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8
晶闸管软启动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
摘要:软启动器作为节能控制器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大量推广,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晶闸管软启动器优于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随着国产化的推进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将被逐步淘汰。
关键词:晶闸管软启动器;节能控制器;自耦式补偿器;智能化软启动器中
1、引言
2、作为节能应用的软启动器节电器通过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相位控制实现降压。
晶闸管软启动器实测数据见表1(参阅30kW电机实测数据)。
1)节电器对某些特定的负载具有较好的节电效益,因此,它应在相应范围内推广使用,切莫不分对象
2)对于不变负载(不管是满载还是负载率30%~40%情况),连续长期运行,则不宜采用节电器,而应该选用高效电动机。
3)对于变负载情况,如果最低负载率≥30%以上,采用晶闸管软启动器意义也不大。
3、软启动器与自耦式补偿器技术经济对比传统的自耦补偿器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应用以来,一直在电机起动装置领域占居主要地位。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固态起动装置在我国工业领域逐步推广使用,已对传统的补偿器形成较大冲击。表2对二种装置进行了技术与经济对比,并给出了正确应用范围供读者参考。
4、软启动器的技术特点与应用范围
1)短期重复工作的机械长期空载(轻载<40%)运行,短时重载。例如:起重机、皮带输送机、金属材料压延机、车床、冲床、刨床、剪床等。
2)频繁起动的工作机械有些机械经常处于开停状态,如果允许轻载启动,则可以使用软起动技术。以下列举一些软起动器的特性。
a)线性软起动这种起动方式是最普遍使用的。首先,电机上升至初始转矩值,该值可在5%~90%的额定转矩之间调节。然后,电机电压在加速斜坡上升时间逐渐上升,加速斜坡上升时间可在2~30s之间调整。
b)带可选择突跳起动的软起动这种起动方式提供了突跳起动和升压。它可提供500%满载电流的电流脉冲,可调时间范围为0.4~2s.使电机因负载需要助推才能起动时额外加一个附加转矩。
c)泵控制该功能在离心泵的起动及停止期间,通过平滑地加速及减速电机来减小泵系统中出现的喘振。由微计算机分析电机变量并发出控制命令,以减小系统中出现喘振可能性的方式来控制电机。起动时间可在2~30s之间调整,停止时间可在2~120s之间调整。
d)智能电机制动控制系统可实现在需要电机比自由停车更快速停车的场合,即快速制动。它是以微计算机为基础的制动系统,该系统给标准的鼠笼感应电动机提供三相制动电流。制动在没有附加的接触器或电源设备的情况下完成,而且无需计时器、传感器或测速计,便实行自动零速停车。制动电流的强弱可在满载电流的150%~400%之间调整。补偿器无法完成此功能。
e)低速制动该功能主要用于电动机需正向低速定位和需要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机器人真可怕
- 从“77”到“97”
- 未来的学校
- 做星星,真好
- 从一幅画说起
- 一件怪事
- 做一本书,真好
- 我的口水弟
- 阳光行动
- 说梦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老师谢谢您
- 啊!妈妈!我回来了!
- 第一次真好
- 当灾难来临时
- 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教学、科研、师训工作计划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勤工助学部2011年秋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组工作计划
- 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 小学科研室2011—2012年上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 2011第一学期高三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化学组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 2011学年第一学期实习就业指导处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小学科研工作计划
- 法国民法上的“表见行为”_民法论文(1)
- 物权行为理论的批判与矫正_民法论文(1)
- 对我国民事主体资格理论的反思_民法论文(1)
- 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既判力问题 _民法论文(1)
- 论家庭暴力状况的法律分析_民法论文(1)
- “抢媳妇”现象刍议_民法论文(1)
- 民商事纠纷与刑事犯罪交叉时民事合同效力认定_民法论文(1)
- 对家庭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的探究_民法论文(1)
-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_民法论文(1)
- 论过失相抵制度中受害人的过错_民法论文(1)
- 性骚扰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分析_民法论文(1)
- 论缔约过错责任_民法论文(1)
- 从个案看股东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_民法论文(1)
- 论合同责任_民法论文(1)
- 民事诉讼视角下个人独资企业债务的承担_民法论文(1)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三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四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5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一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4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2第二课时
-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