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极强的高新信息技术,“它为人机交互对话提供了更直接的真实的三维界面,并能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1].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工程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 863 高新技术计划将 VR 技术列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此后 VR 技术在我国得以发展。以下是建筑业应用 VR 技术取得的一些成果:
Graphisoft 公司开发了以“虚拟建筑”为核心的 Archi CAD 软件,对设计项目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视、可编辑、可定义。Ahmed F. Waly 等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技术(VR modeling techniques)和面向对象的 CAD 技术开发了集成虚拟计划工具——虚拟建设环境(VCE),该工具可以经济而逼真地模拟主要施工过程,并可检验各种行动方案[2].
二滩电站的展示部分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轻松浏览二滩环境及大坝的任意一个部位[2].国内在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仿真和可视化计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模拟各种施工过程[3].上海正大广场工程是我国首次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项目。
虚拟企业又称为虚拟组织、虚拟公司等,本文对此不加区分。
“虚拟企业”一词由肯尼斯。普瑞斯等人于 1991 年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先提出。“虚拟企业可以视为一些相互独立的业务过程或企业等多个伙伴组成的暂时性联盟,每一个伙伴各自在诸如设计、制造、销售等领域为联盟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并相互联合起来实现技能共享和成本分担,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4]自此以后,关于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成为管理科学中一个研究前沿和热点,并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5].
虚拟建设的概念由虚拟企业引申而来,是虚拟企业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美国发明者协会于 1996 年首先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
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1)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各组织间的沟通和合作问题上[7],即研究如何利用 3-D CAD、4-D CAD、VR 等计算机技术将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集成。主要研究项目有:OSCON 项目、ATLAS 项目、SPACE 项目、CAVALCADE 项目、WISPER 项目、OSMOS 项目、DIVERCITY 项目,不少项目已有成果报道等。
(2)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有:徐友全做了题为《虚拟建设模式(Virtual Construction)的研究》的博士论文,论文从虚拟企业理论出发研究了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虚拟建设模式的思想;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设计原则;虚拟建设模式的组织模型、组建步骤及协调中心的组织和任务;虚拟建设模式信息系统(PIS/NT)的概念和功能[5].何清华在《虚拟组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虚拟建设》一文中总结出虚拟组织必须具备的特点,然后提出将虚拟组织应用于建筑业的可行性及挑战性;最后提出虚拟建设的组织模式、特点及对建筑业所带来的意义。彭勇在《虚拟建设——新型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中分析了虚拟建设产生的背景,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并概述了虚拟建设实施过程中信息分类的方法等。
2 、虚拟建设内涵
3 、发展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虚拟建设的实现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而过渡到组织管理层面,最终实现技术和管理的集成。短时期内,我国建筑业企业应从技术层面入手,加大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在企业发展方面,着力发展培养核心能力,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先进生产和管理的思想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虚拟建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梁民、刘珍平、张培仁等。虚拟现实在水坝系统中的实现。计算机应用,1999,19(8)。
[2] Ahmed F. Waly, Wslid Y. Thabet. A Virtu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for p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02 (12): 139-154.
[3] 袁向荣、高勇利、卜建清。结构工程及虚拟现实技术。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0,13(3)。
[4]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
[5] 陈剑、冯蔚东著。虚拟企业构建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
[7] Anthony D.Songer, James E.Diekmann, Khaled-Al Rasheed, Benjamin Hays. Construction scheduling using 3-D CAD and walk-thru.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 2001(1)。
[8] 徐友全。虚拟建设模式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森林收获大赛
- 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 庆丰收的晚会
- 比本领
- 太阳和月亮吵架了
- 看望红军老奶奶
- 我是一片树叶
- 假如我是一片树叶
- 比本领
- 肉被骗走以后
- 假如我是一片树叶
- 看看谁的收获大
- 智倒垃圾
- 雨天随想
- 假如我是一片树叶
- 电力经营部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 工商局个人工作总结
- 公司项目部个人总结
- 销售部门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 医院主治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 配电专业个人工作总结
- 教师教务个人工作总结
- 营销总监个人工作总结
- 电力调度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 话务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 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 卫生防疫站个人工作总结
- 林业局主任科员个人工作总结
- 变电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民企跨国经营指导理论及支持体系探讨
- 品牌之路怎么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1)
-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
- 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制度约束及路径优化
- 理性看待中国会计国际化
- 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 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平衡
- 良好的品牌是企业致胜的关键――谈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1)
- 国际化背景下温州民企的转型治理
- 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研究(1)
- 解析“联想”的外向型国际化策略
- 跨国公司R&D国际化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 试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1)
- 企业集群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方向.(1)
- 会计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及对策
- 画杯子
- 《画杨桃》教学杂谈
- 《画杨桃》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杨桃简介
- 画蛋
- 众里寻“她”千百度──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画杨桃》
- 《画杨桃》反思
- 盲人摸象
- 《画杨桃》文本链接
- 《画杨桃》教后反思
- 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画杨桃》教学浅谈
- 《画杨桃》语言积累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有感
-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
- 用“心”追求“实事求是”──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一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