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⑴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⑵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⑶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事?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机动)

△砸缸救人(重点):出示第五自然段

⑴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⑵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群中,询问了解学情)

⑶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⑷司马光这样用力砸,想干什么?(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⑸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

③读出他们慌的样子来。

⑹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⑺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⑻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⑼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4、从他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想对他说什么话?

(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四、延伸走进人物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

举石头

砸缸

救人

想办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难忘的一个人
我尊敬的人
夸夸我的邻居—李小虎
我变了
在闰土家第一天
相遇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穷人(续编)
在闰土家第三天
童年趣事
我要叫他“周老师”
烧饼飘香
郑阿姨
我班的锛偝紓级大王
间接委托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关系缺陷分析(1)
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1)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
商业银行反洗钱审计的定位与方法(1)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探析(1)
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1)
在小规模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1)
关于审批制改变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思考(1)
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
我国质量成本审计的探讨(1)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1)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1)
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探讨(1)
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探析(1)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短文两篇》课文背景知识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
《短文两篇》课文简析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短文两篇》课本习题提示
《短文两篇》重难点突破
《短文两篇》导读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课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教法指引