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高校图书馆服务沟通新模式之微交流

浅论高校图书馆服务沟通新模式之微交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2

浅论高校图书馆服务沟通新模式之微交流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交流必然成为这个时代最新的沟通模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读者阅读现状及阅读需要的调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采用这种服务沟通新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微交流服务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微交流;服务沟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等的出现,预示着微时代全盛到来。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背景下,微交流也必然会成为图书馆馆员与读者沟通的新模式。

1 微时代下大学生读者阅读现状调查

2015年4月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大一及大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抽取了500个样本,现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1 大学生阅读途径

问卷选择了传统的到图书馆阅读、利用电脑阅读和最便捷的手机阅读三个途径作为选择项,结果如图1所示。

另外,对于快捷的手机阅读方式,选择的是通过浏览网站、微博、使用微信或者QQ四个选择项,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选择利用手机来阅读的占大多数,远远超过了到图书馆阅读这种传统的阅读途径。

问卷选择了微信服务平台主要的新书推荐、归还日期查询、图书馆动态、在线咨询和读者交流这五个板块作为选择项,结果如图3所示。

针对于大学生应用微信情况,结合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调查学生在微信阅读服务上的需求,可以看出除了学生比较重视的归还日期查询之外,最需要的服务在线咨询。

2 服务沟通新模式之微交流

2.1 微交流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和信息的获取是最快捷和乐于选择的途径。而对于学生的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同时针对学生对在线咨询服务的急切需求,沟通服务上也应开拓最直接一对一的咨询交流服务。这种微交流由读者和馆员一对一解答,具有回馈信息快,私密性强的特点,是读者愿意接受的服务模式。因此,微交流不仅是微时代互联网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读者自身的需求,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未来发展的必然条件。

2.2 微交流服务要求

(1)树立微交流服务理念。 微交流是不同于传统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新的服务沟通方式,这就需要馆员加强对微时代的了解,学习微交流的沟通技巧,掌握微交流的信息化技能,树立微交流的服务理念。读者在利用图书馆微信平台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馆员在服务过程中要比面对面的服务更加耐心,因为微交流势必会没有面对面解答问题更加容易理解,所以耐心、细心的工作理念一定要贯彻始终,真正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和障碍。

(2)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对于在线咨询服务需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积极广,这就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服务团队。针对专业问题的分类,提供专业科学的服务。这样就要求服务者不但要具有熟悉的文献检索知识,还要具备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提供最专业的图书馆文献服务和信息传递。

(3)多渠道多方式沟通。除了在图书馆微信平台上进行一对一在线的咨询服务外,图书馆还可以建立与学生读者的其他的服务沟通途径,比如建立微信群,QQ群等。在微信群里图书馆馆员可以更加直接的与学生沟通,同时群里读者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条件允许时可由专门人员建立不同类别微信群,这样可以使有共同爱好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更好的交流平台。

3 结束语

微交流是当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沟通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何让这种交流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喜欢接受,其中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另外,对于微信这个新生事物,有很多年龄较长的馆员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接受。即便如此,只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一定会将这种新的沟通模式做到更好。做好微交流,让图书馆和读者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五一”节
我的“五一”节
快乐的“五一”节
猴子过河
快乐的“五一”节
快乐的“五一”节
彭园快乐游
爱护国旗
我喜欢这样的妈妈
快乐的“五一”节
快乐的“五一”节
夏天,我想……
克和千克的对话
啄木鸟是森林小卫士
美丽的万安——我的家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价值概念的解释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宪政政府的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非典”事件的法律性质法学理论论文(1)
自发的法律与自由市场法学理论论文(1)
文化的民间传承机制与传统诉讼理念的形成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析自由心证原则法学理论论文(1)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亟待法治建构的警察裁量权法学理论论文(1)
两种自由概念(二)法学理论论文(1)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二
《葡萄沟》教学设想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
《葡萄沟》教学设计十
《葡萄沟》教学设计四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教学设计九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八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
《日月潭》教学设计七
《日月潭》教学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