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印刷老夫妻 从业半世情

印刷老夫妻 从业半世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印刷老夫妻 从业半世情

有这样一对夫妻,从业印刷双双超过半个世纪,至今仍在发挥余热。该伉俪就是现年87岁的安庆正和彩印厂创始人张正和与72岁的老伴佛华生。

张正和9岁做印刷学徒,除去参加解放军的几年,经历印刷近75载。佛华生13岁开圆盘机,后干装订工,累计也有59年。夫妻俩的印刷工龄加起来为130余岁,创皖地之最。

省印协颁发“安徽老印刷企业家荣誉证书”,他俩是唯一的领证夫妻。

天涯同路人

张正和是安庆怀宁县高河镇人,9岁时被父亲安排到家门口的印刷作坊学石印,后来转到县城做机印,虽然生意不大,倒也稳定。不料日本鬼子占了怀宁,厂子不堪袭扰,四处躲藏,最后只得关门。

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解放军,在徽州警三营机炮连当了一名机枪手,得过安徽省军区政治部颁发的《功劳证》。原来目不识丁的张正和在部队扫了盲,能读书看报,一手小楷写得相当工整清秀。若非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老人有这个本事。

当五星红旗飘扬在古城安庆的时候,张正和谢绝了组织上对他的提干安排,退伍来到安庆东风印刷厂干起了老本行。在这里,他认识了小自己15岁的佛华生。

佛华生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也在安庆,父亲是位老革命。她13岁那年,经父亲安排,进安庆纸盒厂做工,开始了印刷生涯。她干活很卖力,技术也有长进,几年后作为骨干被充实到安庆东风印刷厂,担当了装订车间的主力。

佛华生天生丽质,19岁时出落得像一朵荷花,追她的小伙子排成队,但姑娘心里已有了目标,那就是张正和。今天,当笔者问起这段往事时,佛华生把自己一生托付给张正和的原因,仅简单归纳为一句话:“他这个人干活好,为人正直”。佛华生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由于干活好,获选安庆市首批“三八红旗手”。

1961年,两人结下秦晋之好。婚礼举办得更为简单,给大伙散了一把水果糖就算了事。

率先办印企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放开,非公经济迎来了希望的春天。1985年元月,张正和与佛华生辞掉东风印刷厂的工作,向有关部门申请办厂,最终获得批准。

给厂起个啥名好呢?佛华生对孩子说:“写上你爸爸的名字”。“正和”厂问世了,这在当时的安庆民营印刷业中是第一家,立即引起众人关注。当时,有些人不看好这一新生事物,持嘲笑态度,甚至断定厂子非垮不可。

那么,“正和”现在怎样了呢?

厂房扩大。由原工农街453号所租的总面积为500平方米的1幢两层旧楼,搬迁至现在集贤北路331-9号新建的两幢楼房,总面积达6700平方米。

产权明晰。老厂、新厂产权均已买下归己,老厂改造成了饭馆对外出租。

设备更新。拥有四色机、票据机、折页机和覆膜机等全套印刷装订设备。

人员增加。员工总数达19人。

名声鹊起。工厂被香港美狮传媒集团评为2011年度“最具发展潜力中国(北方区)彩盒企业”,获安庆市大观区“劳动模范创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正和”成功的原因有四点:

夫妻同心。张正和与佛华生互相尊重,爱厂如家,遇事商量,各尽其力。前者在古稀之年还上机切纸,后者骑自行车送货不辞辛苦。

儿孙支持。张、佛所生三儿一女,不仅赞同父母办厂,而且先后投身其中。长子张宣苗爱钻研技术,最早进厂担任了印刷领机。女儿张小毛当上装订工,活件做得又快又好。次子张宣明头脑灵活,初中毕业就接手全厂的业务和管理,现在已是法人代表。三子张宣贵心细如丝,负责财务。张宣苗的小儿子张北顺从广州培训回来后,专门承担印前和设计工作。两房媳妇也加入了装订队伍。老少三代9口都在为厂子拾柴,这把火岂能不旺?

讲究诚信。“正和”对外经营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童叟无欺;答应今天交货绝不会拖到明天;该付的设备和材料款按期必付。建厂之初本可享受三年免税优惠政策,但这家厂依然年年纳税,无一漏缺。佛华生说:“办厂就应交税,天经地义。”现在交货收钱难,“正和”宁肯自己过紧日子,仍坚持完成客户订单。工厂被安徽省印刷包装物资商会评为“安徽省诚信印刷企业”,客户群长期稳定。

救孤济困。办厂至今,共收留6名孤儿、3名孤老、2名残疾人和1名劳改释放人员,安排适当工作,按时发放工资,或移交社保,使其生活有望。这种爱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一位文化界老人赋诗赞之:“风正日和话张君,甲子年华不般同。苦水铸成钢筋骨,世事磨就道义心”。

解甲不归田

2008年,适逢张正和80大寿,老两口决定把工厂的生产经营正式交给孩子,由张宣明继任厂长。对这一决策,张家上下毫无争议,再现和谐家庭之风。

7年来,张宣明思路清晰,调度有方,处事细腻,不仅使工厂实现了平稳过渡,还在原有印刷业务基础上拓展了小额贷款及担保经营项目,经济总量大幅上升。

7年里,张、佛二老解甲并未归田,自动放弃了原本可以逛逛街、听听戏、访访友、叙叙旧的舒适生活,一如既往蹲在厂里,帮助儿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张正和日夜与值班室为伍,不仅负责上传下达、递信送报、供应开水,夜里还要给租房单位的下晚班工人开关大门。他看别人都换了智能手机,觉得这玩意对工作有用,自己掏钱也整了一部,时常拿出来亮亮。不过到现在,老人家除了接打电话,对手机的其他功能均暂不会使用。

佛华生比张老到底年轻许多,承担的义务也多。她每天上午先骑着电瓶车上街买菜,为的是安排好全厂人的午餐。餐食要荤素搭配,天天不重样,真够老太太费一番脑筋的。好在此事对她来说已是驾轻就熟,大伙挤在一起热热闹闹把饭菜吃得精光,就是对佛“采买”的最大鼓励。买菜回来,穿上工作服,她又开起了折页机,有时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还真能顶下来。

采访结束时,佛老不无感慨道:“明年,我做印刷就整整60年了,将来怕是真的干不动了。”闻此言,笔者心中也未免惆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猫捉老鼠
小白兔
明明
我的小狗
可爱的小仓鼠
我喜爱的小动物
鱼和蝌蚪
捉蚱蜢
小鸭子
猫捉老鼠真有趣
金鱼
我家的小猪
小狗
小黄狗
流浪的幼猫
健康产业销售员需求
创建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体制研究
论我国餐饮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批发市场的财税疑问释解
强化煤炭企业营销管理的必要性
论走出中小企业微博营销误区
客户信息在证券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区域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构建探究
谈我国成品油营销现状分析及展望
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探究
谈营销管理在中医院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中国独立审计侵权责任之法理分析
电力营销管理数据库的建构
企业管理营销模式革新
供电所营销进程中线损管理状况及其方式
《珍珠鸟》教学案例
《珍珠鸟》教学案例
《珍珠鸟》教学实录
深入挖掘教材,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阅读教学中的深刻对话──《珍珠鸟》教学片段
一曲“爱”的乐章──教改汇报课《珍珠鸟》教学片断
“爱”与“信赖”相生相伴──《珍珠鸟》重难点教学片断及评析
情感也是颗“珍珠”──听《珍珠鸟》有感慧
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中追求真实的成长──《珍珠鸟》教学片断赏析
将课堂教学效应有效扩大──听特级教师顾维平老师《珍珠鸟》一课有感
谈《珍珠鸟》的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案例
真真正正教“语文”──评蔡春芳老师的《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