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备课构想】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这是一篇童话,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幅图对应(六幅图用投影)。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
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素质。在学完每幅图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粘贴纸粘贴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小动物粘贴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具准备】
粘贴纸、幻灯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
二、用谜语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启发法)
2、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⑴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⑵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⑶ 这篇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师: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三、结合学习课文
1、找一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图的投影)
⑴ 师:这群小蝌蚪在班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提问法)
⑵ 师:小蝌蚪的脑袋什么样?身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
(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提问法)
⑶ 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
⑷ 师:指导学生用粘贴纸粘贴出游动的小蝌蚪的粘贴画,并让仔细观察。
(指导观察法)
2、操作投影出现第二幅图。
⑴ 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小蝌蚪,女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旁白。
⑵ 师: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变化?他们遇到了谁?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到了鲤鱼妈妈)(启发法)
⑶ 师:小蝌蚪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
⑷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变→长出两条后脚。
找→鲤鱼
⑸ 师 :看投影,小蝌蚪见到鲤鱼的时候心情怎样?(学生发挥回答)
⑹ 指导学生用粘贴纸长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鲤鱼的粘贴画。
⑺ 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激趣法)
3、投影打出第三副图。
⑴ 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读乌龟,找一名女生读小蝌蚪,教师读旁白。
⑵ 师:过了几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他们又看见了谁?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了一只乌龟)(启发法)
⑶ 师:小蝌蚪叫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⑷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长出两条前腿,乌龟)
⑸ 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内容,粘贴出长着四条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乌龟粘贴画。
⑹ 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他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激趣法)
4、操作投影,出现第四副图。
⑴ 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
⑵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他们又遇到了谁?
(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变短了,他们遇到了一只青蛙)(提问法)
⑶ 师: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⑷ 通过读第四、五自然段,从而引出板书。(尾巴变短了,青蛙)
⑸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学生粘贴出青蛙的粘贴画。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
⑴ 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⑵ 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引出板书。(尾巴不见了)
四、巩固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1、找同学,根据自己的粘贴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比一比看谁讲的有趣(激趣法)
2、带上头饰,将这个童话演出来。(表演法)
五、总结全文
学生总结。(自由发挥)
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篮球服
- 我和妈妈去商场
- 时钟
- 夏天的色彩
- 吊扇
- 台灯
- 坐火车真好玩儿
-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 大雁塔音乐喷泉真好看
- 我
- 下雨
- 摸老虎屁股
- 蝉
-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 庆祝生日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生活片断型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现场式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独白式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戏剧式
- 广播广告的类型
- 电视广告的语言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体育解说式
- 撰写电视广告文稿的特殊要求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剧情型
- 广播广告文稿类型的小品式
- 电视广告文稿表现形式的动画型
- 广播广告文稿
- 电视广告的创意
- 电视广告表现形式的名人推荐型
- 电视广告表现形式的解决问题型
- 亟待抢救保护的羌族戏剧文化遗产(1)
- 一次失败的跨学科研究——也评苏力的《窦娥的悲剧》(1)
- 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探讨(1)
- 皇家戏剧的舞台艺术(1)
- 木兰故事·中国形象·他者言说(1)
-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分析(1)
- 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方法(1)
-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
- 作家性别与戏曲创作(1)
- 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1)
- “以人为本”与“对比法”音乐教学的运用(1)
- 残酷戏剧让剧院成为教堂 ——李春喜对话查明哲(1)
- 交通工程试验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 听不清的切分音(1)
- 《泉水》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2
- 《我选我》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3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
- 《阿德的梦》综合资料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