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画家乡》第二课时简案
一教材简说
《画家乡》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4课,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五个小朋友画出自己的家乡美景,表现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课文内容浅显,共有七个自然段,中间的五段构段方式相同,句式相仿,便于学习和背诵。课文配有五幅插图,与重点段落呼应。
二教学设想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条件,多渠道、多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围绕“兴趣、方法、能力、情感”八个字做文章,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选择第二、三自然段为精讲段落,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像的翅膀,入情入境地朗读去感受涛涛和山山的家乡山高水阔的壮观景象。在学生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选择四、五、六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自主合作学习,再去领悟草原、平原、城市的迷人风光。这样,由“扶”到“放”,循序渐进,让学生充分发挥合作和自学能力,并领略到了祖国大地的神奇与美丽。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引发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和幸福,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宽、贝”等12个生字,会写“爱、贝”等6个字,并能将字写得正确、美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家乡的美好。)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课文优美的语言,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多么美丽。
2、用彩笔画家乡,用语言赞美家乡,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激发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有关家乡的图片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复习
1、引导学生从中国地图上找家乡的位置,激趣,板题。
2、复习生字。
(二)指导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按顺序看涛涛的家乡图说话。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壮观,体验在海边的欢乐。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2、听大山里的声音想像说话,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大山里的景色,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师指导自学方法。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主、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总结。
(四)拓展
1、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家乡的图片。
2、播放介绍永州的短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家乡。
3、播放轻音乐,学生画家乡。
4、展示作品,并用自己的话夸一夸家乡。
(五)总结下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哈桑和“黄风怪”
- 阿雪的世界
- 小麻雀、国王与补锅匠
- 快乐的一天
- 嘉应大桥变样了
- 国庆节国庆见闻
- 老蜘蛛的一百张床
- 小河里的老妖精
- 游园活动
- 故乡
- 变态的人
- 冰小鸭的春天
- 小贝流浪记(上)
- 小贝流浪记
- 盲女孩的眼睛
- “历史终结”与自由主义
- 藏族的民间信仰
- 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1
- 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2
- 佛教对于彼岸世界的想像及其对中土的影响
- 取消所得税先征后返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 哲学创新论
- 我国财政法制建设的浅议
- 入唐求法: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
- 宗教的本质
- 地方税制模式创新的探讨
- 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法律思考
- 文化的剩余价值——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
- 土地增值税改革的思考
- 近期行业及税收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二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六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一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七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六
- 《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五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五
- 《再见了,亲人》引读教学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四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三
- 《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谈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