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6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义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5、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生四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结实、透明)
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白然段。
a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携带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a齐读第I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
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想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生字。按序抽读: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四、激发创新思维。
以“说说你心中的桥”为题,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名胜——金山寺
- 我的路
- 我的寒假生活
- 仙人掌
- 当我受到责备时
- 梦
- 我也想学工
- 四季的风
- 记一次开心的事
- 壁虎
- 杉木
- 家乡的变化
- 讨厌鬼——袁程
- 小蜘蛛
- 荷花
- 试论青年志愿者服务视域下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 试析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品格及其现实启示
-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 浅谈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
- 从网络流行语看文学语言的特点
- 弹性学习:论理念与选择
-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行为与对策
- 现当代文学论文之乡土乌托邦的追寻
-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研究
-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 缺乏思想——也谈鲁迅
- 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论文化视野与本土行动
- 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比较探讨
-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
- 试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九
- 《葡萄沟》第二课时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五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六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一
- 《雷雨》片断赏析
- 《葡萄沟》第二课时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八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一
-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